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控手段在不同的行业采用流程与方法,不尽相同,但核心思路都是一样的。客户的接收限是质量最终目标及定义管控手段的出发点。即在策划阶段,必须认真地识别出客户的接收限在哪里,基于客户的接收限逐一识别并针对性地定义业内尽可能好的控制手段,如选用好的设计原则,在成本可接受的情况下投资自动检测设备,选用高质量的零部件及原材料配套商,整个产品线所有职能都是受训且具备在该产品线完成本职能能力的员工等。
管控手段类的丛书,质量专家们多有介绍,直接从市场买本合适的丛书,有时甚至照搬都能立竿见影有明显的效果,不是我所想展示的观点。
我想分享的是一句老生常谈:管理最终是人的管理。质量也不外。质量管理最终由人来落实,质量实现过程中人的管理到位,质量目的最终一定会达到。
在质量管理中,从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反馈整个环节与PDCA环完全持续一致在不断的循环中逐步推进。方法可以培训,控制手段可以完全照搬,如国内许多汽车生产线从国外整条线购买,但在国内生产始终无法与国外同样的生产线流出的汽车具备同样的水平,即使零部件一样也做不到。这里面最大的变量是人员。是我们产线员工学历,技能比国外的同产线员工低吗?答案是否定的,肯定是一个内在的变量导致。往往大多数人会讲国外产线培训充足,技能完备,工匠多。我认为问题本质不仅仅是技能素质的问题,质量意识也远远不同。比方说在产线规范中定义简单的拧螺栓2圈半,国外好的产线可能会100%执行。反观我们的产线员工时有不完全遵守。在我经历的几家组织,此类违反规范作业时有发生。是什么导致我们的员工如此?没有规定?没有惩罚制度?实际各组织规定何其多,但仅是规定,实际落地又是一回事。至少部分员工根深蒂固没有遵守规范的意识,从质量层面而言没有质量意识。
国内最近几年一直在宣导的工匠精神,实质也在揭示两个很关键的要素:技能+质量意识。以往,国内引以为傲的产品如景德镇的瓷器,张小泉剪刀,苏杭的刺绣等都是传承许久的老国粹;反观国外驰名的瑞士手表,双立人厨具,香奈儿香水等。哪一家组织,哪一件产品无不都是从一个个具备工匠精神的从业者手中流出。
为什么同样的零部件,经过德国抑或日本的工匠之手组装后比我们的好,除了技能,意识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典型表现在类似模具,手表等需要组装的总成上。质量意识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如何培养良好的质量意识,说起来不难,大部分管理者也都知道。定义标准,培训,考核后上岗,监督。质量意识是建立在四项措施落实过程中,在员工内心潜移默化逐步养成习惯的一种感性的思维模式:要做,就做好。
纵观国内许多公司拥有者,在慨叹为什么我自己组织的产品,没有其他家的好?装备没问题,人员的能力没问题,但质量意识建立及完善的软件很少被考虑到位或即使考虑了,但不全面。
之所以如此,作为组织的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必须到位,而不仅仅是招聘好的管理人员即可高枕无忧,因为所有资源最终需要组织高层支持与提供。试想,高层的质量意识有短板时,期待管理团队及员工就能具备好的质量意识并始终产出优质产品,怎么可能发生?
对于质量意识,有人说是一种感觉。可以这么说,但不尽然。质量意识是建立在整个组织科学,严谨策划产品实现过程,并确保相关环节的人员具备同样的理念:产品从本岗位流出必须是合格品的理念,不好的产品一定不允许从本岗位被制造及流出。这不仅仅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具备逻辑因果关系的管理手段,随着人机料法环的不断变化,而相应同步调整流程及监控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