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回复: 1

跳槽为高薪还是为头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4 23: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找工作,到底是看薪水还是看头衔有时候很难决定,因为并不是所有高薪都是能拿到“手抽筋”;也并不是所有的头衔都那么有面子有前途!
  
那些“穷得只剩下钱”的职位不该要
  跳槽加薪是职场永不褪色的话题,曾就此问题做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职场人都认为跳槽才是获得加薪机会的最佳方式。那么为了高薪而跳槽可取吗?薪酬固然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之一,但是这种动机的跳槽行为是否又是明智的呢?前程无忧的编辑罗列了以下4种情况的“高薪要不得”:
  
  1.大牌企业也会有“短命”高薪

 不要因为是大牌企业开出的高薪就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再有钱、再大牌的外企也不一定能在中国市场上活下来。进入这样的公司后,你会发现每天的精力都花费在告之你的上司中国国情和市场行情上,就这样往往还“远水解不了近渴”,汇报流程很长,可能一件事情等你汇报完了、上司批示了,而眼下的情形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你成天就忙于不断汇报、不断解释……文化差异经常会导致“水土不服”,如果在经营方向、运作模式、企业文化和理念上有分歧,在这样不适合的土壤上怎能结出你所希望的丰硕果实?这高薪也许能拿上一年半载,但可能很“短命”。
  
  一股劲猛冲的新兴企业也会选择“高薪挖角”。对于这样的高薪,求职者应当去评估公司的投资人和高管团队,了解公司的主要产品和经营方向,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主要竞争对手,以及公司的主要客户构成。
  
  当然,你也不要畏首畏尾,最成功、薪资涨幅最大的跳槽机会也多出现于这类公司。如果你不怕辛苦、不怕麻烦的话,可以跟公司进行数次沟通,在了解其业务后,根据他们的需要做一份较为简单的工作内容构想,试探公司是否接受你的思路和想法,且公司有多少资源可提供支持、供你使用。合则聚,不合则散。
  
  2.钱多,不合兴趣,那就是“坑”
  

 不要为了高薪而盲目跳槽。跳进一个你不感兴趣的“坑”,最后还是要再跳出来,这样一来一去,损失的东西可不是那些“高薪”能换回来的!你首先要明白什么工作才是真正适合你的,这要在你自己身上找答案,从你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自身价值观入手,并与就业机会结合起来找答案。一旦确定职业目标,就要以此为中心,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用心无旁骛的钻研劲头,锻炼出令四方臣服的能力,“高薪”迟早会降临到你头上!
  
  3.钱多事多压力大,拿钱“找虐”值不值?
  
 有人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富人在海边度假时,看见一个渔夫在悠闲地晒太阳,于是富人便教育渔夫,说:“年轻人赚钱要趁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赶快打渔去吧!”渔夫反问富人:“打渔去干什么?”富人回答:“赚钱。”渔人再问:“之后呢?”富人回答:“继续打渔,赚钱。”渔人继续问:“之后呢?”富人回答:“像我一样能悠闲地在海边度假。”渔人向富人道:“先生,你瞧,我不正在悠闲地度假吗!”
  
  看完这则故事后,我们不禁要问自己,难道金钱对我们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一味地追求金钱,你是否又会失去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人生有太多的东西比金钱更宝贵,千万别被金钱冲昏了头脑。
  
  4.钱多,但职位降,要面子还是要钱?
  
  如果工作内容更丰富、负责的范围更广、掌控的资源更多,从小公司的总监降为大公司的经理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仅仅是钱多了,其他各方面都降了一级,那还是要多多考虑自己的前途。没有前途,就没有“钱”途。毕竟,高位虽然“高危”,但机会也更多,职业寿命更长久。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23: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头衔其实是选择头衔背后的含金量
  在这个人人都能在名片上印上“经理”、“总监”的年代,很多人喜欢选择实在的薪水,图个落袋为安。但也有一部分人在熟练了基础岗位工作内容后,有了进一步晋升的需要,想站在管理角度进行职场的修炼,于是跳槽时会关注职位头衔。头衔是虚的,与工资相比,没有具体的数字可以做支撑。那么如何评判头衔背后的含金量呢?
  
  1.面试中询问下属人数是最直接的方法。前程无忧网友“猫爱蒸熊掌”认为:“那种没有下属的‘光杆司令’职位,还是不选为好。”
  
  2.在企业类型中,外企的高级专业岗位含金量往往要高于小企业的主管岗位。资深HR表示:“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虽然外企比较强调人尽其职,在一段时间内工作内容的扩充可能性不大,但有做精做深的可能性。职业上的发展并不能仅仅只看职位的上升,还有在本行业领域内能否做到真正的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
  
  3.可以通过企业招聘岗位上的设置来评判该岗位是否有上升空间。前程无忧网友“紫云幽月”表示:“通过招聘岗位可以对公司管理体系有一定的了解。在一般人的认知当中,助理、专员、主管、经理、(副)总监、分管副总裁(VP)、总裁是一般公司管理体系的主体架构,通行于任意一家公司。但在内部管理细化的公司,专员、主管、经理、总监、分管副总裁(VP)均可以设置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或是初级、高级两个层次。如果对外招聘的岗位名称明确标明了岗位层次,如‘高级人事专员’,那说明该公司对其岗位进行了分层。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如果公司管理体系的主体构架进行了分层,说明公司对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流程还是比较重视的。同时,公司对其管理体系的主体架构进行了分层,说明公司有一定的人员规模,因为只有有了一定的人员规模基础才能对管理体系的主体架构进行分层,才能构建比较完善的工作链,确定工作流程和流程节点。”
  
钱与头衔,不同发展阶段该有不同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头衔与钱有着一定的正比关系,高管职位带有高薪,当然也意味着承担更多责任。当一份薪水并不诱人的管理岗位和一份高薪岗位相遇时,又该如何选择呢?
  
  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看,选高薪还是选头衔不是难事。在职业生涯发展处于成长期时,是个人静下心积累和学习的时候,那么在选择工作平台上时,不建议将重心放在钱上,当然头衔什么的更不用作过多考虑;待到发展进入稳定期,你的技能、经验和心态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且此时已有养家糊口的任务时,那么薪资就是着重考虑的问题;稳定一段时间后,个人有意从业务转为管理,此时可以考虑选择有管理职责的岗位,尝试一下自己是否能从技术大拿转成管理高手。
  
  并不是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都需要转为管理岗位,也并不是所有的转换都会成功。当处于转换初期时,有从事管理岗位的机会,哪怕是“不计名份”的管理机会都是迈向管理方向的敲门砖。这个时候钱并不应是主要考虑的因素。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转换工作,跳槽前一定要对新的目标职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分析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新工作,更需要衡量接受这份工作后会不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否有上升空间等等。一旦决定跳槽,就要调整好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4 16:05 , Processed in 0.1041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