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7|回复: 12

真正阻碍我们说话的,不是嘴笨,而是心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 10: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真正阻碍我们说话的,不是嘴笨,而是心钝

我们总是认为,有人能在所有场合都说出合适的话来,能和所有人都聊得来,三言两语便可打动人心,掌握了这些技能的人能收获幸福的生活……



抱着这些期待去理解说话、学习说话,常常使我们感到挫败。



《关于说话的一切》作者,B站硬核知识型up主汤质认为,真正阻碍我们说话的,往往不是嘴笨,而是心钝。



说不清楚是因为想不清楚,或是缺乏思考,或是缺乏真诚,导致我们无法实现沟通的目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0: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之月 于 2023-1-23 10:17 编辑

说到点子上
“说话”这件事,至少有三重复杂性:

首先,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产生意义。
按照符号学的说法,在传达意义的过程中,同一个符号会衍生出三种意义,即说话人的“意图意义”、文本自身的“文本意义”、受话人自我加工出来的“解释意义”。一个词语的意义常常在意图、文本和解释之间飘忽不定,难以捉摸,学者把这种特性叫作符号的“无限衍义性”。

“说话”的第一重复杂性,就是“无限衍义下的表意困境”。

比如下面这则笑话:

学生:老师,你教的都是些“没用的东西”。
老师:我不许你这样说“自己”。

为了克服无限衍义造成的理解困难,在组织句子时,我们会使用下面这类短语来作解释:

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
我没有别的意思。
我真心是这样想的。

有趣的是,这些语句一旦出现,情况反而变得更复杂了。

某人“说实话”的真实意图很可能是“我要开始扯谎了”,“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的意思往往是“你居然猜中了我的一部分小心思”。

我们不断猜测,寻求说话人意图和话语意义的确定性,但很多时候,我们区分不了某个意图、意义是被我们的理解探究出来的,还是在探究过程中被构建起来的。不管真实情况怎样,揣度、臆测的话语一旦被说出,怀疑、敌对的语境就不可避免地生成了,意义会被新语境逐渐锁死。

这是“说话”的第二层复杂性:“共构语境下的解义困境”。

微信图片_20230123101344.png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0: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说话时,要面对的第三重复杂性是“文化间的理解鸿沟”

中国人喜欢在酒桌上谈生意,是因为关于酒文化的共识能强有力地规定我们的语境,约束表意与解义的衍变空间:“酒后吐真言”“(要说的话)都在酒里了”“酒品如人品,酒量即度量”……复杂的交流确实被这些集体共识简化了,但是,语言活动也因此被搞得更复杂了。

符号特性导致交流障碍,对障碍克服失败迫使我们建构新规则,新的交流规则却进一步导致交流障碍,迫使我们构建集体规范……复杂性层层叠加,使得说话这件事变得愈发困难。

说话如此复杂,我们该如何把话说到点子上呢?

首先,要破除那些完美沟通的神话,比如“张嘴就来”神话。

其次,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把话说明白了,在最朴素的意义上,无非是把因、果、关系三者给讲清楚了。而讲清楚它们之所以很难,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过程中,大量的不自觉的默认框架帮我们跨越了关于因果关系的思考,让我们直接得出了结论。我们以为自己是清楚的,而一旦要表达,才发现我们是糊涂的。

举个例子,你去电影院看完电影,你说好看,朋友问哪里好看,你支支吾吾半天,说了一堆空话套话,体验到了一种强烈的阻塞感,终于不耐烦地说:总之就是好看啊。

这种高效且无意识的认知过程,副作用很明显:一旦我们想在语言世界中具体澄清这些整体性理解时,就会发现根本“无从下嘴”。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推演”。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0: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推演,是一种刻意的原路返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寻找“真问题”,寻找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建立思维模型,并且通过掌握更精准的词汇,表达更加有为的含义。

我们痴迷于说话的技巧与方法,执着于外在的语言表现能力,但真正决定人与人之间能力差距的,是他们面对世界的存在姿态。“语言是存在的居所”,当我们用最纯粹的语言发问远处有什么,远处的远处还有什么时,话语所及之处都成了我们的圈地,整个世界都成了我们的居所,在那里,我们姿态昂扬,敢于向未知取乐,玩得忘乎所以。偶尔遇见从“小地方”来的人,他们总是肤浅而琐碎地谈论着这个世界,你随便插上一两句嘴,对方便惊为天人:你说到点子上了!

最后,我们必须主动选择去相信、去假设这个世界不乏真诚表达之人,至少和你以为的坏人一样多,当他们说出“我纠结了半天,觉得自己情商不高”时,他们不是在玩弄技巧,而是在伸出手,向你表达他的真诚。
  
这就是如何“说到点子上”——先深入思考,再开口;相信对方的真诚,不过度揣测。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进心坎里

为什么我们要“说进心坎里”?
因为语言游戏的本质,是欲望的实现和权力的流动。

我们玩语言游戏的根本动机和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
驱动我们玩这个游戏的,绝不是什么讯息的传递,而是对关系的构建。
个别时候,我们希望这种关系是平等的,但多数时候,我们希望它是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差序关系,这种差序关系背后,是欲望的实现和权力的流动。

人类的幸福与自信,都建立在他的主体性上。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主体”,唯一途径就是与另一个主体建立关系,让其成为你的对象,因为主体是相对于对象存在的。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认为,两人相互注视的过程就是彼此争夺主体性的过程,我通过注视你,把你变成对象,你通过注视我,把我变成对象,因此人与人的关系总是存在着相互争夺主体性的欲望张力。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东西可以打破这种充满张力的平衡,制造一种明确的不对称性,使主体获得承认。在这种不对称性中,张力被释放或抑制,关系趋于稳定,更多的关系得以建立,这种神奇的东西后来被人们命名为“权力”。话语的交换,很多时候,是基于权利而产生的。而语言本身也会协助构建新的权力关系。

如何在这场权力游戏中,做到“把话说到心坎里”呢?

“打破预期,顺应张力”,这是在权力结构下最重要的沟通原则。关系分为“优势关系”、“弱势关系”和“平等关系”,在不同类型的关系下,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①在优势关系中,我们可以打破权力预期,顺应弱势者渴望被尊重的欲望。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0: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为例。杨澜曾写道:

“《杨澜访谈录》已经采访了不少国际政要,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克林顿这样,一进房间就和每一个人握手的,我是指每一个人。从摄像师到小助理,一一握手,并询问对方的名字,而且握手的时候还看着对方的眼睛,搞得好几位小伙伴都不好意思了。明知道他也不可能记住这么多人的名字,但大家都感到被尊重。”

克林顿居然向所有人一一问好。事后看,这是极具智慧的交往技巧,每个有权者都应效仿,它有巨大威力的原因恰恰在于——在所有人的预期中,他不应该这么干。若只是彬彬有礼地向大家挥手问好,表现得再谦逊,都绝不会有克林顿那种效果,因为那是预期之中的事。一旦打破那种预期,之前结构性的抑制力得以解除,张力将得到释放,环境中个体的紧张感会被消除,安全感油然而生。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0: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②在弱势关系中,打破权力强势者“被夸赞”的预期,但顺应他真正需要被认同的欲望。

罗振宇老师曾说过一个故事,有次他去采访当时因《品三国》而红极一时的易中天教授,那时他还是个不知名的编导,但在私下见面时,他只用一句话就打动了易中天:“我几乎读了您所有的书,我觉得《艰难的一跃》才最有价值,绝不是《品三国》可比的。”
易中天当即站起来,同他握手:“小伙子,你懂我,这的确是我最重要的一本书。”
  
“所有人都认为你的‘成就 A’了不起,其实你真正让人佩服的地方在被人忽视的‘成就 B’”,这是面向权力者的黄金赞美句式。因为前半句破坏了原有预期,后半句释放了被抑制的欲望张力。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③在平等关系中,我们则需要从“策略性友善,无意识冒犯”变为“策略性冒犯,无意识友善”。

比如这样的句子:
“我下面的话肯定会让你不舒服,所以我纠结了半天,但还是得和你说。”
“我有件事想和你聊,又担心聊得不好会伤害我们之间的感情,你也知道我是个情商不高的人。”

很奇怪,听到这样的话你反而觉得很舒服,认为说话人明明情商超级高啊。关键点来了,这里的冒犯,是朝向说话人自己的。冒犯朝向自己,善意就对准了他人。

打破了关系的权利预期,但顺应了人人都希望被尊重、被认可的欲望,沟通就可以“说进心坎里”了。

从语言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好好说话”无疑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理清了说话的本质,以及“为何说话如此困难”之后,你便能够搭建起关于说话的概念地图,可以由此展开一场关于“说话”的冒险。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0: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能期待仅靠这些知识就能让自己轻松说清楚一切事,这是虚妄的期许,世界上不存在能说清楚一切事的人。但从本质出发,类似“如何好好说话”“如何清晰表达”“如何说服他人”“如何倾听与回应”的问题,对你来说将不再是含混不清且令人畏惧的课题,它会变得清晰、通透、条理分明。希望你像拿到了地图的旅者,有了上路冒险的动力与信心。

嘴巴上的纠结需要清晰的头脑来解,脑子里的幽暗需要敏感真诚的心来照亮,思考比表达重要一万倍。发心又比思考重要一万倍。

在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之前,我们先成为一个“会思考的有心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11-30 01:33 , Processed in 0.10741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