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09|回复: 17

贵公司环境因素是怎么样识别和评价的?大家出来讨论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8 18: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凌子 于 2013-12-8 18:42 编辑

最近发现一些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做的不好,识别和评价很多,但是重点的却被遗漏 ,还有对‘环境因素’这个词理解的不够 ,描述的环境因素也不对 。 大家出来讨论一下你们公司环境因素是怎么识别和评价的,
发表于 2013-12-8 18: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因素,这个是环境体系的术语,有些企业理解有误?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Q168 发表于 2013-12-8 18:46
环境因素,这个是环境体系的术语,有些企业理解有误?

很多企业有误啊    有的就写一个名词 (二氧化碳)   有的就写一个动词 (跑冒滴漏)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Q168 发表于 2013-12-8 18:46
环境因素,这个是环境体系的术语,有些企业理解有误?

还有识别了很多环境因素 但是没有抓住点  都是些什么灯管辐射什么的
发表于 2013-12-8 18: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运用好体系标准的介绍吧,要把标准条款包括术语导入到体系文件中,而且要学懂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Q168 发表于 2013-12-8 18:57
没有运用好体系标准的介绍吧,要把标准条款包括术语导入到体系文件中,而且要学懂标准 ...

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实际能做到的企业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8: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Q168 发表于 2013-12-8 18:57
没有运用好体系标准的介绍吧,要把标准条款包括术语导入到体系文件中,而且要学懂标准 ...

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实际能做到的企业不多
发表于 2013-12-8 19: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实施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本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自愿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通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来取得环境绩效,所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来说,只有尽可能充分地识别出环境因素才能为体系的建立打好基础。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则保证了环境因素控制的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然而,在某些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中,对于环境因素的识别往往存在不足之处。如: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识别不切合实际,不能抓住重点;仅着眼于现行的生产活动,忽视了能源、资源消耗和产品或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等。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的应用,有的不能满足组织环境因素实际情况,评价方法不适应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因而出现生搬硬套,评价不准确,造成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不正确,使控制对象偏离实际,导致体系运行的环境绩效不明显,体系运行处于形式化。为此,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识别环境因素,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并正确的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一步。
本文试图总结常用的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分析几种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为有关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一 、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
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重要对象,环境因素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识别全面。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具体地说,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异常(如生产的开车、停机、 检修等)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
三种时态: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泄露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现在(如现场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问题)和将来(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潜在法律法规变化的要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因素)。
七种类型: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可能存在大气排放、废水排放、噪声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当地社区的环境问题。
2.识别具体。环境因素识别的目的是提供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的明确对象,为此识别应与随后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相一致。识别的具体程度应细化至可对其进行检查验证和追溯,但也不必过分细化(如把试验室使用pH试纸废弃也作为一项环境因素)。
3.明确环境影响。环境因素的控制是减少或消除其环境影响,同一个环境因素可能存在不同的环境影响,因此,识别时应明确其环境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环境影响。
4.描述准确。依据ISO14004标准示例,环境因素通常可以描述为"环境因素(物质)或污染物的名称与某一行动或动作的组合",即名词加动词。污染物的名称应明确到有关污染物质种类或组分。
二、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和步骤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主要有:过程分析法、产品生产周期分析(ICA)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及资料评审法、专家评议法等。这些识别方法各有利弊、适用场合不同。因此,应用时,可依据各组织的资源(人员的能力)和实际需要选择上述一种或几种方法组合使用, 这样,才能达到预定的识别效果。以下介绍三种常用的识别方法:
1. 过程分析法
该方法通常把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划分成许多过程片段,再根据某一过程片段分别识别出相关环境因素。其做法如下:
(1)以产品生命周期为思路,按照产品输入到输出全过程以组织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排序,通常包括原料采购、周转、仓储、生产加工、包装、成品检验、运输等主线,以及动力、行政、后勤等辅线。
(2)对每一职责部门或运行活动单元按先后顺序划分各过程片段;
(3)通过现场观察、工艺分析及统计等方法,识别确定每一过程片段从输入到输出存在的环境因素(包括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
(4)确定每个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
(5)将各个过程片段的环境因素进行汇总统计,为了管理的需要,可按部门将环境影响相同或控制手段类似的环境因素排列在一起。
过程分析法识别环境因素可从以下示图(图1)来描述其识别分析的过程。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在定性的基础上可以较为直观,快捷地识别环境因素,且过程细化、环境因素识别很少遗漏,便于随后对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和控制实施。
2. 专家评议法
由有关环保专家、咨询师、组织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组成专家评议小组,评议小组应具有环保经验、项目的环境影响综合知识,ISO14000标准和环境因素识别知识,并对评议组织的工艺流程十分熟悉,才能对环境因素准确、充分的识别。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评议小组采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在现场分别对过程片段的不同的时态、状态和不同的环境因素类型进行评议,集思广益。如果评议小组专业人员选择得当,识别就能做到快捷、准确的结果。
三、环境因素识别中应防止忽视的方面
在环境因素识别时,人们往往注重组织正常活动中的环境因素,但对以下方面可能容易忽视、遗漏。这些方面包括:
(1)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
由于异常和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处于潜在状态,有隐含的因素,因此不太直观,这就要求评议人员开动脑筋,运用头脑风暴法,发挥评议人员的想象力,来发现问题。通常,异常状态下的环境因素发生在试生产过程、设备启动、开机、关机、设备维修、污染处理设施故障时。紧急状态发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如:事故排放,有毒物泄露、火灾隐患、压力容器破裂泄露或火灾爆炸等。
(2)产品中的环境因素。
产品耗用大量的贵重材料,能耗水平偏高,过程污染物排放偏高。使用污染严重的物质;包装不符合环保要求,产品未达到相关环保指标;产品使用后的废弃可能不易降解,回收分解困难,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等。
(3)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包括组织提供的服务和使用相关方的服务,如:运输、仓贮、建筑装修、能源动力提供、销售和维修;废物处理各环节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
四、环境因素的汇总、分类和登录
经过环境因素识别,应将初步确定的环境因素进行适当的整理、分类,、汇总和记录,形成表格。这些表格应根据组织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来编制,如按部门编制调查,组织的汇总表等。为了便于环境因素评价和对环境因素的应用,主要应形成以下工作表格:
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表:按部门环境因素发生地点、类型填写的环境因素识别表。
部门环境因素调查表: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固废、资源、能源消耗、化学品使用、相关方、产品等环境因素,按部门编制调查表便于以后对环境因素的更新。
环境因素汇总登记表:可按部门顺序汇总,这有利于部门对环境因素的掌握,也便于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职能部门的全面管理。
环境因素评价登记表:(适用于环境因素评价过程记录)。
五、环境因素的评价
环境因素的评价是采用某一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评价准则对全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最终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是非判断法、专家评议法、多因子评分法、排放量/频率对比法、等标污染负荷法、权重法等。这些方法中前三种属于定性或半定量方法,评价过程并不要求取得每一项环境因素的定量数据;后四种则需要定量的污染物参数,如果没有环境因素的定量数据则评价难以进行,方法的应用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评价前,必须根据评价方法的应用条件,适用的对象进行选择,或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组合应用,才能得到满意的评价结果。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9: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友谊的真诚 发表于 2013-12-8 19:01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实施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本身活动、产品和服务 ...

很专业啊  
发表于 2013-12-8 19: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介绍几种简易的评价方法,以供参考:
1. 多因子评分法
该方法对能源、资源、固废、废水、噪声等五个方面异常、紧急状况制定评分标准。制定评分标准应尽量使每一项环境影响的量化(如以下环境因素评分表),采用评价表各因子重要性参数(A,B,C,D,E值)来计算重要性总值(R),确定重要性指标(S),根据重要性指标可划分1级,2级,3级三个等级,得到环境因素控制分级,从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1)多因子评分表

① 能源、资源耗用评分表
因子 因子分类 评分 总分(R)/重要性判定
A:回收性 可循环利用 1 R=A*B*C当R=20分或大于时,则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不可循环利用 2?
B:贫乏性 不贫乏 1?
未来可能贫乏 2?
已贫乏 3?
C:使用量 小于10公斤/月 1?
10-100公斤/月 2?
101-500公斤/月 3?
501-1000公斤/月 4?
大于1000公斤/月 5?

② 固体、液体废物评分表
因子 因子分类 评分 总分(R)/重要性判定
A:产生量(对固废、液体废弃物) 小于50公斤/月 1 R=A*B*C*D*E当24≤R<32,S=1级;当32≤R<48,S=2级;当48≤R, S=3级
51-200公斤/月 2?
201-500公斤/月 3
501-1000公斤/月 4?
大于1000公斤/月 5?
A:产生量(对废水) 小于1吨/月 1?
1- 10吨/月 2?
11-100吨/月 3?
101-500吨/月 4?
大于500吨/月 5?
B:回收性 可回收再利用 1?
不可回收再利用 2?
C:降解性 可生物降解 1?
不可生物降解 2?
D:危害性 对人或环境无伤害或影响 1?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但不造成伤害 2?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并伤害较大 3?
对人或环境有立即或长期伤害 4?
E:燃烧性(适用于固体液体废物) 适燃或燃烧时不会产生危害物质 1?
不适燃或燃烧时会产生危害物质 2?

③ 气体排放
因子 因子分类 评分 总分(R)/重要性指标(S)
A;持续时间(累计排放时间) 小于1小时/天 1 R=A*B*C当16≤R<24,S=1;当24≤R<32,S=2;当32≤R, S=3;
1- 5小时/天 2?
5-10小时/天 3?
大于10小时/天 4?
B:严重性(危害性) 对人或环境无伤害或影响 1?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但不致伤害 2?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且有伤害 3?
对人或环境有立即或长期伤害 4?
C:影响范围 作业场所受影响 1?
厂区内受影响 2?
对厂区外有害影响 3?

④ 噪声
因子 因子分类 评分 总分(R)/重要性指标(S)
A:周界噪声值 昼间≤65dB(A)夜间≤55dB(A) 1 R=2时定为重要环境因素R=A*B当R=8, S=1;当9≤R<12, S=2;当12≤R, S=3;
昼间>65db(A)夜间>55db(A) 2?
A:现场噪声值 小于85dB(A) 1?
85-90dB(A) 2?
大于90dB(A) 3?
B:员工暴露时间 小于1小时/天 1?
1- 4小时/天 2?
4-8小时/天 3?
大于8小时/天 4?

⑤ 异常、紧急状况固体、液体废物排放
因子 因子分类 评分 总分(分)/重要性指标(S)
A:发生概率 发生几率小,几乎不发生 1 R=A*B*C*D*E*F当24≤R<32,S=1;当32≤R<48,S=2;当48≤R, S=3;
每年发生一次 2?
每季度发生一次 3?
每月发生一次 4?
每周至少发生一次 5?
B:排放量 小于100公斤/月o次 1?
100-300公斤/月o次 2?
300-500公斤/月o次 3?
500-1000公斤/月o次 4?
大于1000公斤/月o次 5?
C:回收性 可回收再利用 1?
不可回收再利用 2?
D:降解性 可生物降解 1?
不可生物降解 2?
E:危害性 资源性废弃物 1?
一般废弃物,影响区域环境 2?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 3?
F:适燃性 适燃或燃烧时不产生危害物 1?
不适燃或燃烧时会产生危害物 2?

⑥ 营运评分表
因子 因子分类 评分 营运评定指标(P)
A:相关方的关心度 可能立即停产 1 P=A*B*C
偶有抱怨但无关紧要 2?
非关注的事项 3?
B:成本投资 改善需投资1万元以下 1?
改善需投资3万元以上 2?
C:技术难度 公司内能解决 1?
公司内无法解决 2?
现未有技术解决 3?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2 20:06 , Processed in 0.19688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