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4|回复: 1

连载:由生产引出的绩效管理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0 12: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要充分了解上节所提几个误区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就无法逃避对传统计件管理的探讨。
  
计件管理是一种绩效管理模式,但计件管理无法适应现今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管理,原因如下:
  
计件管理是为作坊单兵生产模式打造的绩效管理模式:如果企业还在使用计件模式管理生产,那说明企业存在下列现象:1.生产工艺极端落后。2.人员缺乏合 作,管理为散射式管理。3.生产工艺技术革新缓慢。4.产品的检验方法简单。5.计件方法不被工人认可。6.工人超产积极性不高。7.人工成本一直在增 加,企业利润一直在降低。8.企业生产时断时续。9.企业属于纯手工艺生产或其他复杂度低产业(如剪纸,雕刻,采摘,运输)
  
现象1分析:现有的产品生产大部分都为几道以上的工艺,如果每道工艺都由同一人操作,效率,质量都会和流水线或者CELL等合作作业模式产生巨大的效益差(再次建议阅读《CEll模式分析改善报告》)。
  
现象2分析:每一个计件单位都是一个被管理单位,计件单位越多管理难度越大,现有的流水线等生产模式都是通过线-组-班模式开展,管理高效轻松。
  
现象3分析:每一个计件单元都是一个利益单元,本着同欲者憎,同优者亲的原理,计件是打造是憎的个体。流水线或CELL打造的是亲的团队,所以计件中个人的工艺创新被藏了起来。
  
现象4分析:记件管理的检验如果比较复杂,就会无法操作,如将一条流水线生产分割成1个或者几个计件单元管理,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混乱和低效。
  
现象5分析:如果将一套的生产过程机械变成简单的整体计件,那必将产生不公平和员工抵制,也就是说绩效需要IE工程师提前对产线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分析,进行合理的人机搭配。这样就将1个人的低效计件变成了一组人的高效绩效。
  
现象6分析:由于一个人的超产,完全在个人控制,但一组人的合作就存在1+1可以大于2,也可以小于2.但由于利益的刺激,工艺的提升。团队竞争等因素,结果总能大于2(《CEll模式分析改善报告》个人效益提高3倍)。
  
现象7分析: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以及计件的单位价格确定后很难再下降,所以必然出现人工成本每年在增加,但商品售价无法每年增加,企业利润就会下降。打破它就必须建立合作生产模式。(如果对《CEll模式分析改善报告》已理解就不难明白这些)。
  
现象8和9在这里不作具体分析。
  
综上,对上述现象充分认知,就能初步塑造一个模型,一个绩效是在什么环境下解决什么问题的雏形。(更多深层解读,可扫描或登录林克供应链网站了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7-19 14: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司有单独计件和集体计件两种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4 01:15 , Processed in 0.09114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