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7|回复: 1

管理必须将不可控的范围限制到最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2 13: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以前在制造业公司里做信息化,经常跑仓库,有段时间天天琢磨怎么才能管好仓库。有些仓库,例如那些靠近车间的原材料仓库,要想管好实在不容易,物料进进出出非常频繁,仓库交易属于那种单多量少的类型,仓库物料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中,如果将每笔仓库交易都经过仓库管理系统,工作量很大,仓库保管员几乎无法承受,而且由于量小,误差比较大,即使每笔交易都经过仓库管理系统,最终也很难保证仓库的账实相符。
最后,研究来研究去,决定成立一个车间材料中转区。根据生产计划,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将接下来生产需要用到的物料从主仓库中挪到中转区(量可以多一点),这个转移过程非常严格,保证主仓库的物料的准确性,但是,对中专区的物料管理相对宽松些,只在一定的时间段后做下盘点,定期修正系统数据。
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可能会将整个仓库都置于失控状态,而使用这种方式后,抓住了主要矛盾,由于中转区的量占不到仓库总量的1%,这样,即使中转区的管理有问题,也不会出大乱子,而主仓库由于有了信息化系统的严格管理,责任分明,很少会出问题,接下来只要抓好中转区的管理就可以了。
这个思路是可以用到公司各个地方的管理中的。公司中有各种不同的职位,有些职位是可控的。这里所谓的“可控”,是指通过一些方法可以有效激励相关人员努力工作,或者容易找出一些不合要求的应该淘汰的人员。如纯粹根据销售额提成的销售员,拿着计件工资的员工,对自己的项目负完全的财务责任的项目经理等等。这些职位,有个特点,只要根据硬性数据(如财务数据、质量数据、数量统计数据等),就会很容易区别出谁干得好谁干得不好,由于数据的硬性,判断结果也比较公平。如果再配合一些培训、淘汰机制等,只要人力资源充足,基本上管理结果差不到哪里去。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3: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一些职位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不太容易管控。如做行政工作的,做HR工作的,做客服工作的,这些职位不太容易拿到硬性数据考评,不太好做出好坏判断,即使通过一些指标、评价的方式考评,也往往人为因素较重,主观性强,结果可能不太公平。而这方面的职位,也不太容易激励,往往容易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
我觉得,管理中,要将不可控的范围限制到最小。
可以将不可控的职位变成可控的职位。这个可以通过管理的细致性,标准性逐渐将某些职位改变。通过组织结构重组、职能划分调整,找对某些岗位的责任与权利,从而完成由不可控向可控的转变。
有些貌似不可控的职位,也尽量将可控的部分摘出来。我们成立了一些小项目组,让这些小项目组的人员共同对这个组的项目负连带责任。一个小项目组就是一个单元,通过财务数据,就可以将这个项目组的所有人员都变成可控型的。
对于可控的部分,放权,鼓励自己动脑子,除了一些规章制度要求、培训提高外,基本就不需要管理者下太多的功夫,应该让他们在许可的范围内自然成长。
而对于不可控的部分,就需要更多的管理,更多的考评,对从事这种职位的人,也需要更多的自律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4 01:16 , Processed in 0.1118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