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1|回复: 11

【原创】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质量4.0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2 16: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Aaron 于 2016-11-12 17:23 编辑

亲爱的朋友,大家好!真诚的友谊,来自于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何昌军,很高兴有机会能够为您分享一些管理、工作与生产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案例所得到的收获与感悟。今天是2016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十三;我们一起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质量4.0管理》。
1目录.png
前言:采集时代和农耕时代与质量管理
从历史的岁月中,我们人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从广义上面来讲,革命是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很难再寻觅。但在我们可以确信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就面临着各式各样的质量问题。一万多年前的古代食物采集者必须了解哪些野草和果食可以食用,哪些是有毒的不能食用。还有古代的猎人也要了解哪些树木、哪些竹子可以用来制造弓箭最好的材料,就这样,原始社会的人类凭借着自身摸索出来的经验获得质量知识,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了下来。

随着动物集体的突然袭击(例如狼),人们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就由此从家庭发展为村庄、部落共同来保护人们的生命质量。再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产生了分工,出现了集市,在集市上,人们相互交换采集来的天然产品和天然材料,在集市上直接与为了共同满足生命需要的人们,而这些质量管理就由人们的感官来确定。

再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和部落的逐渐扩大,原有的采集时代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生命需求。于是他们通过研究发现畜力可以代替一部分的人力作业,便开始通过驯养动物,使人们从采集时代过渡到了农耕时代。这也就是大家都熟知农业革命使畜力和人力的相互结合,推动生产、运输和交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粮食产量、动物驯养的发展和逐步增加,有效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类聚居地面积的扩大。

自此,原有的集市交换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变迁,进而村庄逐渐也就扩展为了商品的交换,买卖双方不再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进而商人出现。人们通过商人来进行买卖交换交易,但随着这种交易存在一定的信用,进而就产生了质量担保,从最原始的口头担保开始,慢慢的有些人发现口头担保没有留下任何书面上的证据,于是就是出了耍赖皮、开始推卸、不再承认自己曾经许下了承诺,由此口头担保又发展了改变逐渐演变成了书面的质量担保书。

后来,又随着商人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使之千里之外的商人能够进行着有效的沟通,开即了书信(例如电视剧中的八百里加急),由此发展了下线经销商。但是后来经销商与其下线因为产品质量问题产生了分歧,于是为了为了满足上下线的之间的正常沟通,就出现了质量互动,随之产生质量规范,就这样人们凭借质量规范信息进行着买卖双方之间的沟通,产生了简易质量检验方法和测量手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由操作者本人凭借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进行着质量把关,后来这个质量管理方式就被称之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2前期.png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时期与质量管理
随着时间的延续,继农业革命之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产物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随后“工厂”出现,使英国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再到1861的第一次蒸汽机工业革命使铁产量增长到380万吨。

1825年蒸汽机被安装到了火车上面,继而产生了面第一辆火车。后再蒸汽机又安装到了轮船上面,替代了原始的帆船。随着第一次革命的开始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原始的手工作坊,变成了工厂批量生产。由此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已经不是仅仅依靠操作者的自产自查就能解决问题,并由此就促使着开始研究更为先进的质量管理,催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管理的诞生。
3第一次.png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与质量管理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就开始进行研发发电机。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了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Gelam)发明了电动机,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引发了生产工具的革命,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流水线等电气产品不断被发明创造出来。后来在19世纪90年代内燃机出现,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且还为石油的开采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如石油由1870年全世界大约生产了80万吨,到1900年已经猛增至2000万吨。

1876年贝尔展示了“远听器”的电话,引起了轰动。1894年实现了短距离的无线电报实验,1899年成功在英法实现发报成功;两年后又横跨了大西洋发报。使人们突破了时空的界限。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制造了第一辆内燃机驱动汽车。1903年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了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等。

由于这么多的机械制造力量的产生,使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越来越严格,质量管理模式便发生了改变,由以前凭借操作者自产自检的质量管理模式,用适当生产的班组长来负责对操作者的质量进行着监督和把控,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规范。

后来在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根据18世纪的第一次革命以来工业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主张企业内部专业分工,实现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开,一部分人专门负责计划设计、生产操作、另一部分人负责执行质量确认,设立专门的专职检验人员,在生产完成后,按规定标准百分之百检验,也就是现在大家称之为的“质量是检验出来的”,也叫“事后把关、死后验尸”在1920-1940年间得到广泛的运用。
4第二次.png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与质量管理
1946年2月14日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随后,就由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展开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记得一次在图书管看书时,发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为了在短时间解决300万参战士兵的军装规格是正态分析的问题,“休哈特”博士在对参战士兵的身材做了调查后,建议按十种规格的不同尺寸加工不同的数量被美国国防部采纳,以实现军装基本符合士兵穿着要求。后来他将这个数理统计原理运用到了质量管理当中,并发明了控制图。将事后检验提升到了“事先预防”,而且在发现有废品生产的先兆时就进行分析改进,从而预防废品的产生。1931年休哈特专著《工业产品质量经济控制》出版,这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的标志,也是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于1941~1942年间先后制订并公布了 Z1.1《质量管理指南》、Z1.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Z1.3《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强制生产武器弹药的厂商推行,并收到了显著效果。其质量控制阶段在1940-1960期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推行。

随着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朱兰提出了质量即“适用性”的概念,强调了顾客导向的重要性。朱兰理论体系中的主要概念还包括质量螺旋、质量管理三部曲、关键的少数原理等。如同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另一位大师“戴明”博士一样,朱兰在日本经济复兴和质量革命中的作用也受到了高度的评价。

1952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检验员工作。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并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其零缺陷管理思想体系可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需要和四个基本原则。

再随着以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产工程不断的更新的时代下,在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运用计算和探索“质量统计控制”当中,发现也存在着缺陷,让大家绝得质量统计控制就是质量统计专家的事,使多数人将质量管理理解成质量就是检验部门的事,忽视了其它部门对工作的质量管理,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和广大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阶段中来,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带着这些问题,朱兰博士在1951年发表了“质量控制手册(现更名为朱兰质量手册)”。构成国际经济体的各种产业(如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运输、通讯、金融、保健、医疗、政府机构等等。 从事产品(有形产品及服务)生产的各个职能领域,如研究与开发,市场研究,财务,营运,营销与销售,人力资源,供应商关系,顾客服务,行政管理和支持性活动。

其次,朱兰强调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专业人员的需要,还旨在服务于质量管理职能的全部过程,它涉及组织的所有部门,涉及组织所有层次的人员。以及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过程的各类专门人员。

另外,对于某些虽然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有必要了解产品(服务)的质量及相关副作用的“利害相关者”而言,也可起到帮手的作用。

即使在技术性问题上,不管表面差异有多大,也仍有可能找出共性。例如,过程能力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制造过程,而且同样适用于医疗保健、服务、行政管理和支持 性过程。类似的,不管在技术方面存在着多大的差异,但通过找出引起缺陷的特殊原因来开展质量改进的做法,却有着巨大的共性。

再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菲根保姆1956年发表了“TQC全面质量管理”论文,提出了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过是所有质量问题的20%而已,80%的质量问题是在制造过程以外产生的。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质量统计的方法,必须是多种多样的;1961年,菲根保姆著作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该书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TQC传入日本后,在日本得到了全面发展,是质量管理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
5第三次.png
四、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质量管理
自20世纪之前我们从采集时代到农耕时代,从农耕时代到机械时代,从机械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基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各种定义和学术观点,为了推进这一历史性的转变,美国推出了“智能制造”,德工推出了“工业4.0”,而中国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1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国家、企业、个人间的角逐,这是一场席卷世界社会的大变革。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生产生活技术越来越先进,肌肉力量被机械力量所取代,机械力量被信息技术所支配,再到生物技术力量所融合、整合,形成更为强大的力量。由此可见,变革是人类恒久不变的生命主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个轮回完全符合“难题解决法则”。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变革给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曾经因为落后于世界革命,而遭到了旷世耻辱,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来“中国制造 2025”。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在面对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正处于一场彻底的全面革命的起点。

简单的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叫“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概念本质就是围绕十大领域: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推荐序中描述“未来是科技与人的角力。机器人、基因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万物互联与物联网、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这些新鲜词堆砌起来的未来世界,是一个机器可能取代众多人类工作的世界,是一个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个体与公共的边界都日益模糊的世界,一个创新驱动全球代的世界,同样又是一个贫富差距与不平等可能被进一步拉大的世界。

中国作为“工业大国”,在全球制造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之时,在国借其之势,从“制造”向“智造”全力迈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生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对中国制造而言,这是宝贵的机遇,也是空前的挑战。毫无疑问,成本是企业的根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服务是企业和寿命。

顺者昌,逆者亡,这是从古至今的大自然不可逆的生存法则。在中国制造2015的“十大领域、九项任务、五大工程”这么重要的项目中,举一个案例,如“工业互联网+”,藉此打通整个价值产业链,以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实现机器人、生产线、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智能化联系,其海尔智能工厂和智慧生产就是最好的案例说明。
6第四次.png
如果说在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善3.0的阶段后期,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扩展为系统管理文件体系,希望可以将质量管理与核心业务流程管理融合,将质量管理系统升级为整个组织的管理平台。但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对于质量管理体系沦为了表里不一的“两层皮”,在质量3.0的理论框架下,质量对于这个新角色依然觉得力不从心。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前,“质量”一直用缺陷描述着世界,而世界早已进入了0与1的步调。在2015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 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由此可见第四次工业革命强调的是“变革”,同样在质量管理工作当中,也需要将“质量”进行着放大、放大、再放大。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这是质量2.0的内涵。“零缺陷管理”将质量定义为“符合要求”,并采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作为质量的衡量方式,这是质量3.0的产物。

商品最终由消费者买单。例如,我们到一家餐厅吃饭,这里的厨师做出来的美味是不可能满足100%的顾客,有人说好吃、有人说不好吃。而在企业里面,当出现客户投诉时,人们总是喜欢说我这个产品是符合某某国家标准、某某国际标准、某某质量标准等。这时我们回到餐厅吃饭的案例时,当不好吃从你嘴巴里面说出来时,如果这个时候厨师长走出来跟你说“我们的“麻辣鸡丝”符合“川菜”标准,厨师都是川菜名师。请问,这个时候您有何感想?

是否为不愉快、不舒服。所以只有你说麻辣鸡丝好吃,它才是真的好吃,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否为“顾客感知价值”。

再说一个案例,就在刚发生的炸机事件。全世界的都在召回的NOTE7,唯独没有在中国召回。再后来由于压力问题,只是象征性的在中国召回仅仅一千多台手机。再后来,中国出现NOTE7首炸等陆续的爆炸出现后,三星给出的解释是“外部加热”导致的。再后来第二次炸机后全世界都是召回,唯独没有中国市场的NOTE7召回,随着被国家质监总局约谈后,开始召回计划。

再比如TNW中文站10月21日报道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为他提出的平价医疗法案辩护时,他将医改比作一家公司发布的智能手机。他说:“当某一家公司推出一款新的智能手机时,新产品难免会有一些漏洞,这时候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会修复这些漏洞,他们会升级智能手机。”然后他笑着补充说:“除非这部手机着火了,那样他们就只能将它撤出市场。”

请问,如果您买了这台首机,而你正在使用NOTE7,请问您是否会一厢情愿三星说相信中国市场的NOTE7不存在质量问题呢?你的“顾客感知价值”是否会是OK的呢?

1988年“泽瑟摩尔”提出“企业在为顾客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顾客导向出发”,她认为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顾客价值是由顾客决定,而不是企业。以古董花瓶来说,打碎的花瓶没有任何的使用价值,用以往的质量标准来说就是废品,但却依然不影响喜欢它的顾客花高价趋之若鹜。在ISO9001:2015质量体系中的七大原则依然强调了“以顾客关注为焦点”,其意思就是创造“顾客感知价值”赢得顾客,最终使企业占据市场。

一句话,顾客感知有价值,对于这个顾客群体就是有质量,否则你做的再精美也不过是没有质量的赝品。
所以说,“顾客感知价值”就是质量4.0的定义,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核心竞争力。迈克尔•波特是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他认为,企业永续经营就是要不断的创造价值,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质量4.0就是在线检测技术的兴起,通过智能化检测设备和工业互联网,可以实时检测产品、设备、过程的各种质量波动,利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又可以实时进行质量反馈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智能设备、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产品从设计到仓库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人员参与。中国制造2025通过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逐渐取代人的工作,富士康投放4万台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同时也伴随着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大量的产品检测、质量管理、数据统计分析被机器人所取代,而这在传统工厂生产作业中,质量管理人员会大幅减少。

在质量3.0的阶段,产品实现过程是当然的焦点,预防性过程质量控制与基于过程的质量改进大行其道,如克劳士比在他的零缺陷理论里提到“产生质量靠预防”,六西格玛管理法对于过程标准差孜孜不倦的改进等等。然而,面对质量4.0时代,“质量不再是减少错误,而是创造价值”。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化以及多变,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质量绩效,再将主要精力投射在过程的控制与优化上,就有了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嫌疑,甚至有盲人摸象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工业4.0环境下,需要更加重视质量战略,也就是质量要为顾客创造价值。面对需求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企业质量战略的核心是质量平台的打造,实现企业平台化。工业4.0除了减少成本,还会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情况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进一步放大。在此情况下,通过高质量口碑抢占先机,在质量信号传递上先人一步,逐渐构建质量生态圈,集成众人的智慧,创造企业质量竞争优势。

在质量4.0的阶段,组织以“创新”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精神作为战略质量管理过程的关键词。创新百度搜索中创新是这样定义的,“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坚定不移创新、创新、 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而笔者认为:创新、创新、再创新,我们不能让自己的节奏太慢。市场竞争的丛林法则已经变了!商业模式的力量已经不仅仅是改变传统的竞争法则,而是彻底颠覆传统规则,更是引领企业“创新” 的第一驱动力。但创新不仅仅是行为,更是立于实践的思想升华,是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产生真理的不二平台。例如,变态枪击+恐怖爆炸,在关键的时刻,华为手机保住了欧洲兄弟的生命。由此,大家可以看到“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它的质量特性在“卡诺模型”里面,就可以定义为“兴奋型的需求”,他已经远远超过了手机应有的功能,记得在9月份,陪一个欧洲客户验厂时,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华为”了不起,能够保住我们欧洲人们的生命。

这是什么?“创新”。在中共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把“创新”置于未来发展的五大关键词之首。那以提升战略质量绩效为目的,从“模式、产品、方法”三个层面来提升顾客感知价值的思维与实践,我想这是对于质量4.0里对于创新最好的解释。而这里的模式包括了服务模式、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等;产品的内涵也延伸到狭义产品到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一条龙的集成;方法既有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3D打印、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能源储存、材料科学等。

十年之后,当先进制造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常态时,而质量检验已经被机器人取代;这就意味着,质量管理不再执迷于统计过程的“计算题”,也不再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时代下的判断题,而主要关注基于战略质量规划的“选择题”,真正走入了组织的核心职能。

最后,质量4.0就是战略质量管理大行其道的时代。用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四句名言来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


大国崛起,质量为先.
中国制造需要:坚持质量人的操守;践行质量人的修为;勇挑质量人的责任。

2016年5月13日,第一册《中国100位质量经理人成长之路》,由QPDCA质量论坛发起编撰并成功发行,本书展现了当代质量人为中国质量大国崛起孜孜以求的风采,受到质量界广泛的好评和热烈地反响。

为进一步宣传和响应质量强国的号召,展现各界质量人对质量事业不懈追求的精神和风采,已经开始了第二册《中国100位质量经理人成长之路》征文活动,让我们一起为中国质量加油!也许,您的精彩文章,就会被我们选录!

点击链接,即可参与【我的质量之路第二期】征文:http://www.qpdc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7624&fromuid=3487

本原创作品首发于www.qpdca.com质量论坛,转载需说明文章出于《QPDCA质量论坛》和原作者Aaron(何昌军),否则本论坛将追究一切法律责任,后果自负。

点评

原创奖励100豆豆已发!  发表于 2016-11-16 08:4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1-16 08: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感悟颇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脉络清楚,对大质量管理的思维也是分析透彻。谢谢Aaron分享。
发表于 2016-11-21 08: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
发表于 2016-11-22 09: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
发表于 2016-11-23 08: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这文采不做讲师可惜了
发表于 2016-11-23 08: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再阅读,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国人安于现状,小富即可以及缺乏魄力的问题将会制约转型,国家主导的战略变革是否能奏效,只能留待时间的检验了
发表于 2017-4-8 08: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的非常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11-16 18:33 , Processed in 0.15273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