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7|回复: 2

你所谓的不如意,其实是迷茫外衣下的无力苟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0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去年10月份遇到了一个客户,说是要做咨询,结果发了合同之后,没有下文。元旦之后,其再次联系我们,说想继续生涯咨询,我们同意了。但我们等了半个月,依旧没有下文。上个月再次联系我们,问还能否继续咨询。我们问他,你之前已经和我们联系了两次,说要做咨询,但之后都没有下文,原因何在?他说,一想到自己以往的失败经历,心里就烦躁得很,对自己一点儿信心都没有。当时确定咨询之后,又陆续找了两份工作,想碰碰运气,但依然不适合。现在根本没有心思再考虑咨询的事。一个不适合干销售的人,却硬生生在销售岗位上待了4年,前后换了7家公司,遍布5个行业,在东部省会城市,薪水却只有3500块!年龄正在奔三,工作不稳定,家人催婚,相亲都没有勇气。面对这个一种现实,换作是你,你会不烦躁、不消极吗?
当初接这个案子的时候,我们也犹豫在三。但在对他的优势进行确认之后,我们几乎已经很肯定可以解决他的问题了。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咨询师愿意接,还需要客户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我们担心的是客户是否有勇气和胆量面对未来,并踏实执行我们的建议,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但最终,他第3次和我们联系的时候,我们放弃了。其实,不是我们放弃了他,而是他自己放弃了自己。
因为,他再也没有勇气和胆量去面对未来,只能在现实的压力下,如行尸走肉一般,有气无力地活着。
这个客户的弯路历程很普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当然,这也意味着,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还在犯着同样的错误。

1、他们在起跑线就已经落后
从大学选择专业开始,这是错误的第一步。在咨询访谈时,我通常都要问客户这样一个问题:你大学读的是xx专业,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是什么?不出意外,答案最多的无外乎以下五种:1、调剂;2、热门;3、家人、亲戚的意见;4、看上去不错,但读了之后后悔了,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5、对专业/就业不了解,随便选的。而当我们问“你是否喜欢这个专业时”,很多人的回答是“不喜欢/没感觉”。真正十分热爱自己专业的,少之又少。

2、在起跑线落后的情况下,他们不知道如何止损,以致造成择业时被动挨打的局面
从道理上说,既然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又不喜欢,那么,在大学期间应该干点儿什么,以便将来找工作的时候有资本寻找自己想的要才对。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清一色的对于自己的未来很迷茫,没有方向,所以具体要干点儿什么才能摆脱现状,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也没有人给他们指导。所以,毕业找工作时往往有两种选择:一是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因为不喜欢,没打算长干,只是想先养活自己,等时机成熟了再跳(另外,还得感谢他们响应“先就业,再择业”的号召,尽早滚出学校,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就业率做同了巨大贡献,在此向他们致敬!);二是随便选,用人单位给什么机会,就接什么机会(其中相当一部分选择了貌似无门槛、而实际上门槛最高的销售岗),全凭对方一忽悠,一腔热情就到新东家报到去了。可想而知,在这两种情况下选择的工作,都极为被动,注定难以长久。
强扭的瓜不甜,凑和的工作也是。

3、第一份工作形成的负面思维定势,会让他们怀疑人生
什么时候找工作最容易呢?就是校招的时候。只要你有想法,有目标,愿意干,招聘单位还是愿意给这样的新人一个良好的职位机会,哪怕你是专业不对口。其中,“有想法、有目标”意味着你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公司,知道应该怎样走才能让自己的身价不断增值。而那些没想法、没目标的人,则开始的痛苦的走弯路历程。
因为第一份工作是抱着“先就业”而不是“职业化”的心态去做的,这就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这份很可能不适合你,无法发挥你的优势。在我们的咨询中,95%以上的客户都反应他们曾经从事的工作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换句话说,也就是工作不适合自己。因为不适合,所以工作中也很难做出业绩来证明自己,也无法成为领导眼中的优秀员工,并因此而受到忽略。尤其是对于那些内向型性格偏偏选择去做销售的人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二是态度不对。因为只是想当成跳板,并未打算长期干,所以在工作态度方面也不愿意兢兢业业付出,不愿意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加强大。结果,工作不适合,无法培养你做事的能力;态度不认真,无法培养你做人的修为。无论做事还是做人,你都输得满盘精光。
第一份工作为什么那么重要?假如选对了合适的职位,合适的公司,与优秀的同事为伍,你会逐步肯定自己的价值,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将会有一个质的提升,你对未来也充满信心和期待。有了这样一份精彩的起点,即使你以后跳槽,寻找下一份工作时,你也会得到更好的机会。相反,如果只是被动地选择职位,进入到不那么优秀的公司,你在工作中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做不好,就会对职场产生很多偏见和误解,把最黑暗的一面当成是真实的职场。你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就连自己也不能肯定自己。更重要的是,当你想摆脱现状、想寻求一份更好的机会时,不但没有资本,还要遭受更多的来自面试官的质疑与盘问,忍受他们的异样眼神。这让你变得更没有自信,更加怀疑自己,更加不敢行动,担心每一步都会走错,从而后续的道路上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21: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4、他们不相信目标,不相信努力,而选择相信运气
那些优秀的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优秀?首先,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够客观审视自己,能够干什么。其次,他们知道如何从起点进行努力,一步步顺利地达到终点。尽管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会遇到意外情况,但他们都能够及时化解,沉稳应对,确保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
而从来没有确立过目标的人,往往会对自己的目标不够坚定,他们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就会及时调整,果断变换方向。而这样不断变换方向的后果就是:3、5年之后,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竟然毫无一技之长。
目标的意义是什么?是让你当下的时间不要虚度,应该干点儿什么让自己增值,让当下的自己变得强大,变得牛逼。这个目标并不意味着一旦定下就终生不能变,而是可以审时度势,灵活应对。但前提是只有你牛逼了,你才有资本去选择下一个更宏大的目标。一个从未有过目标的人,一个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的人,一个从未有过成功经历的人,一个像狗一样四处乞怜要求别人给你一份工作的人,一个连吃煎饼果子要不要加蛋都要考虑半天的人,还有什么资本去选择更好的生活?
前段时间有人在知乎提问“今天看到雷军说成功85%来自运气,你同意吗?”,然后一帮喷子就**了。你们真以为雷军今天的成功是靠运气吗?看看他以往的牛逼经历,有几个人能赶得上?即使有运气成分,为什么运气选择降落在雷军身上,而不是你身上?
如果仅仅靠运气就能够活得很滋润,那些努力奋斗的人,不就真成了**了么?

5、不愿意付出,却又期望不合理的回报
半年前和一个APP平台开展过在线体验式生涯咨询,只需要1块钱。只是体验式咨询,文字交流,且有时间限制,所以对于一些复杂的生涯问题,可能无法解决。因为,按照我们正常的咨询流程,我需要和客户沟通3次以上,耗时5个小时左右,前后要填写12份问卷资料,才有可能初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通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对于客户的真实情况和想法进行反复确认,并最终达成一致,才有可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有一个32岁的女性客户,工作7年,换了5份不同的工作,没有积累一技之长。又在家带孩子耽误两年,需要重新回归职场。无论是经验还是年龄,她都没有优势,且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她需要一个能够快速成长的高薪工作,需要让我明确告诉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位,怎样写简历,才能达到目标。我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告诉她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现在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些她都听不进去,她想要的只是一个快速走上职场巅峰的捷径。最终,我说,如果你觉得我这2个小时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帮助,我可以给你免单。她说,我觉得没有真正帮到我。于是,我给她免了单,把1块钱退给了她。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走了多年弯路,恨不得通过一场咨询,就把以前好几年损失的一下子找回来,实现人生的大翻盘。就好比打牌连输十几局一样,输得越多,就越难以自拔,并期望通过一把好牌所以前输的全都赢回来。

6、如何给自己一个有“含金量”的青春?
在第一职场进行生涯咨询的过程中,那些比较容易解决问题的客户,往往是那些经历比较有“含金量”的客户。可能他们的目标并不适合,但在不适合的道路上,他们依然努力蜕变,争取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正是基于这样的努力,使得他们往往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价值观以及判断标准。尽管他们对于自身的认知不是那么清晰,但通过咨询师的梳理,往往还是能够从其以往的经历中抽丝剥茧,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点。
相反,那些经历比较糟糕、频繁跳槽、从来没有为一个目标认认真真付出和努力过的人,他们的问题往往就比较棘手。你问他们“你期望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会说,“我期望做我感兴趣的工作。”如果你继续追问,“你的兴趣是什么?”他又会说,“我不知道。”很可笑,是吧?而这样可笑的人在现实中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他们一方面高喊“我要做我感兴趣的事”,另一方面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甚至连喜欢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经历其实很可悲。
兴趣在哪里,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在现实中的不断深挖与比较中形成的。深挖,意味着纵向的深度,只有当你真正付出努力去干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真正的自己,到底是否适合。比较,意味着横向的宽度。假如你干过一件事,你无法评价你对这件事的兴趣有多大。假如你再干一件事,与之前所干的事相比较,你就知道哪一个更感兴趣。你干的事情越多,经历得越多,你就会通过不断的比较,清晰地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哪一类,而讨厌的东西又是哪一类。通过这样丰富的“深挖”与“比较”而形成的T型经历,久而久之,你的兴趣、标准和价值观就会形成,再想定位自己的方向就不是难事。这样的经历才算是有“含金量”的经历。否则,没有深挖,而只是比较,就会像走马观花一样,走走过场,毫无意义。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你看到周星驰今天的光环,却不知道他曾经跑了多少龙套;你看到马云在纳斯达克敲钟时的意气风发,却不知道他们最艰难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当你在打游戏逛大街听音乐享美味的时候,人家可能正在一个你不知道的角落,为着以后的目标而殚精竭虑。同样,每一个失败者的背后,都有无数个“天经地义”的理由,无数个“光明正大”的借口,以及无数次傻到不能再傻、却还自以为是的瞎折腾。然后,还指着那些努力奋斗的人说:看,那是**!(作者:杨毅,第一职场网“教练式”职业规划首席顾问。
发表于 2016-5-31 08: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我是这么迷茫着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12-2 09:51 , Processed in 0.1950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