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1|回复: 1

【转帖】看得见的成本与看不见的浪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8 13: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降低成本是每个生产企业的首要课题。生产成本最直接的表达无非是料,工,费。所以,一些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在降低成本时都是直接考虑如何从这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比如,如何降低材料单价,怎么控制工资水平和减少人员,怎么节省开机费用等。其实,精益生产的出发点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只是精益采取了更适于操作的观点来考虑降低成本:通过减少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无效运行时间来降低成本,也就是精益生产中常说的减少七大浪费。
通过不断的发现浪费和改善,并建立精益生产体制持续的消除七大浪费,其效果会综合性的反馈到财务效果里:料,工,费的比率降低。但是,很少有企业能准确的衡量改善七大浪费所做的具体行动带来的财务效果,或者很难直观的看到这样做的深远影响。
比如限制或减少过剩生产所带来的效果,如果直观的看,就总是担心这样会不会损失销售机会呢?而因此多消耗或提前消耗的料,工,费,形成的库存负担和管理费用,资金周转的影响,有可能因过期而导致的报废和再作业风险却没有估算。因此我说浪费是看不见的,这不光是说发现浪费要一定的技术,而且减少浪费还不一定感知到效果。这也是很多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在减少生产过剩上犹豫不决的原因,而七大浪费的根源却是生产过剩,准时化生产体制就是要限制过剩生产。
另一方面,比如,降低材料单价或减少某个工序的人员所带来的财务效果确是非常直观的,这也是大多数企业的经理们都乐意实施或见到的课题。比起小的改善来,这些都是财务上看得见的大课题,因此我说是看得见的成本。
精益生产的顾问们不得不好好考虑一下,我们到底要带给客户什么样的影响呢?是立竿见影的大课题还是消除浪费的生产体制?
最后,发起一个问题请有识之士讨论下,如果选择某材料降低了30%的单价,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却引起了10%的不良率,这样的选择会让成本降低吗?为什么?如果不良率是5%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2-28 14: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些企业就是一味的降低成本,但是换来得是不良品的增长,实际上是在浪费,问题是成本到了某一个程度后,再怎么来降低成本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3 18:49 , Processed in 0.10249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