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2|回复: 2

裁员-危机中不该省钱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4 19: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夜神◕_̯͡◕ 于 2014-3-14 19:51 编辑

危机导致的巨大成本压力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在不该省钱的地方节约成本。全面的经费削减通常被认为是实施不受欢迎措施的有效途径。但危险的是,全面削减也会造成那些有助于抗击危机的举措无法实施。短期成本削减与其长期影响的确很难做到两全。
  考虑到紧迫的成本压力,裁员似乎是无可避免,即便是老员工。不能否认的是,这样裁员的确可以削减成本,但也会危及有价值的技术。让有经验的人在危机时期离开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半年或三个季度后又需要这些人但是他们不再回来怎么办?他们也许会对公司失望并在别处找工作。人员调整和随之而来的专业人才的缺失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看必须引起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对拥有高素质员工的公司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那些隐形冠军企业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的年均员工流动率只有2.7%,而在整个德国这一数字是7.3%,美国则高达30.3%.人员瓶颈将会在未来的经济转暖时期出现。在很多工业化国家,不利的人口统计数据将会加剧这一瓶颈。

  不管危机与否,雇主应该避免高素质员工的流失,或者至少保证最低程度的裁员。保时捷公司首席执行官温德林。维德金很强调这一点:“我们的员工素质很高,也很敬业,所以我们对于工作保障问题绝不掉以轻心。”惠普首席执行官马克。赫德也持有相似观点:“我们认为解雇有能力的员工然后很快重新雇用这样的人是一项昂贵而又危险的举措。”西门子首席执行官罗旭德也说:“我们希望我们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所掌握的重要技术留在公司内。”博世首席执行官弗朗茨。费伦巴赫说:“我们希望尽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保有我们的核心员工。”但是高盛投资公司全球经济研究负责人吉姆。奥尼尔也指出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两难境地:“如果跌势加剧但是为时不长,那些激进地减少库存并裁减员工的公司就会立即需要又一次激进地重新进货和招聘员工。但是对于大多数公司尤其是那些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言,面临股价下跌,他们似乎更容易降低消减成本带来的风险。证券市场很容易对那些过于乐观不削减成本的公司记仇。”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研发经费的削减也是棘手的问题。这些削减相对都较容易实施,但是其长期效应却是致命的。割草机方法在这里也是不明智的。虽然削减经费必要而无可避免,但草率而不加分析地行事将会招致很大的风险。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一场危机常常导致长期投资因较大的成本压力而受到威胁。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克雷格。巴雷特在这一问题上持相同观点:“你不可能靠节省度过衰退期,你只能以投资来找出路。”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有英特尔的财力,但是巴雷特的建议值得仔细考虑。

  有可能削弱公司市场地位的成本削减也应该小心谨慎地着手实施。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公司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抗击成本压力,但是这种削减从中长期来看是极其有害的。曾先后在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效力的伊格那西奥。洛佩斯就曾因为在汽车业界进行激进的成本削减而声名狼藉。即使在危机中,消费者也不愿接受有瑕疵的产品。与之相反的是,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知道,危机使大家认识到产品的安全性以及高品质的重要性。关键是区分清楚哪些部件会影响消费者的质量观感,哪些不会。这个原则早已在汽车制造业和其他地方被付诸实践了。我们强烈建议所有公司不要因为成本压力而提供劣质产品。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19: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将那些可以立即生效的创造价值的措施与没有效果或者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效的措施区分开来。这对于成本削减和提高销量都适用。例如在营销方面,在危机时,削减赞助费或减少长期形象推介费就要大大好过削减对提高销量有立竿见影效果的经费。温德林。维德金认为:“保时捷只会在不产生附加值或对年收入没有直接影响的方面厉行节约。”

  当关注成本的经理人或投资者试图得到那些因品牌形象、消费喜好或声誉等“软”因素而经营成功的公司时,危险就出现了。这些软价值不会永远存在而是需要持续投资来维持,而投资回报往往不可能单靠数字来量化体现,那些所谓的“成本杀手”往往会因此而忽略这些软因素。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经济衰退时期,经费的削减会导致市场份额的丢失,但是其对立面似乎也是可能出现的。世界著名的个人护理品牌妮维雅在上次危机中增加了广告经费并增加了市场份额。基于这样的经验,妮维雅首席执行官旷世同计划在此次危机时继续维持高额的广告开支,他预言:“我们将会击败市场。”与此同时,美国酒商安休斯。布希(Anheuser-Busch)似乎遇到了另一种相反的情形,在被极为注重成本的比利时—巴西酿酒企业集团英博(InBev)并购后,其市场推广经费被大幅削减。在权衡市场需求和成本需要时必须非常谨慎。在危机发生时,在不该省钱的地方节省开支,发生危险的几率很高。

  这次危机也引起了对咨询经费的讨论。一些公司在这个地方采取了简单的裁减经费方案,其他一些公司则更加审慎。当前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我们以一种更加开明的态度来处理问题而不是仅仅砍掉咨询项目这么简单。相反,投资于有快速明确的利润的项目是更加明智的,通过咨询可以更加容易区分具有中长期效应的项目和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值得拥有的”业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1-11 16:01 , Processed in 0.09355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