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1|回复: 11

质量经理是着重产品质量控制还是着重质量体系工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8 15: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最近和一位朋友在聊天时,谈到他去面试的一些经历。首先去一家民营企业,面试质量经理。在和老板面试时谈到的话题着重于对该公司的产品生产工艺,毕竟是和朋友以前公司做的产品不一样,对生产工艺了解不够专业,最后得到的答复是等通知。第二次又去了一家外资企业,该公司生产的产品跟朋友以前公司生产的产品基本相同,朋友说在和总经理面试时,总经理对朋友熟悉产品生产工艺了解非常满意,但是对如何建立、推动与维护质量体系运作时,总经理对朋友以前在两家民营企业的工作经历不满意,理由很简单,现在的民营企业,大多数的质量经理人都不怎么关注公司体系的建立与推行,因为推行质量体系的运作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大多数老板为出货而出货。虽然有的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可能大多数都是流于形式。所以在这样环境的质量经理更多是关注产品质量,每天忙于产品质量的奔波,其实这些事质量主管做就够了。最后也没有谈成功。听了朋友的话,我想想这么多的质量工作,的确像哪位总经理说的一样,其实很多企业都是这样,我也在公司建立过质量体系,但是最后无法运行,因为各自为政。最后成了应付检查的文件,质量体系成了摆设。老板是不怎么过问的。如果是产品质量有问题或客户投诉与索赔,老板肯要找质量经理的。我们大多数的质量经理在日常管理中肯定关注产品质为主要工作,体系推行与维护为次要工作。
发表于 2013-12-18 15: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其实,外资企业都很看重体系运行情况的。
发表于 2013-12-18 15: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现在目前也是每天在奔波在产品质量问题上,质量体系根本是看看的,甚至说是应付的。
发表于 2013-12-18 15: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系如果得到了有效运行,质量问题就会处于受控状态,部门之间的沟通就会有效,不会出现沟而不通的情况。一般情况,质量经理总是维护日常的产品控制,体系处于应付审查,质量经理有可能不主导。
发表于 2013-12-18 15: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常工作中对产品工艺、产品质量控制的关注只是QC工作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但是附加价值不大!虽然做体系、规范操作流程是非常费力、费时、费钱的事情,但是却是存在更大的价值的,是企业长远安全发展的基础。没有体系规范作为基础,是长久不了的!
我发现体系推行不下去就2点:没有领导作用、或者没有全员参与。走体系管流程后,大家业务操作更麻烦了,更费时、费劲了,大家都认为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殊不知,我们多费的时间都是有价值的。这个必须得宣导到位。不然总是在表面上。做QA的目的就是消灭QC!检验是不增值的,是没有价值的!是短浅的利润维护。
发表于 2013-12-18 16: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跟我们内部的模式差不多的,
这个现象现在在民营企业中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的,我们的体系运行,一到有客户来之前,有第三方审核之前马上正常运作了,开始补记录等等,一旦这些什么结束了,又全部甩在一边去了。
就算是老总,只有负责体系的相关人员提了时,老总嘛才会顺道的说说要重视等敷衍的话,
发表于 2013-12-18 19: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根节不在体系或是质量经理身上,体系这个东西在有些企业就是个残疾,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够做好的,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着眼点都在利润上面,体系就成了不增值还要保养的小三了。当然就面试而言一般你回答令对方满意的都不会多考虑,而回答令对方不满意的就成了是否录用的评估关键。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08: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满 发表于 2013-12-18 15:56
日常工作中对产品工艺、产品质量控制的关注只是QC工作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但是附加价值不大!虽然做体系、 ...

楼主说的很对!体系运不下去确实是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08: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sunhongjun139 发表于 2013-12-18 16:03
楼主说的跟我们内部的模式差不多的,
这个现象现在在民营企业中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的,我们的体系运行,一 ...

看来有一大半以上的企业都是这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08: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ei1998 发表于 2013-12-18 19:22
个人认为根节不在体系或是质量经理身上,体系这个东西在有些企业就是个残疾,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够做好的,很 ...

面试回答令考官满意。一是要从你所经历的企业,比如企业规模、性质、人员等等方面考虑。二是从你个人知识、经验等方面考虑。面试考官会了解你所呆过的企业,如果你都是经历一些建体系,只是拿来应付的哪种企业,你再懂,,考官会认为你没有实战经验。从上面大家说的来看,中国大多数的企业特别是民企。根本不着重于体系运作,大家都说了,费时,费力,费钱。所以我认为你回答满意,也不能作为聘用条件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4 02:47 , Processed in 0.0929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