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0|回复: 28

与不同个性下属相处的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6 10: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怎样使用有个性的下属
有个性的下属,通常是指那些有棱有角、个性较强、不大好驾驭的人。这些人由于具有某一方面的能力或优势,往往不大容易驯服,容易与领导“较劲”,甚至偶尔给领导制造点“麻烦”,令领导颇感棘手。如何驾驭有个性的下属,扬其长、避其短,使他们服从管理、听从召唤、为我所用,是摆在领导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把握个性,给有个性的下属一片天
有个性的下属优点和缺点都比较明显,一方面他们很少人云亦云、言听计从,另一方面又具有一股傲气,往往表现为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当领导的一定要摸准有个性下属的性格、脾气,洞悉他们的心态、情感,明确他们的愿望、要求,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一要尊重顺应。有个性的下属往往服软不服硬,在他们不驯服时,当领导的不能训斥压服、颐指气使,要注意“顺毛”。安排任务多用商量的口气,给他们以尊重感;平时多沟通交流,密切思想感情;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二要宽容包容。对有个性下属的“冒犯”要有容忍之心,对他们的工作失误要有宽容之心,对他们的缺点要有包容之心。要有惜才、爱才之情,重才、用才之量,用信任感化他们,用真情打动他们,用人格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三要多加帮助。有
个性的下属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在工作、人际关系、生活上可能会遇到许多难题,产生诸多的烦恼。作为领导,要关心、体贴、爱护他们,主动帮助他们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多为他们说话、做解释,使他们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四要积极引导。对有个性的下属既不能以权势使他们屈服,也不能一味迁就,由着他们的性子来。要做好诱导工作,属于脾气上的问题要尽量容忍,属于性格上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克服,属于品性上的问题则不能迁就,该批评时绝不含糊,但要注意方法,把他们的性格脾气与人品区别开来。


(二)用其所长,让有个性的下属多露脸
有个性的下属工作上往往有一手,思想上有主见,对上不唯唯诺诺,渴望有用武之地。作为领导,要善于用其所长,为他们施展才干创造机会、提供舞台。一要大胆放手。有些领导因担心有个性的下属捅娄子而把他们给晾起来,因害怕他们不服管而冷落他们,这是不明智的,也是导致许多有个性的下属“怀才不遇”,对领导产生抵触情绪、埋怨心理的重要原因。作为领导,要排除非议重用他们,多给他们压担子,放手让他们独当一面,出了问题要勇于替他们担担子,使他们无后顾之忧,从而增强他们的配合意识和服从观念。二要量才适用。人才贵在适用。领导要根据有个性下属的性格、脾气、特长,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崭露头角,大显身手。三要留足面子。有个性的下属大都争强好胜,好发表见解,难免在工作、为人、说话上出现一些纰漏。作为领导,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因为他们爱提意见、发牢骚、“顶牛”而疏远他们。要做到在工作上信任、感情上贴近、生活上关心,多鼓励、少指责,多正面引导、少动辄训斥,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满足要求,使有个性的下属有盼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但欲望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对有个性的下属提出的要求,领导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可一一答应。要认真分析,区别情况,尽量解决。一要关怀爱护。有个性的下属最大的愿望是渴望成才,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领导要在成长上帮助他们,在待遇上关照他们,在提拔上想到他们,使他们感到跟领导干有奔头。二要解决问题。帮助下属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既是领导的应尽之责,也是赢得下属信赖的重要因素,更是驾驭下属的“润滑剂”。对他们的正当合理要求,要尽量予以满足,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他们的怨气;对无理的个人要求,要理直气壮地拒绝,断绝他们的非分之想;对提拔上的要求要通盘考虑,一碗水端平,使他们感到领导即使不满足自己的要求,也有充分的理由。三要铺平道路。有个性的下属一般不愿与领导套近乎,有时甚至经常与领导的意见相左。有些领导便认为他们不听话、不服管而让他们坐冷板凳,这是很有害的。当领导的要消除偏见,为有个性的下属当好铺路石,搭好成才的台阶,使他们感到跟领导干有盼头。四要经常敲打。对有个性的下属要及时提醒,防止其忘乎所以,使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摆正自

己的位置,增强服从意识。

QQ截图20150701172936.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0: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如何驾驭傲慢的下属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并不是所有的下属都是顺从、服从领导,积极执行领导意图的,下属中不乏傲慢之人。傲慢的下属,大多有某些特长,有一种超过他人的优越感,常常表现为自以为是、盲目自信,说话硬中带刺,做事我行我素,对领导、对同志不属一顾。其缺点如不能及时得到矫正,一是不利于管理,容易因其在执行任务中闹情绪而给整体工作添乱子。二是会影响同志之间的关系,破坏团结。由于傲慢的下属常常自命清高、目空一切,久而久之,大家就会疏远他、排斥他,影响单位的整体合力,甚至还会导致其自我孤立,成为其成长进步的障碍。因此,掌握傲慢者的个性特点,并学会一些矫正其缺点的方法,将其才能转化为积极的因素,是每位领导所期望的。
(一)要教育引导,不要听之任之
傲慢者之所以傲气十足,主要是对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们往往用放大镜来看待自己的长处,而对自身的短处却视而不见,甚至把短处也误认为长处,陷入盲目的自满自足之中。对此,领导不能因其有傲的资本而娇之惯之,更不能因对其不满而冷淡疏远之,而要下力气教育引导其辩证地认识自己,既要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使他们看到自己的短处,同时还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对自己的长处沾沾自喜、傲气十足本身就是短处。

(二)要用其所长,切忌压制打击
一般来讲,傲慢者大多有一技之长,且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所以,要视其所长而用之,不能为了压其傲气而将其撂在一边不予重用。须知,这样做不仅不能使其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反而会使其产生一种越压越不服气的逆反心理,说不定因此而与领导结下难解之仇,增加管理工作的难度。所以,对待傲慢者,不能有偏见,要尽量发挥其长处。傲慢的下属意气用事、目空一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己的才能不被领导重视、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得不到完全的体现。因此,管理者用其所长,让其感受到领导的重视和关爱,这样既有利于傲慢者个人的成长进步,也有利于单位的全面建设。


(三)要有意用短,善于挫其傲气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傲慢者也并非万事皆通、样样能干,只是在某些方面或某个领域里才能出众、出类拔萃而已,他们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因此,欲消除傲慢者的傲气,就要设法让其认识自己的不足,最好是在无他人的场合下,给他安排一两件他做起来比较陌生又比较吃力的工作,并要求限时完成。傲慢者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即使勉强完成,也会深感做好一件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是相当艰难的。此时,管理者应抓住时机和风细雨地与其促膝谈心,让其知道,人贵有自知之明,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并不代表在所有情况下都能超群,使其认识到做人要谦虚谨慎,多找自身之短,多学别人所长,不能恃才自傲。这样做,傲慢者不仅不会感到丢面子,而且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其傲气也自然会消除。



(四)要勇揽其过,以大度容傲才
由于傲慢者自命不凡,认为干任何事都是手到擒来,所以干工作往往掉以轻心,即使是要完成一些重要的、紧迫的任务,他们也会表现得漫不经心,常常因疏忽大意而误事。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切不可对责任一推了之,更不能落井下石,而要勇于站出来替他们担责任、圆场子。这种勇揽其过的大度胸襟会赢得他们的尊重,从而消除其内心的傲气。相反,如果因其工作失误而大发雷霆、批评指责,那么其傲气不仅不会消除,而且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对待此类问题,管理者要尽力为其承担责任(原则问题除外),以自己的大将风度为傲慢的下属树立榜样,使其受到感化,从而注意培养自己宽广的胸襟和与人为善的品格。


(五)要提高素质,达到以才服人
傲慢的下属傲慢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认为管理者的才能不如自己,有屈就之感。一般来讲,他们瞧不起素质低的领导。一个缺乏知识底蕴、专业水平低、管理能力弱的领导,难以使傲慢的下属服气。所以,管理者要想真正得到傲慢的下属的拥护和爱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钻研本职业务,力争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能力,以自己的才能在傲慢的下属心中树立威信,使其甘心接受你的领导,消除傲慢的情绪。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0: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怎样对待做表面文章的下属
我们有些干部在工作上光练“唱功”,不练“做功”,常做“油漆匠”,热衷于“涂脂抹粉”,只图虚名,不求实效。如何对待这类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的下属呢?我们认为,领导干部要在“严”、“实”、“宽”三个字上下工夫。


(一)制度要严,勤抓
一些下属之所以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是一个重要因素。要杜绝下属的这种表现,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要制定有关作风建设的一系列制度,以制度约束下属的工作和行为,并勤抓不懈,这样才能使下属按工作计划和领导意图认真履行职责,使工作计划不因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失去实效。
用制度约束弄虚作假的“油漆匠”,一要坚持督察制度。管理者对下属的工作进展情况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督查,防止下属出现不跟紧就放松、不追查就敷衍的现象,杜绝某些下属练“虚功”。二要坚持处罚制度。量化工作目标,做到赏罚分明、各负其“咎”。三要坚持责任追究制度。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承担工作职责的下属负主要责任。


(二)作风要实,常带
消除下属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关键在于管理者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要通过严批评规范下属的行为,通过树典型引导下属的努力方向。首先是重身教。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下属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有一些下属“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同意”。要改正这些下属的形式主义作风,管理者先得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反对形式主义的表率,这样才能以自身的求实行动赢得下属的效仿。其次是严批评。管理者在批评时要“严”而不“厉”,要“苦”中有“甜”,防止因一时的生气而表现出武断情绪;下属也要从批评中领悟领导的真诚帮助与期望。再次是树典型。如果管理者能常拿近距离的典型激励下属,或以远距离的典型教育下属,就可以促其从虚浮的泥淖中跳出来,认真地工作。


(三)待人要宽,施爱
领导活动的目的是有效地带领下属完成既定的目标。因此,对待那些做事敷衍、只图表面光鲜的下属,管理者要给予引导、鼓励、支持和帮助,使他们端正工作态度,克服形式主义的束缚,而不要一棍子打死,对其全盘否定。其一,正确引导。要在行为方式上正确引导下属脚踏实地,练实功,求实效。要对下属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组织上照顾,精神上鼓励,以真心换取真心,用真情收获真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扎实工作的积极性。其二,恰当激励。管理者要善于激励惯做表面文章的下属,使他们不断承担挑战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强的工作,并将工作实绩与利益和荣誉紧密联系起来,严格奖惩,让实干型下属看到希望,以此增强单位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三,合理满足。如果下属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对领导失去信心,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不安心工作,浅尝辄止,随便应付,以形式主义态度对付上级。因此,管理者要用心了解下属的需求,合理满足其愿望。比如,公正提拔下属,不搞亲疏关系;合理考核、奖惩,不搞“一锅粥”;有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摆“平衡木”,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0: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如何影响和改造“老油条”
“老油条”多指那些玩世不恭、油腔滑调、不求进取,且具有一定资历的人。多数单位都有一个或几个“老油条”,管理者不可能置“老油条”式的下属于不顾,不与他们打交道,因为他们虽是少数,但他们的能量却不小。管理者如何与“老油条”们打交道,往往会在单位中形成一种导向。如果关系过于密切了,容易被“老油条”同化;过于迁就了,容易影响绝大部分人的积极性;过于苛刻了,又容易激起“老油条”们的强烈反感。由于“老油条”们在单位里有一定的资历,有的人缘还比较好,有一定的影响力,如若与他们的关系处理不好,很可能成为管理者行使领导权力时最难跨越的绊脚石。管理者与“老油条”们打交道,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要容得下“老油条”
一个单位里之所以产生“老油条”,自然有其滋生的适宜环境和土壤;他们之所以称得上是“老油条”,自然是经过了长时间“油炸”,具备了“弃之不能,食之无味”的资历。因此,管理者在与“老油条”们打交道时,先要有容人之量,切忌操之过急。首先,要容得下他们独特的为人处事习惯。表面上“老油条”们对所有人都很恭敬,但实际上,他们往往对领导不够尊重,对同事玩世不恭,对工作不够重视,对生活懒懒散散,内心深处是对领导权威的漠视。对此,管理者要明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不过是分工不同,不能要求被管理者都必须对管理者唯命是从、恭敬有余,尤其是对“老油条”们,更是如此。因此,作为管理者,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宽阔的胸怀,容纳“老油条”们独特的为人处事习惯。其次,要容得下他们的缺点。人无完人,每个人
或多或少都有缺点,不同的是,绝大多数人尽量遮掩或者抑制缺点,“老油条”们却放任缺点或者有意放大缺点。其结果是,绝大多数人的缺点被隐藏了,而“老油条”们的缺点却毫无遮掩地凸显在管理者面前。假如管理者特别在意这些缺点,真正要上纲上线地当作问题去处理,却又多半会查不出相关依据。否则,他们就不能算作“老油条”了。因此,管理者要正确对待“老油条”们的缺点,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要多包容。

(二)要积极影响“老油条”
容得下“老油条”,是管理者改造“老油条”的基本前提,但真正要改造“老油条”,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以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影响“老油条”。
一是要放下领导架子,真心实意与他们交朋友。“老油条”们本身就不是很在乎领导,对领导权威摆出了挑战或“软抵抗”的架势。作为管理者,放下领导架子,主动与他们交流,真心实意与他们做朋友,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油条”们虽然表面上圆滑世故、无所求,但绝大多数还是重友情、讲义气、讲原则、讲大局的,只要管理者真正做到以心换心,以真情对待他们,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对他们给予真诚的帮助,不摆官架子、不要领导威风,就一定会赢得他们的认可。
二是要适当保持距离,树立领导权威。容得下“老油条”并不等于对“老油条”们的缺点和不良习惯表示认可,与他们真心实意交朋友也不等于可以放弃原则,完全融入到“老油条”队伍里面。譬如,“老油条”们可以不拘小节,可以犯一些小的错误,但是,管理者绝不能“同流合污”,而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使“老油条”们在真切地感受到管理者的真诚、亲切的同时,也感受到管理者的威严。
三是要积极修身养性,处处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单位里产生“老油条”,
虽然有“老油条”们自身的原因,但也与某些单位管理者不能以身作则有关。“上梁不正下梁歪”,管理者都是那个样子,下属又怎能不“流里流气”呢?因此,管理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道德品质、严格的纪律观念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与“老油条”们打交道,要求“老油条”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油条”们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揽功,不诿过,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老油条”。


(三)要善于改造“老油条”
“老油条”与道德品质低下、生性顽劣者不同,道德品质低下、生性顽劣者往往难以在单位内长期立足,而“老油条”在单位里却如鱼得水、进退自如。因此,聪明的管理者要不遗余力地改造“老油条”。一是分析“老油条”的成因,从根本上去改造。成为“老油条”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自认为仕途无望,感到成就一番事业艰难,有的是因为遭受了多次挫折的打击,有的是由于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产生了惰性,有的是由于思想认识问题,等等。管理者要认真分析他们之所以成为“老油条”的原因,多教育、多帮助、多关心、多理解、多支持,对症下药,从根本上给予帮助。二是铲除“老油条”生长的土壤,从环境上改造。在一个单位,“老油条”毕竟是少数,管理者除了以身作则影响他们外,还要善于团结和激励大多数同事,弘扬正气、打击歪风,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利用身边的同事帮助和改造“老油条”。三是去除滋生“老油条”的条件,从制度上进行改造。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规范和约束下属的言行。如建立岗位责任制、能上能下制、竞争上岗制、过错追究制、奖惩激励制等。在制定这些制度时,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特别要征求“老油条”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制度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坚决执行,绝不手软,使“老油条”们在严
格的制度管理下,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去掉身上的“油气”。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0: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善于同争强好胜的下属相处
大凡争强好胜的下属,都存在以下几种行为表现:一是自尊心强,不甘落后,什么事都想做到尽善尽美;
二是好自我表现,在同事中间,特别是在领导面前,时时都想显示自己,总是想方设法表现得比别人突出一些,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三是急于求成,受虚荣心的驱使,干什么事都想快出成效;
四是妄自尊大,自以为比别人强,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注重个人奋斗,缺乏整体观念;
五是情绪不稳,比别人强时会喜形于色,自觉不如别人时会烦躁不安、喜怒无常,使领导和同事感到莫名其妙。一般来说,与此类下属相处会很难。若经常表扬他,会使其自鸣得意;若经常批评他,又会伤害其自尊心,使其妄自菲薄。对其亲近了,他会忘乎所以;对其疏远了,他又会心存芥蒂。真可谓轻不得、重不得,远不得、近不得。那么,管理者如何同争强好胜的下属相处呢?我们认为主要应做到“四忌”。
一忌用人疑人,求全责备。管理者对于好胜心强的下属不能用人疑人,求全责备。争强好胜的人自尊心强,如果对他们苛求,横挑鼻子竖挑眼,就会惹恼他们,有时甚至会当面和你对着干。如果瞻前顾后,既想用他们,又怀疑他们的能力而不敢用,那么既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会失去发挥他们作用的机会,更会丧失与他们处好关系的良机。
二忌事必躬亲,越俎代庖。管理者要给争强好胜的下属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和环境,放手让他们干,不要包揽大多本该下属干的事情,如果自己一人独揽,不仅会使自己精疲力竭,下属也会有劲使不上或有力不尽力。争强好胜的人本来自我表现欲就强,如果管理者越俎代庖,让他们失去了“表现”的机会,他们难免会牢骚满腹,故意“较劲儿”。这样,工作就难以开展下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会很僵。
三忌掠人之美,揽功诿过。凡人都有让别人了解自己能力的愿望。当自己具备某种能力却被压抑埋没,甚至成为他人的陪衬时,心理就会失衡。争强好胜的人更是如此。因此,领导若想得到争强好胜的下属的尊重和认可,就应当把立功扬名的机会尽可能地让给他们,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四忌放任自由,不闻不问。好胜心强的人容易凭主观臆断办事,所以能成事也容易出事。而且争强好胜的人遇到困难或委屈不善言表,总是窝在心里生闷气。作为领导,要善于关心和引导他们,对他们应采取“大众前多赞扬,密室里多批评”的方式,既不能对他们放任自由、撒手不管,又不能对他们过于严厉、无端呵斥或背后讥讽。假若他们真有差错必须予以批评指正的话,也应单独面谈。要知道,好胜心强的人最忌自己在同行或熟人面前露丑。因此,只有处处照顾到争强好胜的下属的“面子”和心理感受,才会最终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赖,进而为双方处好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0: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如何驾驭有棱有角的下属
在一个单位,最令管理者头疼的人是有棱角的下属。这些人大多数积极肯干,有一定才能,但说话生硬,办事死板,人际关系差,往往会使单位发生小“地震”。单位领导若能很好地驾驭他们,并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特长,将有利于单位的稳定和发展,提高自己的领导魅力。驾驭有棱角的下属,以下几点可资借鉴。
(一)以柔克刚,刚柔相济
大凡有棱角的下属,或者性情刚烈,吃软不吃硬;或者脾气暴躁,遇“火”就着;或者恃才傲物,敢于犯上,不留情面。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一般都是心胸坦荡,人品正直,淡泊名利,并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特长,但不拘生活小节,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对于有棱角的下属,管理者不能视为单位的包袱,而应该视为财富,关键是管理者如何驾驭、如何使用的问题。我们认为,以柔克刚,是良策之一。所谓柔,就是避其锋芒,躲其火苗,不与其直接发生矛盾冲突。当下属棱角突出时,管理者一定要沉着冷静。他有“火”燃,你就静观;他想怒骂,你就沉默;他要顶撞,你给笑脸。总之,要以你之“柔”对付其“刚”。这种“柔”不是怕,不是躲,而是管理者处理矛盾的一种需要。当然,这种“柔”要有限度,要以退为进,做到柔中有刚,绵里藏针,让有棱角者在众人面前失色、减锐。以柔克刚,是一种“领导兵法”,若运用得好,既能体现出管理者的大度,又能展示管理者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以才容才,才能互补
有棱角的下属一般都有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和能力,能出色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有的还有某个方面的专长。对这些同志,管理者如能很好地驾驭,把“犟骡子”变成“千里马”,就能给单位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若驾驭不好,就会常遇到一些丢面子、碰钉子的麻烦事。对此,管理者一是要以才制才。也就是说,管理者首先不能是一个庸才,在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业务知识以及个人专长方面,必须有过人之处、高人之招,才能使恃才傲物的下属在你面前黯然失色,不敢轻举妄动;即使有敢动者,你也知道用什么方法对付。譬如策划某一项工作,或者撰写某一份文字材料,你要求他先拿出工作思路,或者先拿出写作提纲。等他拿出来后,如果你不满意,也不要简单、武断地否定。你应该说出否定的理由,并亮出你的高招,这样他就不得不服了。二是要以才容才。管理者不要总以为自己高明,对什么都发指示、提要求。领导也不是“圣人”,也有不如人之处,特别是在有棱角的下属面前,可能在某些方面就远远不如他们。因此,管理者应该礼贤下士、以才容才。所谓以才容才,就是管理者不能对有棱角的下属抱有成见,光看到他们的缺点,看不到他们的长处,而是要与他们相互融合,互学互补,虚心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管理者不妨在工作上多征求他们的意见,请他们出点子、出思路。特别是在工作遇到难题时,可采取工作“招标”法,让他们充分释放工作潜能。这样,既不丢管理者的面子,还会大大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管理者还应学会欣赏下属的长处和优点,在适当的场所,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其适当的肯定和赞美。管理者的肯定和赞美,是激发有棱角的下属工作积极性的良策,会使他们收敛锋芒,尽心竭力地为单位工作。


(三)以心换心,心心相印
一个好的管理者,仅用管理手段、业务能力去驾驭下属是不够的,尤其是对有棱角的下属更是如此。一般说来,有棱角者,多数是重友情、讲义气之人,你能敬他一尺,他就会敬你一丈。他不会当面拍领导的马屁,不愿意向领导送礼,不会主动向领导邀功请赏,但是,只要领导关注他,他就会用工作热情加倍报答。因此,对待有棱角的下属,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心换心,以真诚换真诚。管理者不能时时处处都端着“官架子”,给人一种威严俯视的态势。下属与领导在人格上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为了工作和事业,你应该以你的坦诚和真心换取下属的信任和拥戴。有棱角者,往往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特别是敢于犯上,时常闹得领导没辙。对此,高明大度的领导应尽可能原谅下属的过失,显示出管理者的一种风度。只要不是涉及原则问题、大局之事,管理者就不必锱铢必较,当忍则忍,当让则让。要知道,对下属的宽容与大度,是管理者增强向心力的重要手段。


(四)以己知彼,彼此相通
管理者要驾驭有棱角的下属,还有一点,就是要清楚他们想干什么、想得到什么,方能对症下药。管理者一般也是从“兵”干过来的,对下属应该进行换位思考,根据不同情况,对有棱角的下属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不同的安抚或帮助。譬如,给地位低微者以尊重,让其感悟到管理者对他的好感与关注;给贫穷者以接济,让其体会到管理者的温暖与关心;给落难者施以援手,让其感觉到人在困窘时被拉一把的欣慰与激动;给勤奋者以机会,让其感受到被提拔重用时的激励,等等。另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某种真诚的祝福、某种对其家人的尊敬等,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如能长此以往,下属的棱角一定会大大收敛,使单位出现一个安定祥和的人际氛围,使管理者如虎添翼,使工作充满生机和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0: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怎样与自以为是的下属相处
在工作中,遇到自以为是的下属是常有的事情,不足为奇。自以为是的下属大多数在某个方面有一定特长、专业水平较高或综合素质比较过硬,在工作中常常会有意识无意识地表现出优越感;听不进意见,也受不得批评;事事愿出风头、处处好自我表现;对上级意图不能自觉领会接受,执行标准自搞一套,落实任务另辟蹊径,往往在工作上给管理者制造麻烦和带来被动。
领导自以为是的下属,只靠手中权力对其进行“打压”是不行的,这种“硬处理”不仅容易挫伤对方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会影响内部团结,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听之任之或是敬而远之实施“软处理”也不可取,因为这样就很难使其充分发挥工作潜能,为单位创造更大的效益。因此,管理者要驾驭自以为是的下属,必须具备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的工作方法,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和心底无私、一心为公的思想境界。
(一)要用其长避其短
不论是谦虚谨慎的下属,还是自以为是的下属,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对麾下干将们的特长、性格了如指掌,可谓知之甚深,故而能因其优点委以重用,又能因其缺点予以弥补,从而形成一种珠联璧合的完美结合,使他们最终为战争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无私地为他的下属提供发挥才干、建功立业的机会,使他们施才华、展抱负,在广阔的天地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尤其是带好一个自以为是的下属,管理者更要胸怀大局,高瞻远瞩,扬其所长,在一些关键和重要的环节上敢于向其交任务、压担子,给其创造充分发挥特长优势的空间,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要以“情”代“治”,善于沟通疏导
一般情况下,自以为是的下属一方面个性心理特征突出,脾气秉性过于张扬,难以与人融洽相处;另一方面,由于很少得到别人的支持与肯定,他们往往心理起伏较大,表面上显得坚强,其实情感较为脆弱,且容易在受挫后牢骚满腹或甩手不干。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不能以强硬的管理者的姿态对其横加指责和挖苦,或以服从与被服从的“条条框框”来指手画脚,而应以坦荡的胸襟和真诚的关怀与其沟通,并对其进行及时的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自以为是的下属深省自己的不足,客观地认识自身优势,正确运用自己的特长。
管理者还要及时梳理下属间的紧张关系,消除隔阂,积极拉近自以为是者与同事间的情感距离,通过融洽的工作环境来打磨自以为是者的个性棱角。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是绝对不会让下属搞内讧的,因为内耗是阻碍单位前进的大敌。


(三)要体谅和宽容,善于在“以退为进”中谋求合作
作战有进必有退,进退必有得失。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战争中的“退”是为了更有利地“进”,“战术”上的暂时失利,能为在“战略”上夺取胜利积累经验。管理者在面对一个自以为是的下属时亦要如此,要讲究领导方法上的“退”与“进”的艺术。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自以为是的下属大多数都有不服输和不认错的个性,有认死理、爱较真的脾气,有大大咧咧、不屑一顾的态度,很难使其改变。对此,管理者首先要在容人上以“退”求“进”,即勇于容忍和接受自以为是者的缺点,并且在情感上积极主动地接纳他。理智的让步是体谅和宽容的体现,而体谅和宽容绝不是姑息迁就和软弱的表现,它是一个管理者能力和水平的反映。豁达大度、宽宏大量是管理者受下属尊敬和爱戴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领导面前,自以为是者张扬的个性是会自觉收敛的。这也是以“退”为“进”的目的。其次要在批评的方法上以“退”为“进”,即让自以为是者尽可能地保住面子,从正面赞扬入手,使对方先听到夸奖再听到批评,这样对方心里就会好受些,也易于接受管理者的观点,服从领导。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0: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巧管投机钻营的下属
在每一个单位中,都有投机钻营者。观察投机钻营者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一般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谋权上。他们善于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花言巧语,拍马奉承,甚至请吃送礼,努力争取领导的好感和看重,以求晋身之阶。二是在谋事上。他们一般不想扎扎实实干艰苦的工作,只是做做表面文章,造造声势,虎头蛇尾,有时甚至推过揽功,摘取别人的工作成果。三是在谋财上。他们会利用购物、会议等一些有利时机,通过一些变通的办法,在财物上为自己谋取一点利益。四是在谋人上。他们一般会以小恩小惠拉拢个别所谓的“哥们儿”,搞“小圈子”。以上种种表现,并不是每一个投机钻营者都具备的,而是或多或少具备其中的些特征。但是归结到一点,所有的投机钻营者都不想靠实实在在的工作争取进步,而只想靠侥幸、偶然的因素获得利益。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作为管理者,要管理好投机钻营的下属,需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正其所“思”
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投机钻营者的思想境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下决心弥补不足。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对投机钻营者的教育,宜借题发挥,旁敲侧击,不宜当众指出甚至批评,那样会产生矛盾,不利于工作。领导在发现有人投机钻营的苗头后,可以利用会议、理论学习、座谈等机会,根据实际情况引申发挥,使他们有所感悟。如果这种办法不奏效,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时,可以通过谈心等办法,含蓄地点出其不足,或视实际情况直接告诉其不足,劝告他们改正不良的思想观念。二要努力优化单位整体风气。对投机钻营者来说,他们之所以会投机钻营,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他们看到社会上一些人通过投机钻营“上去”了或得到了一些利益,心里感到不平衡,或自觉学之,或愤而学之。因此,优化单位风气对转变投机钻营者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单位内部,领导应该给下属公平的培训、工作、提拔等各种机会,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同一衡量标准下公平竞争,按照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优者上、劣者下。这样、投机钻营者就不会也没有必要投机钻营了。同时,单位内部每位成员都心齐气顺,拉“小圈子”也就没有市场了。


(二)用其所“长”
就是领导不能简单地排斥投机钻营者,而要辩证地看他们,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力,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荣誉感和责任心,从而不再投机钻营。《资治通鉴·唐纪》中有这么一句话:“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领导要转变投机钻营者,用其所“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要用其“长”树形象。一般来说,投机钻营者善于交际,接触面广,接受信息快,有做“形象”工程的经验。利用这一优势,领导可以有针对性地把造声势、树形象的工作交给他们做。他们就可以人尽其才,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要用其“长”创新业。投机钻营者的脑子一般比较灵活,领导要善于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导到工作上来,特别是引导到创造性、探索性的工作上来。为防止他们做事虎头蛇尾,对他们压担子时,还要实行目标管理,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取得成效。


(三)制其所“违”
就是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通过纪律制约投机钻营者的违纪行为和不恰当行为。一要完善考核奖惩制度。针对投机钻营者惯做虚功、半途而废的问题,领导要不断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以实绩论功过,通过督促、批评、惩罚等措施切实加以纠正。要在单位内部形成有实绩者奖、无实绩者惩的良性机制,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二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针对投机钻营者爱贪小便宜的问题,领导要召集熟悉财务管理的人员研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堵塞漏洞,明确购物、报销等行为的具体手续和环节,让他们无法贪小便宜。三要完善领导廉洁自律制度。领导能否做到廉洁自律、拒绝谄媚,是能否转变投机钻营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如果“后门”大开,甘做被拍之马,那么投机钻营者就会层出不穷。因此,领导要切实执行廉政准则的规定,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做到“后门”紧闭,拒绝谄媚。这样,才能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改变投机钻营者。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1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如何与“无需求”的下属相处在规则有序的领导活动中,管理者与下属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需求”的微妙关系。不仅下
属需要获得管理者的信赖、鼓励、支持和帮助,管理者同样也需要获得下属的尊重、拥戴、服从和协助。倘若双方这种相互依存、相互“需求”的关系受到明显损害和削弱,甚至不复存在,那么,领导活动将难以正常进行。
作为管理者的一条大忌,就是有意或无意地培养和制造“无需求”的下属。“无需求”的下属,是由于管理者违背管理规律,在领导活动中对下属激励失当而产生的一种“特殊”下属。对这种“特殊”下属,管理者通常颇伤脑筋,无计可施,很难实施正常的激励和管理。这部分人,往往对其他下属起着十分消极的影响。如何避免和防止产生“无需求”的下属,是每一个管理者在领导活动中应时刻注意的重要问题。“无需求”的下属,按其症结属性,通常可分以下两种类型:
(一)激励过量型
此类下属,由于管理者曾经在过去某一段时间里,对其过于信赖、过于宠爱,或者过于迁就、过于软弱,在领导活动中,对其激励过“多”、“满”、过“溢”,在诸如职务、职称、晋级、分房、奖金、评比、表彰等各种激励手段上,充分满足了他的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欲望。犹如一只喂饱的猫,你纵然再端出有诱惑力的荤食,他也懒得再动弹一下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单位几乎都拥有一批这样无需求的“猫”。他们或居功自傲,或摆老资格,对管理者的各种激励措施不屑一顾,上班混日子,下班打麻将,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成了各个单位里很难管理的一族。

(二)激励不足型
此类下属,管理者由于受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其激励过“少”、过“缺”,要求过“苛”,与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下属相比,对这部分人的激励,很不合理,太不公平。管理者从不考虑如何去满足他们的正常需求和欲望,从而从根本上泯灭了这部分下属对管理者抱有的正常期望和需求。在激励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部分人也就逐渐转变成“无需求”的下属了。在现实生活中,因激励不足而产生的“无需求”的下属,在心态上有一个明显的共性特点:他们由于过去长期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对管理者眼下提出的各种激励措施,大多持漠视、藐视,甚至多少带点敌视的态度。而在行为方式上,这部分下属又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
1、行为积极的一类,由于其综合素质较好,表现为以自我激励、自我满足为目的的勤奋工作。他们自信德才超群,“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圆满完成分内工作之余,一般都在积极从事若干项对社会有益的分外工作。他们对管理者的激励失当,大多抱“无须计较”或“没时间计较”的大度态度。当他们以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社会的广泛承认和优厚报酬时,再回过头来看看本单位的“小国之君”手里端的那一小碗“诱食”,心里顿觉可笑,与此同时,原先失衡的心态也获得某种程度的慰藉。对于管理者来说,行为积极的一类采取的自我激励、自我满足方式,不仅对自己的领导权威造成了慢性削弱,而且在本单位的其他下属中,也会逐渐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因为这种行为的实质,属于本单位宝贵人才资源的隐形流失。
2、行为消极的一类,由于其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他们大多表现为消极怠工、不思进取。其中极个别人,甚至会走向给管理者“添乱”的极端方面。他们通过采取这种消极的行为方式,来“找”回因管理者激励不足而造成的心理失衡和物质损失。这部分下属,往往是不少单位最令管理者头疼的一类,因为他们对正常的领导活动已经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针对以上分析,避免和防止产生“无需求”的下属的根本途径,就是规范管理者的激励行为,在本单位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所有的下属一视同仁,实行规则而有序的多种激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11-30 13:38 , Processed in 1.1824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