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回复: 0

抓住推动执行力的“牛鼻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2 22: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专家博客 / 知行策划·查钢

我曾有幸与几个著名企业家一起讨论过中国企业中的“人情”问题,他们指出:“其实,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具有很好的战略,但是缺乏执行,很多好的战略因为遇到“人情”而不能得以实施”“企业的执行力靠的就是纪律”“中国企业要进行企业战略管理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纪律”……可见,企业必须通过科学、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来完善整体规划策略,员工必须按照制度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人情”现象,才能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从这里可以看出,执行力就是纪律,没有纪律就没有执行力,没有战斗力,没有纪律,再好的战略也无法实施。

联想、华为、万科如何看待“人情”


        张瑞敏刚刚接手海尔的时候,海尔只是一个快要倒闭的小电器厂,员工工作没有积极性,企业亏损严重,可是张瑞敏用了20年的时间,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子一跃成为世界名牌企业,并一度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他是怎么做到的?是什么改变了海尔人?那就是纪律。张瑞敏接受海尔后颁布了著名的“十三条”,其中甚至包括不许在车间大小便,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出曾经海尔人的整体素质水平如何。张瑞敏强调员工的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一个由许多大公司集合起来的集团化企业中,更需要严格的纪律来制定计划、实施行动。现在的海尔人纪律性非常的强,很少有人会上班迟到,更不会有人凭着关系在公司中胡作非为。

         

        海尔是这样,联想是这样,华为、万科也是这样,这仅仅是巧合吗?不,因为他们的老总都是军人出身。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在美国商界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最伟大的“商学院”不是哈佛,不是斯坦福,而是西点军校。一批取得了骄人业绩的的商业精英并没有受过正规的商业教育,他们却无一例外的出自西点军校。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000多名董事长、2000多名副董事长、5000多名总经理都毕业于西点军校。比如:美国在线创始人詹姆斯•金姆塞、美国汽车保险公司总经理麦克•德莫特、东方航空公司总裁法兰克•波曼等,他们都是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前任西点军校校长戴夫•帕尔默曾经说过:“随便给我一个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症,我就可以把他培养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者。”

严格的制度和执行力是企业成功的保障


        为什么军人可以在商界创造如此多的奇迹?商业的神话取决于什么?那就是严格的制度、铁的纪律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在部队中,服从指挥、严格执行是军人的天职,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违背上级的命令,即使需要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在部队中谁犯了错误都要受到军法处置,人情只好靠边站,只有执行才是硬道理。

         

        企业要想成功,就要向军队学习,在规章制度制定出来以后,最重要的还是严格执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我们心中的一把尺子,触犯了规矩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企业中的制度不是摆设,如果因为一个人徇私枉法,那就会有无数的眼睛盯着,管理者宽恕一个人的错误,就会让更多人犯同样的错误,员工就更加难以管理,执行力也会随之下降。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坚持正确的原则,维护公司的纪律,更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不论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大的价值,不管你曾为企业贡献过什么,都不能游离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之外。

企业如何逃离“人情”的怪圈

         

        在一个企业中,总有那么一些难以管教的“刺头”员工,他们不仅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还藐视领导的权威,不断挑战公司的底线。这些人的不良行为不仅会导致团队工作效率下降,还会引起他人的效仿,对整个团队的工作环境会带来不良影响。

         

        怎样对待这些人?首先,不能因为“人情”而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由其发展。然后,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对那些有背景的员工,要与其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褒奖,遇到他们犯了错,也决不可姑息纵容。对那些持宠而骄的员工要肯定他们为公司带来的利益,并给予他们应得的利益,但也要给他们讲明企业的规章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之上。

         

        企业的执行力与制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企业没有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的管理,还存在着“人情”现象,会直接导致企业的执行力差,企业也会陷入被淘汰的厄运。

         

        在企业中,当执行遇上人情的时候千万不能“手下留情”,而应该以铁的纪律、严格的制度要求每一个执行者,这样才能使企业逃离“人情”的怪圈。来源:创业周刊
知行策划营销顾问机构资深策划人查钢先生认为:执行力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贯穿于年度工作计划中,着点于具体工作节点上。推动执行力,“牛鼻子”是制度,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制度是框架,文化是凝力,团队才具有可塑性。查钢先生认为:执行力就像业绩,每个企业都会有,但是每个企业都不满意,它始终是处于动态发展中。具体而言,需锁定前提,坚持三原则。


    “前提”就是以尊重企业发展现状或产品定位为前提,一味的加大、提速执行力,是片面的,执行力的有效性在于审时夺势,以团队的凝聚力,在发展的发力点上加强细化和完善,使工作行之有效,落之有声。举个例子:据说小米电视卖得不好,雷军总是想不通,想自己明明做得挺好的啊,走小米手机的路线,怎么卖得就没有手机好呢?最后,请教一著名经济学家,人淡淡的说:你觉得玩小米手机的人有客厅吗?——小米就是发烧友,就是率性而为,小米电视是什么?消费者都有“家”,小米有家吗?

     原则一;找好领队的人:选对合适并正确的人,关键是做好授权:授权以后最重要的是监督整个过程,遇到困难时给予一些指导!
     原则二:做好激励机制:用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在适合的时机来提升员工士气;
     原则三:决策层不参与考核,管理层率先做事,老板不要好为人师,做教练,当陪练,结果是自己成为制度的最大破坏者,越讲人情,执行力越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3 06:54 , Processed in 0.10939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