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1|回复: 4

生产周期的合理控制----标准WIP(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5 12: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如果我和一位企业管理者谈及库存控制,他谈及的往往只是原材料库存和成品库存,对于第三类也是影响生产周期的一类库存——在制品库存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谈及生产计划的制定情况,管理者往往很熟悉,但是如果涉及到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这和我们的企业现实是相关的,我国企业长期只重视前两种库存,对于在制品(Work In Process)的控制往往被忽略。如图4-13,在制品的堆积严重影响着生产的进行。  
在制品的积压使得生产节拍减缓,影响生产流程的连续运作,并减低生产流程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可见在制品数量的控制也是关系到拉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合理控制在制品数量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ü  减少在制品管理成本。
ü  生产流程更加流畅、稳定。
ü  有利于实现一个流。
ü  可以更好地实施看板管理。
ü  增强对市场的应对能力。
下面我们就向读者朋友们提出控制在制品数量的方法和建议。
1.标准WIP
我们所讲的标准WIP实际上指的是要确定一个WIP的最少量。读者就会产生疑问,前面所讲到的一个流要求在制品为零,这里为什么又只要一个最少量,而不是零呢?因为一个流是我们所追求的完美境界,在实际生产中极难实现,而且我国的企业存在者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生产方式,精益化改造切忌急于求成,要逐步完善。所以我们现阶段的任务是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在制品数量。标准WIP主要包括老化工艺WIP、特殊需求WIP等类型。
在确定在制品量时我们可以运用前面提到的利特尔法则:
生产提前期(Lead Time)=在制品数量×生产节拍。
我们可以得知生产周期与在制品数量成正比,所以我们如果有效地控制了在制品数量就可以控制生产周期的长短。而且在制品的数量越少就越容易实现一个流。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2: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2.老化工艺的标准WIP

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有很多生产工序都要求一定量的在制品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其中老化工艺就是一个代表。老化工艺指的是在生产中产品在前工序加工完成后不能立刻转到后工序加工,其间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这段需要等待的时间就是“老化时间”。

  如图4-14所示,组装车间中前工序加工完成后产品必须干燥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进入后工序加工,那么两个工序之间就是老化工序,其消耗的时间是老化时间,在这种特殊生产要求下,一个流就不可能实现,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确定经济合理的在制品数量。标准在制品数量的确定应该正好符合老化的时间要求,即不能过多又不能太少。比如一件产品的老化时间是10分钟,那么在制品的停滞时间也必须正好是10分钟,否则会产生其它的问题。

在确定老化工艺标准WIP时,首先我们要得到生产工序的生产节拍,因为利特尔法则中要使用到节拍。具体算法如下:

生产提前期(Lead Time)=在制品数量×生产节拍

故有:存货量=生产提前期÷节拍

所以标准WIP的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WIP=老化时间÷节拍

我们可以以一个实例来计算一下。某生产线生产节拍为1分钟,工艺所要求的老化时间为20分钟,那么标准WIP计算如下:

标准WIP=老化时间÷节拍=20÷1=20(个)

即标准在制品数量为20个。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得到标准WIP,因为生产中存在很多其它的复杂因素会影响到实际的计算,比如下面的例子。

某生产线生产节拍为1小时,工艺所要求的老化时间为20小时,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

如果我们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标准在制品应该是20个,但是我们在进一步分析,生产中每1小时消耗一件在制品,那么一天只能用掉8个在制品,这样直到第三天才可以消耗完20个在制品,如此算来,最后被后工序领取的在制品实际等待时间了两天多的时间!这无疑会大大影响到生产进度。那么正确的在制品数量应该如何计算呢?这就要运用到前面提到的原则:标准在制品数量应等于在老化时间内消耗的在制品数量。我们不难得到正确的标准WIP数量应如下计算。

标准WIP=老化时间÷节拍=8小时÷1小时=8(个)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关键点标准WIP

我们已经知道生产周期的长短受到在制品数量的很大影响,在制品数量过多就会造成生产周期过长。由于一个流实现的难度,在整个生产环节完全实现一个流是相当困难的,那么我们就要找到生产的关键环节和工序予以控制,通过对关键生产路线的控制我们就可以达到控制生产周期的目的。图4-15为一个生产路线示意图。



产品生产从原材料开始到生产完成一共经过1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提前期都标识于工序编号上方,如工序A的提前期是3天。整个生产环节共有4条路线:

路线1:A、D、F、I、K、L,此路线提前期为10小时。

路线2:A、D、H、I、K、L,此路线提前期为12小时。

路线3:B、E、G、J、L,此路线提前期为10小时。

路线4:C、E、G、J、L,此路线提前期为11小时。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路线上生产提前期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就要确定生产线整体的生产提前期。我们当然应该取几条路线中提前期最长的,即路线2的提前期12小时。在此,路线2就是整个生产线的关节路线。我们进行在制品控制的首要目标就是路线2,在这个路线上我们要详细计算出合理的标准在制品数量,以得到一个较短的整个生产线的生产周期。
发表于 2013-5-5 16: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少现场在制品的库存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20: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4 18:51 , Processed in 0.12486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