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论坛三军 于 2014-1-24 10:25 编辑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眨眼间又过去了一年。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感越来越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能因为没钱而阻挡了我们回家的脚步。
一年365天,为什么每年都会有春运?那是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习俗”,“那是家的方向”。家中的年迈的父母和祖辈在等着我们回家团聚;留守的孩子在眼巴巴盼着,不是为了礼物和玩具,而是希望再看看那张已经记得不清对方的脸蛋。
昨天和同学在一起吃饭,我问同学,您什么时候回家?同学说明天,我问您不参加公司的聚餐吗?同学回答,我家在东北,参加聚餐赶不上“回家过年”。
吃完饭结帐时餐馆老板告诉我们他1月27号至2月8号他们不营业,因为要“回家过年”。由此可以看大家都是多么的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春节”。
说到这里,前天有个下属找我,他说:经理,我年后要请假十天。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平时不在家,过年的时候想在家里多陪陪父母和爷爷奶奶。小刘说话的语气有些抱歉又格外坚决。
“回家过年”这四个字不管是从“谁”的口中说出,都透着一股子的亲切感和幸福感。“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千年古文明的一种传成,是中华名族最隆重与意义重大的一个节日,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我们是中华儿女,“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才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真正节日。
虽然回家要给父母一个大红包,给兄弟姐妹买些礼物,给晚晚辈“压岁钱”,而这一年,自己的工资可能并没有涨多少,在城市里生活得也不容易;回家的日子不轻松——可能要听父母重复不断的唠叨,可能爆竹声声吵得睡不好觉,可能又要为买返程的车票发愁……。
但家始终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牵挂,熟悉的村落、门前的小路、饭菜的香气、方言的韵味,离开越久越让人难忘。更重要的是,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回家过年,仍然是我们最温暖的传统,这传统根植在血液中,使我们“年年恐归年年归”。
是啊!“回家过年”恐怕是眼下大江南北最牵动人心的主题了。一票难求,回家的路不好走。凌晨2点排队还买不到票,第二天照样排,费心周折、几天晚上也只能拿到一张站票,但也暖了心窝。看着扛着大包小包准备进站乘车的人群,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感动人心”的“归乡图”。
“回家过年”是我们的文化习惯是:回家过年吃团圆饭,看望父母,一家人团圆。这是千古不变的民俗民风,我们祖祖辈辈都认可遵循的。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让我们共同祝福新一年:“万事如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马上有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