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回复: 5

稻盛和夫:只有通过改变心念,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出现转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2 15: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稻盛和夫:只有通过改变心念,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出现转机
稻盛金句:相较于技术、资金和设备等物质条件,经营者的“心念”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对话稻盛和夫4:话说新哲学》
1
梅原猛:



我与稻盛先生您之间有着深厚的交情。您最令我感慨的就是,在日本的企业家里面,很少看到像您这样对宗教有着极高关注度的人。



您甚至为此剃度出家,而与此同时又作为一名企业家活跃在经济领域第一线。虽然在作家里面有濑户内寂听那样,身为尼僧的同时依然笔耕不倦,可是在经济界人士中,您却是凤毛麟角。



因此,我想要向您请教几个问题:您为何会对宗教和佛教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您为何选择皈依佛教禅宗的临济宗这一派?我希望就这些问题得到稻盛先生的赐教。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5: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2
稻盛和夫:

我的老家在鹿儿岛市,我的父母都是净土真宗(日本僧人亲鸾创建的一个净土宗流派——译者注)的虔诚信徒,所以我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影响,时不时地会去鹿儿岛市的西本愿寺别院参拜。

而且我还经历过真正的宗教体验。六岁的时候我曾经去过距鹿儿岛市三公里远的我父亲出生的村庄。当时那里还保留着“隐蔽念佛(鹿儿岛所在的萨摩藩历史上曾经禁止过净土真宗,净土真宗信徒为了保持信仰而采取的秘密念佛的方式。)”的做法,这让我获得了印象深刻的体验。

那一天,父亲与亲戚们一直聊天聊到日落,等到太阳下山后他才领着我登上了山间小道。同行者中除了我之外还有另外四五名学龄前儿童,大人们围在我们四周提着灯一起前行在山道上,所有人都一言不发。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心中那种莫名的恐惧。

在走完山道后,看到了一户人家,我们走进房子,发现在一个打开着的壁橱里放着一个气势非凡的佛坛,一名身着袈裟的和尚端坐在佛坛前面轻声念诵着佛经。我们这些小孩子被要求正身跪坐在那个和尚的后面听他念经。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5: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3
当时虽然村庄里已经通了电,但是那户人家并没有安装电灯,房子里只点着两三根蜡烛,在我的印象里非常昏暗。念完经后,那名和尚转过身来告诉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到佛坛前,去敬上一根香,然后再拜佛。”于是我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去拜佛。



在我拜完佛后,那名和尚开口道:“你今天已经算是拜过佛了,这样就行了。”然后他转身对我父亲说:“这个孩子没问题。”



接着他又告诉我说:“从今天开始,你每天都要出声念诵‘南无南无,感谢您’以此来向佛表示感谢,你在自己的一生中只要坚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



与我同去的孩子里面,有的人被要求下次还要跟着父母再来一次,而我被告知“这个孩子没问题”,这仿佛就像是通过了一场考试,因此当时我非常开心。



那一次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到现在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念“南无南无,感谢您”,等到我自己意识到这一点时,也只能对此报之一笑。



并且不仅是到佛教寺院中,在我到欧洲参观基督教教会时,同样也会情不自禁地念诵“南无南无,感谢您”。对我而言,所谓“祷告”就是念诵“南无南无,感谢您”,可以说这已经超越了宗教和宗派的区别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5: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4
此外,我小时候还曾经有过另外一次宗教体验。我在小学六年级时患上了结核病,当时我已经有两名叔父和一名姑姑因染上结核病而先后过世,因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认定“自己马上也要死了”,恰巧在那时候,有人向我推荐了“生长之家”的创始人谷口雅春所撰写的著作《生命的真相》一书。

虽然我那个时候也是半懂不懂,但是仍然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此外我还得到了一本名叫《甘露法雨》的书,早晚都会在佛坛前诵读。

在这些书中我第一次读到了谷口雅春先生所说的“心念”,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说我们内心的想法全部都会在现实世界中体现出来。

于是我意识到正是自己心中的忧虑才给自己带来了结核病。由于我的叔叔和姑姑都接连因结核病去世,因此在我患上结核病之前,我们家就被邻居说成“那家有患结核的家族病”,大家都不愿意与我们家走得太近。

这也就让我感到非常丢脸,因此每当走过在家养病的叔父身边时,我都会捏着鼻子,屏住气息快速通过,因为我知道结核病菌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小我三岁的弟弟对此却一无所知,因此他自然也就毫不在意,走过叔父身边时仍然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最终结果却是毫不在意的弟弟并没有染上结核病,反倒是处处小心的我患上了结核病。

由于叔叔和姑姑都是我父亲的亲戚,因此当时照顾他们基本上也就成了我父亲的任务。我父亲要求我母亲尽量回避,完全由他自己来护理病人们,并且最终给这三位逝者料理后事的也仍然是我父亲。

可是我父亲却从来都没有被传染上,反倒是一直回避的母亲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得了结核病。正是基于这种经历,我开始对于“心念”以及与此相关的宗教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5: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5
后来在我读完大学进入社会后,我又遇到过相同的经历。我接二连三地遭遇了大学落榜、求职被拒的惨痛经历,人生可以说是充满了厄运。

后来我好不容易进入了京都一家生产陶瓷的企业,可是这家企业当时却背负赤字,濒临倒闭。因此可以说那时的我在心里是充满了愤懑和不平。

然而我后来终于醒悟到“就算换工作也不一定能够找到好地方,所以也只能继续留在这家公司里努力工作了”,于是我就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我的人生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才出现了转变。

这个例子也就再一次证明了,只有通过改变“心念”才能改变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人生出现转机。

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研究工作中后,优秀的成果也接踵而至。经过四年左右对精密陶瓷的刻苦研究后,我终于选择了独立创业、兴办了京瓷。

在创办京瓷之后,我意识到公司的所有责任都在我身上,因此企业是否能够成功就完全取决于我的“心念”。也就是说,相较于技术、资金和设备等物质条件,经营者的“心念”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团队成员的“心念”也同样重要,自从昭和三十四年(1959年)创建公司以来,我们就一直都秉承着这种心态。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5: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6
在经营京瓷期间,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我与佛教进行了接触并遇到了禅宗。当年创办京瓷时对我提供过帮助的人里面,有一位是位于京都八幡的临济宗妙心寺派圆福寺的监护人,正是由于这个因缘,我才认识了圆福寺的西片担雪师父。

西片担雪师父大学时代也同样得过结核病,当时恰逢二战,他觉得“反正横竖都是一死,干脆到寺院里去修行算了”,所以才去禅寺出家。在经过严格的修行之后,他最后成为了圆福寺的主持,最近(2002年)又担任了圆福寺妙心寺派的管长(宗派之长)。

西片担雪师父在驻锡圆福寺时,我在禅修等方面得到过他的亲自指导,并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对佛教的禅宗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事实上,当我因为遇到的各种难题向西片担雪师父寻求建议时,从来都不曾得到过他具体的答复。他的回答总是如“没有必要去在意这些,随缘就好”这样,充满了禅宗式问答的意味。

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把西片担雪视为知己和人生导师,从心底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我曾经告诉他,“等到了60岁,我也想入佛门,效仿出家人的生活”,于是他回复我:“如果是这样的话,到时候就请到我这里来剃度出家吧。”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一直等到65岁的时候才在师父的引导下在圆福寺剃度出家。

当初我原本打算最迟也要在当年(1997年)6月就剃度出家,开始认真修行。然而就在我要为此从公司离任的前十天,却发现得了胃癌,最终不得不延期剃度,结果原来预定举行剃度仪式的那一天却成为了我接受胃癌切除手术的日子。然后我在医院里从7月一直待到了8月,等到9月份出院之后才终于举行了剃度仪式,并在同年11月进入寺院正式开始了修行生活。

本文摘自《对话稻盛和夫4:话说新哲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4-29 04:53 , Processed in 0.3248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