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2|回复: 6

一个渴望成功的人,路走得要坚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2 10: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每一个人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直到我们成功的那一刻,让所有人为我们鼓掌。人的成功,很多时候,来自于忍耐,因为,人生,犹如潮水一般,有潮涨的时候,也有潮落的时候,在潮涨的时候,我们要戒骄戒躁,不要得意忘形;在潮落的时候,我们要充满自信,坚定如一。

  人生,总不是会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我们都要学会忍耐,因为,忍耐,会带给我们力量,忍耐,会带给我们机会,当,我们,收回拳头的时候,不是,因为我们放弃了搏击,而是,我们在积蓄力量,因为,只有收回的拳头,打出去,才能更有力。

  还记得,我的一位学生,告诉我他的一些经历。

  他对我说,第一次跳槽的时候,刚开始时,看到和自己一起进公司的人,都一个一个的跳走了,仿佛,只有跳出去的人,都是那么的能耐,或者,也可以说,跳槽成了一种有能力的表现,于是,很多人为了表示,自己也有跳槽的能力,而跳槽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的准备好,他们,不过是为了跳槽而跳槽而已,那不是,他们真正的意愿,那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而已,为什么,我们要为别人的眼光而生活呢?

  第一份工作的时候,那时,真的是很苦,身边的同事,几乎都是没有什么斗志的,可能是,在国企呆的太久了,他们,已经适应了,那种上班盼下班,下班盼放假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在工作上,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每天,都过得平平安安的,轻轻松松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搞出那么多的事情来,所以,碰上我们这种刺儿头,他们,是很不感冒的,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就是一个多事佬,就会,给他们平静的生活,添麻烦,我们自己,所谓的上进,成了他们累赘,这也许,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吧,这种差距,没有对错,只是,选择不同罢了。因为,那就是他们要的生活,他们,以此为乐,谁又能说什么呢?

  最后,他又对我说,这些年来的经历,告诉我,不管,是多么好的朋友,还是同事,我们,总是会在某个时候,是那么的尽情相聚,也会在,某个时候,彼此分离,缘聚缘散,这再也正常不过了。

  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彼此在身边的日子,但是,那不是常态,那只是一种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是对方生命中的过客而已,当然,我们会在彼此的记忆中,留下很多美好的记忆,但是,我们更应该,把这份记忆放在心里,然后,以全新的勇气,去开始全新的生活,因为,我们,也许会在另一个明天,再次相聚,然后,再次谱写新的传奇,也许,这也就是人生值得期待的原因吧。

  “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一个人的成熟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的忍耐程度,也许,我们真的要试着,去适应太多的东西和生活,但是,我们要时刻,对自己充满信心,因为,那是我们走下去的,唯一理由,没有什么,可以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谁都不行。

  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忍耐,是在等待一个机会,还是在积蓄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还有没来由的猜测,这是他们的无聊的权力,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并毫不动摇。

  一个渴望成功的人,路走得要坚定。

发表于 2014-3-22 12: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渴望成功的人,路走得要坚定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22: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hu4565781 发表于 2014-3-22 12:48
 一个渴望成功的人,路走得要坚定

是的,努力的路上要能够坚持。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22: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人生是长跑,你也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

  过去老听人说这句,人生是长跑,不在一时一刻的输赢。很久以前我以为这个看法挺客观,是啊,那么多对手,不一定哪时哪刻谁在你前头,赢到最后的才算赢。

  现在我觉得,这句话也有很大问题。

  人生的过程尽管充满了竞争,但是其目的绝对不是竞争。我们辛苦地学习、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最终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超过别人多少,而是应当为了达成自己心中对自我实现的要求。这活儿你喜欢做,愿意做,那就多花时间和精力,砸多少都值得,最后迎来多少收获,自己心中有秤;这事儿你不那么喜欢,斟酌其重要程度,投相应精力时间,最后做成多少成绩,也是因果使然,完全不必和他人比较。人有优劣之分,不必为自己比谁人在那件事情上强出半头觉得沾沾自喜,也不必因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差人半步就无地自容。管好自己即可。人的精力何其有限,天资差异何其大,若能舍弃细枝末节,抓住极关键的几点,已是难能;要是能除却争竞的心态,只是平心静气运用天资和相应的勤奋去处理,才是可贵。

  很多时候,大家怨天尤人,更多的是因为没有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人生就算是长跑,也只是一场没有对手的长跑,如果有对手也只是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即可。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22: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no pay,no gain

  在我目前还不算太长的人生经历中,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许多普通人对于“捷径”的追求实在是让我难以苟同。

  从逃票、插队这种占小便宜的到不愿起早挂号又闲医院号难挂的,从永远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到古玩市场期待捡漏的,诸此种种,说白了都是在以小博大,甚至是不劳而获。

  我所能想象的任何一种情形,我们付出的辛劳成本和获得的实质性的收益都是密切相关的(注意我说的是实质性的收益,靠威胁导师要自杀最后混个学位那种不算)。也许两者的比例有差异,但这更多是因为我们处于利益链条的不同等级。当我们都还在极低的等级时就开始幻想付出极少的成本去获得极大的收益这确实是件非常荒诞的事情。

  十二岁的时候我希望找一个工作能够让我在三十岁之前赚够足够花的钱,然后三十岁退休,之后每天花钱玩儿。念了几年中学我就明白这个愿望是多么傻X了。到了现在,我认为找到一件我喜欢的工作,一直在这件工作上倾注心血直到我和工作之间有一方不再需要另一方为止,这是极其幸福的事情,中间换来的必要的钱财和名誉,只是附属品;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东西和你的兴趣和时间无法兼顾。反过来讲,一个小孩儿上来就想找一个轻松、赚钱、受尊重、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轻松一辈子,这其实也非常扯淡。

  很简单,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颠扑不破的真理,至少在我这里是。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2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群体和自我的认同

  这个事情早也想说,我的中学是陕西省中学中每年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算是最多的,时不时蹦出个状元。我在中学的时候,时常会因为这种数据觉得自我膨胀,觉得自己是这个学校的成员,所以特别牛,看其他学校学生都感觉高人一头。

  上了大学我立马明白,自己中学那状态简直如小丑一般。

  我必须承认群体和群体相比,是有优劣之分的。但是决定一个群体优劣的根源还是个体。一个大学之所以出色,是因为有大师或者曾经有大师,假设一个名牌大学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再出大师,不再出翘楚,那所谓名牌实已外强中干,甚至只是被后人当做资本炫耀和招摇。(清华和北大今年的招生过程中的种种被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难辨真假,但若是真,这两个学校已故的那些大师非得气活再气死)

  我们总是习惯用所在的相对优秀的群体来标记自己,仿佛算是某种认同,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的单位,好像有了这种群体的认同自己就变得很安全,很有质量保障,好像只要是这个群体出去的,我就一定是素质过硬业务精熟。其实,因果倒置了。你最初能跻身这一群体,是因为最初你努力了,提高了,在阶段转换的时候才能跳入相对优秀的群体,如果进来之后就放纵就开始颓废,即便被打上标签也只是残次品了。

  对于那些始终努力人们,我很尊敬他们。我想这些人不会在乎自己被扣上了什么标签,而只是在乎自己的努力。只要没停下,就一定会继续做大做强自己。如果有一天,现在的群体已经容纳不下自己,已经不能为自己提供足够广阔的舞台,没关系,他们会进入新的更加优秀的群体中去。

  这些人,不看重群体的认同,只需要认同自己的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22: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是屌丝,就要做精英

  最开始的时候,我和很多协和八年制的学生一样不喜欢学校培养计划中说要把我们培养成精英的提法,觉得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太不一致了;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中庸的地方,旗帜鲜明地喊出精英很容易遭人嫉恨和攻击,枪打出头鸟嘛。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直到近期D丝文化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争着说自己是D丝。我觉得反而需要提一提精英这俩字了。

  一个人,不管他聪明程度有多少,只要是足够踏实和努力,把本职的工作踏实做到自己能做的极致,在我看来那就算是精英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拉面师傅、做馍馍的老汉,他们喜爱自己的工作,认真做到最好,他们就是精英。从这种意义上说,没人应该是D丝。也许你会说这是大家的玩笑话,心里还是要努力的。我也希望是这样的。我惧怕的是,大家相互影响你说自己D丝他说自己无能我说自己二,最后全是给懈怠给混找理由,好像因为有什么先天不足所以萎靡一点就很有道理一样。

  这个真心是扯淡。大胆吼一句,我要把手里的事情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很困难吗?会觉得很假很装逼吗?

  我不会,我就是要尽我努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如果这是精英的表现,那我就要做精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5-14 02:44 , Processed in 0.13213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