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以前在制造业公司里做信息化,经常跑仓库,有段时间天天琢磨怎么才能管好仓库。有些仓库,例如那些靠近车间的原材料仓库,要想管好实在不容易,物料进进出出非常频繁,仓库交易属于那种单多量少的类型,仓库物料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中,如果将每笔仓库交易都经过仓库管理系统,工作量很大,仓库保管员几乎无法承受,而且由于量小,误差比较大,即使每笔交易都经过仓库管理系统,最终也很难保证仓库的账实相符。 最后,研究来研究去,决定成立一个车间材料中转区。根据生产计划,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将接下来生产需要用到的物料从主仓库中挪到中转区(量可以多一点),这个转移过程非常严格,保证主仓库的物料的准确性,但是,对中专区的物料管理相对宽松些,只在一定的时间段后做下盘点,定期修正系统数据。 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可能会将整个仓库都置于失控状态,而使用这种方式后,抓住了主要矛盾,由于中转区的量占不到仓库总量的1%,这样,即使中转区的管理有问题,也不会出大乱子,而主仓库由于有了信息化系统的严格管理,责任分明,很少会出问题,接下来只要抓好中转区的管理就可以了。 这个思路是可以用到公司各个地方的管理中的。公司中有各种不同的职位,有些职位是可控的。这里所谓的“可控”,是指通过一些方法可以有效激励相关人员努力工作,或者容易找出一些不合要求的应该淘汰的人员。如纯粹根据销售额提成的销售员,拿着计件工资的员工,对自己的项目负完全的财务责任的项目经理等等。这些职位,有个特点,只要根据硬性数据(如财务数据、质量数据、数量统计数据等),就会很容易区别出谁干得好谁干得不好,由于数据的硬性,判断结果也比较公平。如果再配合一些培训、淘汰机制等,只要人力资源充足,基本上管理结果差不到哪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