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4|回复: 7

采购发展趋势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8 10: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当今供大于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零库存或少库存已成为制造商新的首选目标,于是形成了面向库存的采购转为面向订单采购的趋势。而由于供需双方在新的条件下都意识并建立起一种长期、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也促使制造商实现从对采购商品的管理到对供应商等外部资源管理的潜移默化的改变。此外,采购渠道还由单一式迅速转向多元化。



采购趋势一:面向库存的采购转为面向订单

在商品短缺时代,制造商通常为了保证生产而提前备货,市场需求的旺盛也为其早早排出计划和预测提供了前提条件,形成面向库存和计划的采购。然而,在市场需求平缓增长,缺乏特别强有力的推动力量,甚至普遍供大于求的状况下,为订单而采购则成为一条铁的定律。

这个时候,庞大的库存是制造商的“不能承受之重”,零库存或少库存成了他们新的追逐目标和必然选择。制造商订单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驱动下产生的,并自下而上传递给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价值环节,即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再驱动分销商以及供应商。



JIT和VMI需求便应运而生,它可以配合这种订单驱动模式更准确地响应用户的需求,降低制造商的库存成本与风险,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库存周转率。根据JIT的采购原理,一个企业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把需求物资采购到需要的地点,这种做法使JIT采购成为一种节省而有效率的采购模式。



不过,目前中国制造商使用JIT和VMI服务的模式还在成熟和完善当中。因为就整个供应链而言,库存的成本和风险只是被转移到供应链的另一方,有些时候OEM和EMS公司会发现将成本强加给其供货商,可能使采购成本并没有得到改善,小批量高频率的采购行为甚至会导致成本升高。JIT和VMI都是减少企业库存的一种战术手段,但不是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战略机制。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0: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购趋势二:从采购商品的管理到供应商等外部资源的管理

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曾说过:“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了实现真正的降低企业成本,就必须在供应链上获得双赢或者多赢。



制造商对分销商的存在价值表示认可,并由此供需双方建立起一种长期的、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制造商在理念和行动上的重大改变。过去,制造商更多的是关注企业内部库存的管理,而现在则是面向各种快速变化的市场,考虑的是如何管理或平衡所有的供应商(原厂/授权分销商/独立分销商)资源。



制造商对不同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策略,是他们的主要策略。青岛海尔集团采购增值本部负责电子与电器的采购经理张翔表示:“现在供应商太多,有时还会涉及器件设计问题,所以对分销商的管理不仅要体现‘管理’还要‘引导’,使之能够结合市场和我们的需求。另外还要清楚了解各个分销商的策略、优势和重点领域等,本着双赢的态度推进合作,形成战略一致。”

他继续说,目前和分销商的合作过程中,主要还存在难以避免的计划准确性和市场需求变化问题,“现在推进的想法就是鼓励分销商从设计初期就介入开发,以便切实把握方案的进展状况和潜在需求变化。”



在整个对供应商管理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其中,物流覆盖了产品售前在多个供应商之间高速有效的流动,以及包括退货、维修、回收、产品召回等在内的售后服务。信息流指供需双方应建立交易信息平台,及时地把生产、质量、服务、交易历史、库存动态等信息充分共享,保证供应链成员之间信息畅通。而资金流则是指现金流动速度和物流资产的利润率。
发表于 2012-11-8 11: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产品——低采购金额,低采购风险的产品
  四种采购方式:定期定量/定期不定量/不定期定量/不定期不定量
  *瓶颈产品——具有低采购金额,高采购风险的产品
  方法一:给供应商及时快速、更短周期地付款
  方法二:可以适当的给供应商更好的利润
  方法三:与杠杆产品搭配采购,把“肥肉”与“骨头”捆绑
  方法四:在产品设计阶段的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VE/VA)
  方法五:提高与稀缺资源的掌握者合作的能力,学会利用资源
  *杠杆产品——高采购金额,低采购风险的产品
  策略一:建立采购产品的成本模型
  策略二:达尔文式的采购
  *战略产品——高采购金额,高采购风险的产品
  方法一:必须削减供应商数量
  方法二: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者战略联盟的关系
  方法三:联合开发、联合改善,共同提升价值
  方法四:考虑整合资源模块化采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2: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肥肉”与“骨头”捆绑采购,这个方式不错,有机会试试
发表于 2012-11-8 13: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森林2012 发表于 2012-11-8 12:39
“肥肉”与“骨头”捆绑采购,这个方式不错,有机会试试

嘿嘿,必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3: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後の冰吻 发表于 2012-11-8 13:32
嘿嘿,必须的

就像以前卖肉的,买好的瘦肉,给你搭一点“猪油肉”
发表于 2012-11-8 1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森林2012 发表于 2012-11-8 13:36
就像以前卖肉的,买好的瘦肉,给你搭一点“猪油肉”

没错,混搭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5: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购趋势三:采购渠道单一式转向多元化

传统的采购模式重点是如何在与供应商的商业交易中获得更多商务优势,因此侧重于交易过程中供应商之间的价格、交货期、放款条件等比较,也就是通过“货比三家”来选择最优合作对象。这是一种传统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博弈过程,可能的不利因素就是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时期的合作关系。



随着制造商采购行为习惯的成熟,其采购方式迅速走向多元化。首先是跨国性公司的全球化采购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这一点独立分销商的优势也较为明显,特别是Smith & Associates、Advanced MP这些独立分销商,可以从全球其他区域觅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其次是表现在集中采购管理系统与分散采购相结合。大型制造商往往因为组织机构庞大和产品线差异太大,而更多的采用集中化分散采购的方法,即部分价值高、核心元器件或材料采取集中式采购,其余价值低和周边器件则分散由各个子公司或工厂采购。而中小型制造商的集中采购明显,但也要看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是多供应商与单一供应商相结合。一般情况下,跨国公司均采用多源供应即多供应商战略,在一个供应商处采购订单不会超过总需求量的50%,主要是为了防止供应链中断风险,但也不是供应商越多越好。伟创力是其中一个代表,对于同一颗物料会选择3家供应商在**L系统中,具体下订单时选择其中2家,根据付款条件、交货期、服务水平和历史交易记录等指标分配两家的采购权重,“一旦其中一家供货出现问题,我们会立即启动第三家供应商进行供货。”该公司表示。



而小型EMS公司利华科技(苏州)则侧重于选择单一渠道供应,即一颗料在某一段时间由一家供应商供应。“采用单家供应策略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采购的大部分物料是通用器件,出现问题转移到其它供应商的速度很快,因此采用一家公司供应的风险并不大,而相应为此开发多家供应商,从工作量、成本以及收益来看并不划算。”该公司物料总监王亚飞解释说。



第四是制造商采购与分销商采购相结合,即直购比重趋于平衡。

向原厂直购的条件一般要视制造商的采购量和原厂的分销策略而定,如果采购量大,而且属于原厂的重点客户,一般能够从原厂渠道取得较好的价格和技术支持服务。但是,多数制造商都认为,一旦供应链出现波动,原厂在供货和备货的灵活性上就体现出明显不足。



相比较而言,一站式采购和JIT采购往往需要依据实力很强的授权分销商来解决,而中小型授权分销商灵活的服务、独立分销商以其快速满足紧缺料需求的能力、目录型分销商以其小批量订单灵活的优势,也赢得了制造商们的认可。因而对于制造商而言,各个阵营的供货商都在**L名单中不可或缺,不再一味追求“原厂直供”。



最后一种方式是自营采购与外包采购相结合。OEM采用生产外包的方式非常常见,通常他们会对核心元器件和类似电容等品质敏感的元器件采取自己采购的方式,而其余的物料可能加以品牌限制或者不限制,以及BOM打包限价方式交给EMS或ODM来采购,对采购渠道不做限制。



另一方面,EMS和ODM的行业整合速度相当迅速,而且两者之间的界限也更加模糊。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他们越来越具备采购规模效应,在设计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开始拥有更多品牌和渠道的选择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2 16:56 , Processed in 0.88342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