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审核准备究竟准备些什么呢?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1)法规要求;(2)技术要求;(3)用户抱怨。接下来我将逐项进行介绍。
(1)法规要求 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不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那么可能导致大量的召回,甚至面临国家的经济处罚,后果将非常惨重。因此,在做审核准备时,一定要了解国家法规对于审核对象有什么要求,并在实际审核时进行重点关注。 比如,对于汽车这个产品,国家法规对双怠速尾气排放的检测流程以及合格标准有明确的规定,一定要提前了解这些规定,并审核实际的过程是否满足了这些规定。
(2)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是指在设计产品时要求产品的特性需满足的要求,比如产品的尺寸要求,功能要求等等。 技术要求通常都体现在图纸上,比如说零件图纸,装配图纸等等。技术要求既包括产品的最终要求,也包括装配要求,比如零件的装配顺序,装配注意事项等等。 有一些技术要求可能会直接引用企业标准,甚至行业标准,比如金属的表面防护,就有相应的行业标准。 在做审核准备时,了解技术要求通常是工作量最多的,审核员通常需要阅读大量的图纸和标准。 (3)用户抱怨 通过了解用户的抱怨,可以识别出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在审核中予以重点关注。 这里的“用户”既包括内部用户,例如产品审核员,也包括外部用户,即产品真正的使用者。 (4)过程审核提问表 在做审核准备时,可以将前面所述的法规要求,技术要求以及用户抱怨用一个表格记录下来,这样可以避免疏漏,在审核时拿着表格逐项进行检查即可,这样审核将变得有条不紊。
在正式实施审核前,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那就是首次会议。
常言道:“生活需要仪式感”。首次会议就是一件让过程审核变得更加有仪式感的事情。 首次会议的时间无需很长,15到20分钟即可。 首次会议的参与人员,主要是被审核的部门的领导以及审核协调人。 那么在首次会议上主要介绍哪些内容呢?小黄老师的建议如下: (1) 介绍审核团队 介绍本次审核的审核员是谁,建议一名主审和一名副审共同开展审核。 (2) 介绍审核的目地 介绍一下本次审核的目的,比如说是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价,新产品批量投产前对其生产过程进行认可,对批量的生产过程进行定期的审核等等。 (3) 介绍审核的日程安排 介绍每天的审核区域,每日问题沟通会的时间,末次会议的时间等等,以让被审核方心中有数,并做好相应的陪审安排。
(4) 介绍陪审团队 介绍各相关部门的陪审人员,在介绍的同时可以感谢一下被审核部门对于审核的配合与支持。 (5) 其它内容
除了以上这些内容,还可以考虑介绍一下对被审核部门的要求,比如说一周之内反馈整改措施。也可以介绍一下后续复审的计划等等。具体审核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最后,也可以让领导做一下总结发言。 (6) 过程审核通知 如果过程审核的频次比较高,被审核方对审核的流程也非常清晰,那么可以考虑用过程审核通知去替代首次会议,毕竟要把那么多相关部门的协调人和领导召集到一起召开会议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