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3|回复: 3

【原创】BNC数控车床改机观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8 10: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从制造课每月提交的异常工时报表看,改机时间是所有异常工时中耗费最多的,于是我决定对现场的改机过程进行一次实际的观察,并拍摄视频供管理者参考。跟制造课长商量后,决定给他们2天的准备时间,5月6日开始拍摄,以下是本次观察的记录:
一、改机过程
         改机日期: 5月6日8:00开始  改机产品型号:XXXXXX   改机机台:B04(BNC)     
         改机人:张三(本来上夜班,因为要做改机拍摄,临时被制造课长调班负责本次改机)
     早上8点我准时带着摄像机出现在B04机台旁,张三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然后我抗着摄像机跟着他,他一会看看图纸,然后跑到工具存放区去找工具,一会跑到仓库去领刀具,有时候也把机台打开看看里面的刀架,就这样跑来跑去,一直到10点半,基本找齐了改机所用工具和配件,张三开始改机。他从上衣口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程序插入插卡口,发现没有XXXXXX产品的程序,于是张三开始手工输入程序,输入约四分之一时(用时20分钟),另一位技术员走过来提醒他,有两台停止生产的机台中可能有XXXXXX的程序,于是张三走到那两台机中查看,在其中一台机中找到了程序。于是将程序COPY到程序卡中,再跑回B04号机插入程序卡,并对照打印出来的程序对新COPY的程序进行了核对(用时约5分钟)。确认无误后正式开始换刀,换刀过程约40分钟,期间有一把刀装错,张三拿出刀具图纸对照了,重新领取刀具进行了更换,11点55分,改机完成,也已到了午饭时间,上午的观察结束。


      下午是调试过程,13:30~15:40第一次调机完成,张三取出生产的零件进行了初步测量,确定无误,送首件到IPQC处进行首件检验,15:50,IPQC通知,首件不合格(外观不良),于是张三再次调机,16:25第二次调机结束,再次送首件检验,17:00 IPQC再次通知首件不合格(某尺寸不合格),晚上18:00上班接着调机,19:00第三次调机结束,送首件检验,19:30确认此次首件合格,本次改机任务完成,总用时9.5小时。

二、发现的问题点:
   1、准备工作不足。经询问改机技术员张三,该员工原本上夜班,11月25日通知调整到白班进行本次改机,但未告知改什么产品。8点上班后才得知改机信息,并开始准备工具和刀具,用时2.5小时,寻找和等待的时间过长。
   2、设备的自主保全工作不到位。在改机过程中观察到,设备内还有大量的铁渣未清理,油污也比较多。
   3、夹头及工具管理有待改善。夹头摆放很整齐,但是每个夹头的规格未进行标识,技术员去取用夹头时,还须一个一个的试装,浪费时间。工具柜外面没有标识,技术员得把门打开才能知道里面是放的什么,浪费取用时间。
   4、技术员改机过程中,偶尔会有管理人员过来指责工具摆放乱,打断改机人员的思路。

三、个人建议: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制造课可根据生产计划,提前领取刀具和配件,并提前核对好图纸,待机台停机后可直接进行改机,而无须停机等待寻找工具。
   2、生产任务完成后或交接班时,应进行设备的清理,比如清理铁渣,机台关键部位的清扫点检工作。
   3、改机作业的标准化:根据产品别可以请技术员讨论改机的流程,需要使用的刀具和配件可形成清单,根据清单去领取刀具、配件和工具,并使用小推车分门别类摆放,以便改机时拿取方便。另刀架是否可以考虑在改机前提前组装好,改机时,只需要直接更换刀架组件?
   4、技术员改机过程中,如果不是需要现场立刻纠正的问题,建议管理人员可等事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技术员进行沟通和培训。
   5、建议制造课提高技术员自检能力,提升首件送检合格率。
   6、工单完批管理:每个工单完结时,现场须进行完批管理,比如程序卡回收、机台清理、不良品处理等。

    因为我本人是绝对的外行,对产品和工艺流程不熟悉,以上意见只是个人浅见,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各位大侠指正,谢谢!

点评

原创奖励100豆豆已发!  发表于 2016-5-20 07:06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5-18 10: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实在在的3现主义,改善的来源.如果每一位改善者都能做到楼主这样,那么效率提升指日可待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1: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牙 发表于 2016-5-18 10:42
实实在在的3现主义,改善的来源.如果每一位改善者都能做到楼主这样,那么效率提升指日可待 ...

改善对于企业来说,是个终身的话题,改善绝对不是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去针对问题的根源去努力改善,刚才在学习台湾林顾问的文章,很受启发,可惜我对生产工艺和技术一窍不通,只能将好的理念和做事方法跟我的同事们共享。

近期在坛子里我会分享一些我现在的单位现场改善的点滴,其实也是我自己学习的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3 10:18 , Processed in 0.11657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