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0|回复: 12

对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进行是如何控制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5 13: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对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进行是如何控制的?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设计更改?

发表于 2013-12-15 14: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研发的输入是个关键问题。大部分受计划经济影响深远的企业,在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理解市场经济的深刻含义,一度将销售理解为市场,将完全迎合客户个体需求理解为以市场为导向。这种满足众多单个个体的研发,不是基于市场研究基础上而进行的,仅仅是以销售为导向,最终造成研发部门为应付订单疲于奔命,而效益不明显。因此,解决研发输入的市场导向至关重要。我们在方案中设计,强化营销部门的市场研究和营销策划功能,以营销部门牵头,组织各细分市场的调研分析和可行性研究,针对不同特点的重点市场提出相应的研发需求,同时要求营销部门对产品的销量负责。    第二,研发组织模式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早期的研发组织模式多是职能式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下部门间工作属于串行,扯皮严重,项目计划很难正常完成,造成的后果表现为产品设计缺陷多,设计不考虑复用,试验跟不上,产品质量不过关,最终到处救火。这种研发组织模式在很多制造型企业中仍然存在,大家都在忙,但效率都消耗在部门沟通和相互扯皮中。我们在设计方案中强调矩阵式项目管理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矩阵式研发组织模式(见图一)是在总部层面建立管理平台,以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研究部门协同研发的模式,改工作串行为工作并行,总部统一进行项目计划和管理,各专业研究部门仅仅是技术部门,参与项目具体研发工作。    另外,在这种模式下,各研究机构按照专业分类也很重要,专业分类不同于产品分类。产品分类要求每个研究部门具备所有专业的人员,而专业分类仅要求同一研究部门专注于某一专业。按专业分类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大大加强各研究机构的专业化研究能力和专业技术积累,另一方面,每一研究部门仅负责某些模块的设计,更有利于促进矩阵式项目管理能力的加强,这种能力的形成又将为全面资源整合(整合供应商研发、国外研发机构等)提供条件。当然,要形成矩阵式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在于将研发产品总体设计进行模块化分解和模块接口界定的能力(见图二),这对于总体设计而言是应该做到的。    第三,要建立高效的研发组织必须要有合理的激励机制。传统机制下,研发人员的工资是基本固定的,浮动的部分很少,并且工资的浮动并不是依据所创造的价值。这种机制不利于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因此,我们的方案建议,首先,将研发中心定位为利润中心,强化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见图三)。研发中心的经营收入以研发项目为主,以技术服务为补充,逐渐过度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子公司实体。    然后,适当改变研发人员的薪酬结构,增大浮动薪酬的比例,指导思想为按劳分配,让市场价值来决定个人收入(见图四)。基本工资为建立在岗位价值评估基础上的岗位层级薪酬,浮动工资包括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两部分。短期激励与日常工作及研发项目完成情况相关,长期激励与所完成的研发项目在市场上的收益相关,将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结合起来。当然,研发人员在目标定位、价值系统、需求结构和行为模式方面与其他员工有很大不同,因此对研发人员的激励要有的放矢。与职务发展相比,研发人员更看重专业的成长,通过为研发人员提供各种培训学习机会,如出国培训、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和专题培训等,加强对研发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分配科技股份等股权激励,也将有效激励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高效的研发组织建设关系到众多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建立高效的研发组织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研发的各个方面,在制造型企业中,丰田汽车和华为值得借鉴,它们都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终于建立起强矩阵式项目管理能力,并仍在持续改进。因此,必须认识到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及卓越的产品开发管理流程的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来自各方面各种因素的阻力,坚持才会成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16 08: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策、入、出,审、验、确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12: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A 发表于 2013-12-16 08:59
策、入、出,审、验、确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设计和开发更改控制7.3.7也应列入其中吧,更改控制在一些企业碰到难点,有的就是偷偷改,有的不敢改,担心报告给客户的审批手续太长
发表于 2013-12-16 12: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Q168 发表于 2013-12-16 12:12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设计和开发更改控制7.3.7也应列入其中吧,更改控制在 ...

这6个字做好了

第7个,设计更改就会减少
发表于 2013-12-16 12: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Q168 发表于 2013-12-16 12:12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设计和开发更改控制7.3.7也应列入其中吧,更改控制在 ...

前面6个字是设计过程控制

第7个,是对设计控制不力的后续弥补环节


所以,设计修改率,是衡量设计过程的一个很好的过程指标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12: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A 发表于 2013-12-16 12:17
前面6个字是设计过程控制

第7个,是对设计控制不力的后续弥补环节

你是不是发现有的公司制订“设计修改率”这个指标?
发表于 2013-12-16 12: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A 于 2013-12-16 12:24 编辑
Q168 发表于 2013-12-16 12:19
你是不是发现有的公司制订“设计修改率”这个指标?


是的,有些公司就是这样的

我以前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就是这么设的,是我提议设这个指标的

现在的公司也有这个指标————而且高层很关注,因为影响面太大(包括成本和效率在内)

我认为很科学——设计修改少,说明前面6个字的过程控制得好,设计质量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16 12: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理解和经验,尽管标准本身并没这么说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12: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A 发表于 2013-12-16 12:21
是的,有些公司就是这样的

我以前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就是这么设的,是我提议设这个指标的

是的;但是后期量产后的一些改进,有时不仅仅是过程工艺更改,也牵涉到产品设计更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11-30 10:44 , Processed in 2.38808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