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友谊的真诚 于 2020-2-4 12:51 编辑
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物联网,工业大数据也算是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个工厂采用了某种方法并且提高了效率(比如某个工厂的某条线上主管,突然决定让某个工位,直到看到中间库存有缺少的时候才继续生产)。 然后工厂的负责人通过对这种方法的总结(拉动可能会比推动的方式更好),得到了知识(拉动)。 然后在工厂内进一步推广这种系统,让整个工厂效率提高,进一步完善了知识(完善的拉动系统设计、应用方法) 这种知识推广到整个行业,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整个行业对这种知识的探索,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知识。(丰田生产系统TPS被总结为精益生产,推广到全世界) 工业工程的知识、精益生产的知识、6 sigma的知识和这些知识体系中的内容,大多都是通过「实践-总结-完善-进一步指导实践」这样的过程行程的。 工业工程是在工业企业管理中发展出来的学科,核心是通过对人、动作、物料、时间等工业企业中的行为的管理,从而提高效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几乎所有工业企业的管理行为,都可以归纳到这个名词下,而且也在不断的扩展新的内容。 6 sigma 六西格玛,是从一种利用统计的方法研究、保证产品质量的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管理方法。拿在德国的一个6 sigma课程内容举例子,其中管理理念的部分都是精益生产的内容,然后再配上在DMAIC (Define, Measure, Analyze, Improve, Control)各个环节中使用的工具。 大概就是,如果你学习的专业叫做“工业工程”,那么精益生产很有可能是一门单独的课程,6 sigma可能是某一门专业课中的一部分。 精益生产在定义之初,就是一个管理整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价值链的指导思想。从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关于「精益生产」,有大量的书、作品,非常多的学者曾经研究了很多相关的问题。 但是6 sigma作为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出现的晚的多,而且仅仅是在通用电气公司以一个「工具箱」的形式出现。后来经历了非常多的扩展,是一种近似商业化的行为。这些工具和内容也都不是6 sigma专属,只是它用一个盒子体系(DMAIC),把这些东西都装起来,又进行了商业化,出现了“绿带”、“黑带”等一些。而这个盒子也并不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东西。参考Deming的PDCA。 传统工业工程和工业4.0:两种方式的机遇和挑战 我的一个总监说过,提高效率的最终方式就是两种: 工业工程做到极致,人,人机合作的效率达到极致 极致的智能工厂做到极致,机器、数据、AI让整体的效率达到极致 两种方向并没有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虽然是不同的发展方向,但是并不是背道而驰。现代工厂中改进、优化的措施,也都是二者结合。 数字化,绕不开工业工程 曾经面试一家在精益生产行业做的很好的咨询公司,总部在德国。面试官就说到“在一个企业的流程没有优化好之前,不应该进行数字化”。 也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师说,“数据分析往往并不能创造价值,而是要服务传统的行业来创造价值”。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指导具体工业生产、供应链、现场管理的还是工业工程的传统知识。如何来接受订单、计划供应链、安排生产、保证质量,就算在智能工厂里,在高等级的AI出现之前,这些依然是最基础的东西。 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要是没有工业工程的基础,只是空中阁楼。 数字化配合工业工程,1+1>2,提高了效率 数字化智能工厂结合工业工程,不是一个新的题目。比如利用数据、运筹学来安排物流计划、生产计划,利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的方法来分析质量缺陷进一步改进质量。 当智能工厂的概念可以实现以后,工业工程、精益生产非但不会被淘汰,而是会借住智能工厂这个工具发挥更多的作用。 以前因为缺乏数据、工具、时间的大规模分析,或者是对于工序的快速实时改进,对于人员、物流的更频繁的调动等,现在依托智能工厂都可以成为现实。管理人可以精确到分钟,线上物料可以精确到分钟,工厂内的物流也可以精确到分钟。 虚拟工厂更让工厂的管理者、生产线管理者可以更全面、实时的分析,并且预览改进的效果。实时获取数据,监测生产线、机器、物料、产品、工作人员、环境的变化,更高效的保障质量。可以说是提高了工业工程从业者的效率,也提高了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