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追其根源,也许是质量工作做久了,养成的一种职业习惯吧。于是就在百度里查了查体系的定义,百度文库里是这样定义体系的,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的系统而构成的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里能看到的量化词汇是:“若干”、“某些”。根据汉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若干”、“某些”这样的词汇既可表示几个,也可表示成百上千不等。那么就是说它既可以在一个很小的公司存在,也可以在一个世界闻名的大企业里存在。然而两者之间的差别那么大,可为什么叫的名字却又偏偏都相同呢?于是,不禁就想:我们的体系为什么会这样呢?它又是为了谁而做的呢? 加上实习那年的工作经验,到目前为止工作快6年了,待过的公司从台企→日企→港资到现在民企,职位也从ProcessQE→CQE→ProjectQE→QCC推行组长。公司的规模有100~200人,也有3000~4000人的,更有几万人以上的行业领头企业。见了这么多,经历也只能说还算多,但却谈不上好,因为一直都停留在工程师层面。但自认为对体系这个东东好与坏感触是很深的。在100~200人的公司的时候,做的是一个类似于CQE职位,工程、生产、质量都在同一办公室办公,每次接到客户质量问题,只要站起来一说,大家就都围过来了,根据问题、结合现场基本上一个大概的东西就出来了,很多时候加起来用不了2个小时,剩下的就是解决问题了。这样的团队、这样的效率是目前为止我见过最舒服、最迅速的,但公司一个体系都没有。反观,3000~4000人企业甚至几万人以上的企业,通过的体系不可谓不多,什么ISO9000:2000、ISO/TS16949、ISO13485、ISO14000等等,可是如果一旦出现客户投诉问题,即使是很简单的一个螺丝掉入产品内去了,开个会前必须邮件发送,开会时得一个一个打电话叫,开会中还得自己一步步分析,而且每次还不是一次会议就能讨论出个对策来的,那怕是最后千辛万苦的讨论出一个对策,还得求爷爷告奶奶一样请求别人帮帮忙,整个问题圆满结束下来,没有个1个星期以上是不可能能完全解决的。 通过以上两种现象,我不禁就想:体系你是为谁而做的呢?是为了企业本身吗?还是仅仅是为了客户一个要求呢?又或仅仅是为了企业的一个名声呢?前段时间,一个有着300人左右工厂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X工啊,前几天我的一个调机师傅把一个产品的型号总长多调了1mm,结果客户装不上去,退回来18万个产品,害我派5个人修了一个星期。你说这样的质量问题怎么解决呢? 他那公司我是知道的,以前也去过几次,是完全没有质量部的。于是我就说:你从生产生线抽两个做事负责点的人,让他们负责首检、巡检、末检工作吧。其实以前我也跟他提过这个建议,他每次都只是笑笑,这次看来是确实受到教训了,于是就安排了两个人。我本以为这样总不会出现这样的大批量不良了吧?谁知道,说来也巧,没过几天再一次接到他的电话说,昨天又有一批产品连续做了7天总长多了1mm的,不过还好没出去,最后出货的时候业务员自己检验出来了。得到这个消息我吃惊啊,问他你的首检、巡检人呢?他说都在呢,正好我那天有空,我就说那我过去看看吧,到了现场一问两个检验员,说你们检验了吗?他们都检了,于是我就在图纸上随便指了个尺寸,问他们知道怎么测吗?他们都会,我就更奇怪了,看的懂图纸,又说检验了,那怎么会连续一个星期都检不出呢?随后其中一个检验员说了一句话,让我知道了答案,他说:我们根本就没检总长。。。他们老板在旁边听到了就大吼,你们连总长都不检,那你们检的什么?看来事情有答案了,因为检验员没有检验标准,加上车间一共80多台车床机,所以每次都是根据图纸随机的检验几个尺寸就可以了。 可是就连这样的公司也通过了ISO9000:2000,他们的业务员每次接单时,客户问他们你们公司通过了体系认证吗? 他们都说通过了,而且为了证实还扫描给客户。请问:体系你是为谁而做的呢?我不知道。。。。。谁又能告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