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3|回复: 4

【企管思考】就业难,招工难,难在何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3 19: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5年到今天已经过去快3个月了,时光飞逝,很多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又在为一年一度春季招聘感到困惑,而打工者同样感到困惑的是,名义上的工资涨了,
   但是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却难于登天,面对两个面的激烈对碰,2015年用工荒如期而至,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制衣厂6500元招普工一人应聘”、“东莞用工荒缺口达35万”、
   “北京成为全国用工缺口最大的城市”等等。面对以上种种,华致赢企管-番茄有话要说....................................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1用工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

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到现在我们所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万变不离其中的就是人,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讲过:“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出现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经济行为,而雇佣关系恰恰弥补了这一点。”
虽然现在移动互联网科技发达,如我们手机上常看到的QQ、微信等社交工具,58同城、携程、拉手这样的大型互动平台,但不容置疑的是,即使这些软件解决了人与人直接的交流、信息发布,但信息不对称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方方面面,如招聘!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名词,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因此,在招聘中,用工方掌握了自身充分的信息,却无法知道应聘者的工作能力,这样就需要对应聘者进行考核,考核是需要时间的,这样就产生时间成本;
而应聘者了解自身工作能力,却不能充分掌握用工者企业的背景、薪酬待遇、运营机制等,因此在选择上会处于观望态度,而观望也是需要时间的,同样产生了时间成本。
很早就有经济学家提出,人是利己动物,在作出判断时会第一时间从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而套用在招聘中,用工者和应聘者都会站在自身角度考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双方最优的行为就是不选择,
因为不选择就不会产生时间成本,而可以寄望于他人介绍或者朋友推荐,用工难?就业难?这是个普遍问题,古往今来都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2集体期望过高形成门槛

不得不说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群体犯错现象,如集体期望过高。集体期望过高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人对现有所掌握信息的错误判断,而导致群体决策错误。
这种情况分两方面,一方面是预判过高,另一方面是预判过低,例如七十年代的日本房市泡沫、2006年中国A股股灾就是集体期望过高而导致的,用工和应聘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我们来看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它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从2009年开始,我国CPI就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手头上的钱所能购买的商品越来越少,也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就是说2010年我们手上拿到的3000元与现在2015年拿到的3000元不是同一个概念。
作为打工者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他们手上拿到的钱究竟多少才合适只有他们才知道,当然普遍认为越多越好,所以当消费者感觉自己手上的钱越来越不经用的时候,心理上就会寻找更好的消费,久而久之,对工资水平也就越来越高,甚至于盲目。
理解以上的概念后,集体期望过高就形成了,用工者开出6500元的工资,当然是包含固定底薪加提成,这样的工资水平在2009年或许非常吸引,对于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可以说是天价,
而到了2015年,这个价格或许是中上水平,到2016年、2017年,这个可能就变为平均水平,应聘者当然会考虑到今后的生活,因此虽然工厂开出6500元的高薪,但对于应聘者来说6500元可能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他们的期望可能比6500元更高,结合国内当下近乎畸形的经济发展状况,集体期望过高就会产生一道无形的就业门槛。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9: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3产业转型不及时

经过改革开放37年,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平均每年GDP增长稳步在7%,还记得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前期,各种劳动密集型企业遍布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一时间各种制衣厂、手工厂、组装厂在这三个区域遍地开花,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经济的发展导致这三个区域的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第一次产业转移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大批的制衣厂、手工厂、组装厂在这三个区域迁出,往内地迁移,一时间空置厂房随处可见,当时出现的是一股招工热潮,大量滞留在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崛起的第三产业迁移,而前往内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很好地在当地吸收劳动力。
对比2010后的今天,用工荒一年又一年的出现,用工者每到春季就开始为招工发愁,但是却没有意识到根本原因,而我们在新闻上最多看到的用工荒集中爆发地在哪些地方呢?
就是沿海一线城市,而笔者认为,形成用工荒的最根本原因是产业转型不及时!
第一,内地经济发展迅猛,已形成与沿海一线城市差不多的竞争力,作为打工者,如果在本地就能找到一份与沿海地区差不多的工作,获得差不多的工资,为什么还要不远千里到广州、北京、上海打工?
第二,如果说不是为了工作,那么为了什么?生活水平的提升!经过改革开放,内地一些一二线城市的生活水平已不亚于沿海一线城市,就业环境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教育制度的完善,令沿海城市已经缺乏用工竞争力。
第三,为什么还出现招工荒?因为该走的产业没走,该来的产业没来,按照经济学理论,人口理论都有这样的说法,人口的流动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流动的,
如果说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内招不到工人,那就说明这个产业不适合这个地方,应该到另一个地方去。
总结
纵观珠三角的年年出现的用工荒,笔者认为于人存在信息不对称,于地存在集体性期望过高,于天存在产业转型不及时。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发表于 2015-3-18 15: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道理,现在珠三角几乎每家工厂前都有招聘启事,实实在在的用工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11-19 13:33 , Processed in 0.11334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