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0|回复: 1

方便面出口碰“壁”仍须苦练内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 18: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价格低廉、易于食用、便于储存的方便面广受消费者欢迎,即便是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方便面产品依然持续热销。今年前3个季度,广东顺德生产的方便面出口达762吨、货值239.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20.3%。但在量价齐增的背后,方便面出口已经面临日趋严苛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管控要求,屡屡碰“壁”的隐忧开始显现。
国内外悬殊的“铝含量标准”
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8月8日通报,顺德出口的一款方便面在荷兰被检出“含有铝15.5mg/kg”,超出了欧盟的口岸抽检项目“铝的临时限量标准10mg/kg”。据调查,该产品实际出口地区是香港,经由非正常贸易渠道转口,流入荷兰市场。香港暂时没有特定的法规管控食品中铝的限量,而参考的国标GB2760-2011对于食品添加剂残留铝含量的限量标准是100mg/kg,欧盟制定的铝含量标准远远高出了我国国标10倍之多。
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人体摄入后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方便面中铝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含有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膨松剂。我国关于铝残留限量的标准是针对产品而制定的,而欧盟设定的铝含量标准则是对人体健康的评估限量。从香港食环署关于铝含量的第三十五号风险评估报告书来看,“建议业界,在制造食物时尽量减少使用含铝食物添加剂或改用其他替代品”,提高相关产品的准入门槛将成必然。
因此,检验检疫部门一方面要作出警示,督促企业采取措施,避免原本出口香港的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方便面的质量把关和开展安全风险监控,加快铝含量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
难以界定来源的“硼酸超标”
硼酸、硼砂是我国及香港地区都禁用的添加剂,但由于其防腐和增加韧性、改善口感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仍有不法商贩在违规使用。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中,对面制品“硼酸”检测项目的专家推荐限量是“<1mg/kg”。今年3月,抽检出口香港的顺德某批次方便面产品时,测得“硼酸”的含量为1.8mg/kg,超出了相关限量标准。检验检疫部门立即暂停了该批次方便面的出口,同时对企业生产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初步排除了企业故意违规添加硼酸的可能。
“硼酸”的检测方法GB21918-2008是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通过测定硼元素的含量来确定样品中“硼酸”的含量。硼元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及其制品中的非金属元素。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对12个省市的食品硼本底含量调查显示,不同类别的食品含硼量差异很大,大豆的本底含量是39.46mg/kg,水果和猪肉在4mg/kg~7mg/kg之间,大米和小麦含量较低,不超过4mg/kg。目前,国标的检测方法难以明确界定超标的部分是来源于产品本底自然存在的硼元素,还是人为添加的硼酸、硼砂,给检验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安全风险疑云带来负面影响
在食品工业不断进步和市场激烈竞争的推动下,方便面产品及其调味料品种越来越丰富,包装越来越精美,随之带来的是安全风险问题的增多,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去年5月,香港媒体报道方便面中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超标。检验检疫人员立即深入企业进行紧急排查,并抽取样品再次检测,留样复检,并未发现“塑化剂”超标,香港官方部门公布的检验结果也显示正常。该事件的妥善处置,使顺德供港方便面及时恢复了出口,避免了媒体报道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继“塑化剂”事件后,方便面外桶“荧光粉”问题又引起了争议。今年8月,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对方便面桶的调查报告中,质疑中国多款知名品牌所用的纸桶外层荧光性物质含量超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面制品分会随即发表声明,指出方便面纸容器的内层“纸碗”和外层“碗标”具不同功能,适用于不同的安全标准;而目前我国的所有方便面纸质容器内层与食品接触的纸碗、纸杯均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不存在“污染”或“致癌”等问题。
“抓质量”是突破壁垒关键
方便面出口碰“壁”多,除了折射出食品加工工艺的更新、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带来的安全问题外,更反映了隐藏在食品安全问题之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而突破壁垒的关键还是在于“抓质量”。
我国现行的部分标准陈旧,与生产实际相比,检测项目不全,指标偏低,滞后于目前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抓质量”必须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从“管产品”向“管风险”转变。完善对企业质量控制体系的监管机制,推行全程监管模式,对方便面出口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把关;完善风险监测、风险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及早发现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避免系统性产品安全问题发生。此外,还要积极开展相关标准的更新、修正工作,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
发表于 2012-11-3 19: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技术贸易壁垒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1-8 04:16 , Processed in 0.15213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