“动”之四:装修
在外招兵买马, 大举进攻之时,对内苦练内功,不断通过“动”升级管理,夯实体制,是上榜的中国企业在过去一年中最大的进步。
2014年7月华为推广其“基于时间的单位计划(TUP,Time Unit Plan)”,以加速其国际化进程。根据华为公司发布的《201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13年年底,其外籍员工总数接近3万人,来自于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华为引入了一项以中国员工长期激励机制为蓝本的外籍员工持股计划—2013年其TUP方案覆盖了全球68个国家,授予人数达2,184人,同时完成了对在中国工作的部分外籍员工的授予。2014年,华为继续推动全球员工特别是海外员工的TUP授予,令全球员工都可以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收益。
2014年5月18日,国内最大互联网公司腾讯正式宣布,为顺应用户需求以及推动业务发展,将进行公司组织架构调整。腾讯将从原有的业务系统(Business Units,BUs)升级为事业群制(Business Groups,BGs),把现有业务重新划分成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整合原有的研发和运营平台,成立新的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并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专注运营电子商务业务。从调整方案看,腾讯将重点布局社交、游戏、网媒、无线、电商和搜索六大业务,强化平台战略。
2014年7月11日,腾讯控股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决定发行1,952万股新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约合人民币19亿元。
海尔则聚焦于搭建平台、推行“轻资产”模式,把精力放在聚集社会资源、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上。青岛海尔及关联公司“海尔工装”以2.24亿元,向卧龙电气的全资子公司“香港卧龙”,转让章丘海尔电机有限公司的70%股权。转让之后,海尔的“轻资产”模式初见端倪。海尔的重心慢慢从制造向服务转型,将一些并不强势的上游制造业务出售。
2014年6月17日,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在参加某商业论坛时自曝,继去年裁员后,今年海尔将再裁1万人,裁员的对象主要为中层管理者。“去年初海尔员工数量是8.6万人,年底减少至7万人,裁员比例为18%。今年预计再裁掉1万人,主要就是中间层,还有就是一些业务变成智能化了,不需要这么多人。”“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墙。”这是张瑞敏对于组织结构调整的简短概括,隔热墙就是中层管理者。拥有几万人的制造企业海尔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布局转型,路径是:先进行管理变革,让“大公司”扁平化,再推进网络化战略,强化“用户”概念,引入互联网伙伴。在组织结构上,海尔则希望打造倒金字塔结构。企业一般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最底层为员工,上面为各层级领导。海尔希望反过来,领导为员工服务。
2014年2月20日,格力电器与格力地产同时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珠海格力集团拟将其持有的格力地产股权等,无偿转让至珠海国资委新设的全资公司,同时拟出让不超过49%的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此举打响了广东国资改革的头炮。引进战略投资者,将优化股权结构,实现科学配置,同时可以引进先进的企业现代科学管理制度,以及有利于经营理念的提高。 2014年3月18日,万科周刊以“万周君”的名义,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了“一张影响万科未来10年的PPT”,向外界介绍了3月15日主题为“事业合伙人”的万科春季例会。在这次例会上,万科总裁郁亮透露了万科未来的事业合伙人计划。在万科第四个十年开局之年,郁亮高调提出要建立事业合伙人制度,无疑是对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一次革命。万科的变革并不只是从职业经理人制度向合伙人制度转变,轻资产战略、国际化战略等都是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推动万科向世界级优秀企业迈进的重要布局。 静则“动”,“动”则通,通则久,久则变化无穷焉。“动”才有机会,“动”才有出路,让你的组织“动”起来,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制胜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