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1|回复: 4

如何做好HR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 23: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获取老板的信任
  具备规模的民营企业都迫切需要HRD,但很多HRD走马上任却干得很吃力、很辛苦、很委屈、效果很差,往往成为效益下降和各种问题的替罪羊。因为企业所有的问题都与人相关,所以HRD难免代人受过,最后悲壮地离开。总结起来,这些失意的HRD大概有以下环节没有处理好。
  一是专业能力不够精深;二是没有为自己发挥专业能力创造好的环境;三是把自己置于矛盾的纠葛之中,本来自己是判官,结果成了被告;四是没有把职业原则和企业实际环境有效结合起来;五是认为老板请我来,就得完全听我的;六是不能在老板和员工利益之间找到平衡。最终结果,是失去老板对自己的信任。

二、弄清自己的角色
  有不少外企的HRD到了民企,认为原来怎么做就怎么做。其实,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像前面分析的,你是一综合性角色,当然就需要更综合的专业能力。仅靠原来的工具型人力资源已经远远不够。如果自认为HRD会六大模块,或者会几个测评工具,就可以去和老板对话,那就书生气了,很有可能碰一鼻子灰。
  这在于你只记住了自己角色的一方面——工具型的HR,而没有搞清楚民营企业HRD角色的其他方面——决策型HR和资本型HR。这与外企HRD迥异,外企HRD很少面对真正的决策层,甚至自己上司的上司,都是执行层,或者说决策的成分少。而民企则不然,民企HRD是高层面的综合性角色,大多情况下要参与企业决策,要直接和老板对话。所以民企HRD,仅有过往工具型HR的专业经验还不够,还必须练就决策层面的HR和资本层面的HR。只有这两个更高层面的人力资源专业都具备了,才能做好决策和决策层和谐相处,才能和老板对话,和老板相融。
  有不少HR问什么是决策型人力资源?什么是资本型人力资源?举例回答说:比如老板说公司的成本太高了,资本回报率低了,其中可能举出应该降低人工成本,这就是资本层面的人力资源。至于人工成本该如何降,降多少,则是决策层面的人力资源——最后制定出人工成本降低8%,其中通过裁员降5%,调整工资和福利降3%,这就完成了人力资源决策。至于如何裁员降低人工成本5%,如何降低工资和福利从而实现3%的目标,那是工具层面的人力资源。比如裁员:淘汰绩效差的员工、解除合同到期员工、裁减触犯红线的员工等,都是工具层面的人力资源。而这些又都会带来企业内部的震荡和冲突,这就用上了员工关系处理建设的人力资源工具。
  所以,HRD要在民营企业要干好,至少要了解资本层面的人力资源,站在资本层面也就是老板层面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HRD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就是“专业”,你唯一吸引老板的就是你的专业。没有了专业,你就没有价值,就不是HRD,所以应发挥你的专业优势。而你的专业优势包括上面讲的三个层面,而不是简单的工具层面。

三、策略性地营造环境
  专业HRD空降到民企后,遇到的肯定是乱七八糟的人力资源现状。不然,老板也没必要请你来。这时也许空揣着工具的你会发现无从下手。还拿不准时,老板却一再催促你下刀。你就一刀下去,一不小心砍到老板的痛处——即使没有砍到老板,结果砍到了与老板关系近的人身上——于是不得了,群起而攻之。而你又是外来户,和老板没有情感基础和信任基础,空有专业能力也用不上。时间一长,老板会认为你不行,再加上众人鼓噪,出你的丑,结果你不灰溜溜地离开又能怎么办?
  其实,首先你不要急于建功立业,要先做老板的参谋助手。老板遇到了头疼的人力资源问题,你完全可以发挥你的专业经验和知识,给老板出些工具型人力资源操作建议,老板听着都新鲜。而老板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他会做出选择和决策,有策略地发布实施和执行,当然会让你辅助实施。一试,不错,初见成效,老板自然高兴,他会从心底里认知你的专业水准。如果一试,效果不理想,你当然可以给出纠偏的专业建议,结果也不会太坏,因为这决策是老板做出的,反弹不至于直接冲你来。正常情况下,有你的专业建议、老板的慎重抉择,是不会有大闪失的。然后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赢得老板的信任,老板也就会陆续授予你权杖。这种稳扎稳打不声不响、逐步积累起战功的做法,一般不会招致元老的嫉妒,反而会赢得他们的支持。因为,你的到来和做法为组织赢得了效益,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企业混乱的现状。这样你就获得了组织资源。有老板的信任,你将获得权杖资源;有元老的信任,你将获得组织的资源。权杖资源+组织资源,你就具备了发挥专业工具能力的基础,就可以逐步舞动起你HRD的权杖,构建起一个健康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
  提醒:切忌一,为了获得元老们的支持,和元老们拉帮结派,做些不正派的活动,使自己陷入不健康的境地,招致老板讨厌。切忌二,和新进人员结成弱势同盟。有时企业差不多同一时期引进了几位中高级管理人员,新加盟组织成员的弱势心理活动,很容易结成情感上朋友,于是几位新进的中高管人员惺惺相惜,结成弱势同盟。这对开展工作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四、巧用大旗,兼竖小旗
  民营企业老板的大旗是不能倒的,也不会倒的,除非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所以在民营企业做事,尤其做HRD,打上老板的大旗是很管用的,不然很难干成事情。当然也不能什么事都打上老板的大旗,打不好适得其反。能够为老板增光添彩的,就打老板的旗号。但打老板旗号之前,最好和老板沟通一下,老板点头或知晓,不反对就可以打;如果情形紧急,来不及和老板打招呼打了老板旗号,过后也要抢得第一时间和老板沟通到位。
  当然,自己的旗号也要打,关键看什么时候打,干什么事情打。有些事情老板不方便出面,授意HRD做,HRD在企业内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资源后,完全可以打自己的旗号做这些老板想做而又不便做的。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那些反对者不明就里,不敢轻易到老板那里鼓噪;有些人会到老板那里试探,老板大多不会理睬;只有不识时务者才会找老板直接告恶状,反而自讨没趣。这种情况下正是HRD树自己小旗的时候。
  如果HRD搞反了,往自己脸上贴金,往老板脸上抹黑,估计抹不了几次,自己也该下课了。

五、让老板摆脱招聘泥潭
  民营企业做大后,招聘就是一项日常工作。尤其高管招聘,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老板都要对总监以上人选亲自面试。但老板又确实太忙了,当企业快速发展时,大量的高管招聘往往会占去老板大量的时间,有的老板抱怨面试甚至占去了自己70%的精力。一旦老板这样说,HRD肯定是不合老板的心意,背后不知骂了多少次。结果是HRD换了一个又一个,却始终问题依旧。HRD也抱怨:老板不信任,不放权,非要亲自看一眼,出国一个月也要等一个月,结果好的人选也都给等没了;老板一旦回国了或有空了,就责问HRD为什么缺这么多高管,催促赶快通知人选面试,可人才怎会召之即来?于是老板又气又急,骂HRD这点事都搞不好。于是HRD一生气辞职了,老板更骂。
  那么,高管招聘在民企是否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呢?!首先,要有一整套完整的招聘体系和流程以及招聘制度。只有水渠修好了,水才能顺畅地流动。你要让老板确信这套招聘体系和流程是合理的、健康的、高效的、透明的。其次,组建高素质的招聘队伍,这里面包括招聘人员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的招聘能力和强大的沟通协调能力。只有让老板确信招聘体系和队伍靠得住,并且实践证明最初招聘的一批人确实是好的,可以放心,老板自然会乐得不去面试。

六、让老板认可你的培训
  培训是任何企业都需要的,但培训又是非常虚的东西。很多企业都在培训,效果非常差,企业花了不少钱,就是没有效果,甚至越培训越差,还不知道为什么!老板总见不到培训效果,就会训斥HRD。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HRD不知道培训是干什么的?不知道老板要的培训目的是什么?
  其实,培训只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另一是降低员工的期望值。最根本的还是降低员工的期望值。
  可市场上,更多的培训师培训的结果恰恰是提升员工的期望值,把很多员工都培训成欲壑难填的物欲狂徒。其结果自然是越培训越麻烦。从期望来讲,员工对组织的期望只有三种状态,欠、平、盈。如果是欠,认为自己欠企业的,员工就会奋发向上,激情四射;如果是平,认为自己与企业互不相欠,员工就会是撞钟状态,企业死水一潭,毫无生机;如果是盈,认为我对得起企业,企业对不起我,员工就会搞破坏,企业只要有一个员工处于盈的心理状态,就会直接和间接地对企业造成连环性伤害。
  所以,HRD必须理解企业培训的根本目的,然后和老板沟通,知道老板所需,透过老板的口头表达看到企业的根本所需,然后针对不同的团队,选择培训讲师。千万不要选择那些针对个人能力提升的培训讲师,那些培训往往提升的只是个人欲望,而技能又提升不了。尤其针对目前浮躁的社会现状,降低员工的期望值实在紧迫而重要,让员工认为自己应该多为组织做贡献。其实,企业很多问题的背后就是员工的个人期望值过高在作祟。每个人的期望值都是持续上升的过程,每一个人的期望值都是欲壑难填的,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人的本性。
  从根本上来讲,HRD所做的培训应该是降低员工期望值,只要员工的期望值降低了,员工会主动提升技能,为企业做贡献。

七、既得民心,又得老板欢心
  有些HRD被老板辞掉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拿捏不准是迎合老板,还是坚持自己的职业准则。如果坚持原则,和老板对着干,时间长了自然会被老板炒鱿鱼;如果一味迎合老板,员工不满意,甚至会造成员工频繁离职,自己照样干不长。那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智慧和创新,作为HRD,既要维护资本的利益,也要维护员工的利益,要在老板和员工的双重利益之间求得平衡。比如说:完全照搬《劳动法》行事,绝大多数创立和成长期企业将无法生存,而违反《劳动法》更有法律风险。怎么办?只能是不要求一定合法,而想办法做到不违法。这就需要HRD非常懂专业,非常有智慧。就像1990年代老板渴望一位财务总监(CFO)帮助处理账目,既节税又合法一样。但是HRD面临的问题,要比CFO复杂得多。因为,HRD要做大量的说服沟通工作,既要和老板沟通,又要和各层面、各岗位的员工沟通,还得和自己沟通(自己内心是否接受),甚至要和ZF执法人员沟通。同时也要面临员工离职时有可能带来的法律诉讼,甚至是躲在背后的员工举报。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如果HRD没有两把刷子,是很难干好的。
  其实,HRD大多的工作性质都是这样,必须拿捏好平衡,做到既得民心又得老板欢心。

八、既让老板知情,又让老板放手
  在民营企业,老板插手经理人的事务是正常的事情。尤其是HRD所处理的问题,都是涉及到人的事情。为什么老板要插手经理人的事务?首先是因为老板不放心。这个不放心不是一般经理人和员工理解的狭隘的不放心,主要是老板对经理人和员工做好事情的信心不足。一旦把事情做砸了,承担最终责任的是老板而不是经理人,因为企业任何错误最终的买单者只能是老板,其他人至多是责任的传递者。
  总嫌他人做事效率低,是老板插手经理人事务的另一重要原因。因为老板都是从工兵的角色扮演过来的,他同时兼任着工兵、管理者、领导者和资本者四个角色。因而老板做事大多是在爆发状态下做事,而经理人和一般员工都在常态下做事,效率自然没有老板高。但老板长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看到经理人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低就忍不住想插手。
  如果HRD不想让老板插手自己的事务,有两个办法:
  一是像老板那样爆发性做事,这当然再好不过,但不现实。因为HRD不是老板,即使拥有了股权也不是老板,也不可能像老板那样经常处于爆发状态。二是全过程及时和老板沟通,让老板放心你所有做的事情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你的方案、计划、流程、制度、手段都是通向成功的,所以不仅方案要和老板沟通,要老板决策,而且执行过程中关键点信息也要和老板沟通。无论老板多忙都应让老板知道事情的关键信息,让老板知道事情走到什么地步了,下一步该怎么走;让老板明确知道你在努力地做事,而且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这样老板本身就参与了你的事情,就不会突然插手你的事务。尤其做人力资源工作的,涉及到人的事情老板自然要清楚。这样,就能做到既让老板放心不插手事务,又能做到让老板知晓你所做的事情和事情的结果。

九、巧妙与“皇亲国戚”周旋
  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有“皇亲国戚”。许多经理人抱怨民营企业里的“皇亲国戚”太难缠了,根本无法推行规范化的制度管理。
  尤其做HRD的,你不知道“皇亲国戚”究竟拿多少钱,所做的薪酬体系就会失灵;你搞培训“皇亲国戚”要么根本不去,要么听了嗤之以鼻;你搞绩效考核,这些人的绩效你根本无法纳入统计,因为他一句话“保密”就把你撅回来了;你把他的绩效搞成零分,他根本不在乎,心想你算老几,工资也不是你发的;你搞末位淘汰,淘汰后他又到另外一岗位上岗了;也许淘汰他的HRD被淘汰了好几个,但他依然在公司内部关键岗位上流动——这就是大多民营企业“皇亲国戚”的现状。
  有的HRD会争取让老板答应把这些人放在一边,老板也答应了,却殊不知其实这叫“逼宫”。HRD这种做法,是根本不可能把HRD工作做好的,最后被逼走的很可能是自己。
  慎“法”皇亲国戚
  有人会问企业的“皇亲国戚”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是这些人有资格!这些人都是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功臣。没有这些“皇亲国戚”,企业也许就没有今天。只有这些人才会跟随老板打天下,作为经理人和普通员工是不会吃苦受累、拿很少薪水甚至不拿薪水跟随老板打天下的——因而老板与这些人的关系更多是情分关系。
  而HRD上任后采用的是制度,是法治,自然要与情发生冲突。怎么办?
  这时,我们常说的“情理法”中间的“理”字,就起作用了。协调情与法的办法,就是靠理。大家都得讲理吧,所以和“皇亲国戚”周旋不能简单**,需要讲理。理讲不通时再讲情。这个情不是你和他的情,而是他和老板的情,你自己和他套磁根本套不着。在理和情都讲明白的情况下,你的法也就自然起作用了,这些人会主动地遵守。
  慎“轻”皇亲国戚
  HRD应明白这些人对老板的忠诚远远高于你,对企业的感情要比空降经理人深厚得多——在他们的思想意识当中大多数空降经理人都是在祸害企业。所以你只要让他们明白你这个HRD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对企业有利的,他们自然会支持你的工作。HRD还应明白,这些人也许专业能力不够,水平有限,但关键的时候是敢冲敢打的,是能够替老板扛事儿的。
  因此,HRD必须明白:空降经理人和皇亲国戚以及元老们只是企业里起不同作用的人,谁也替代不了谁。这些不同角色之间需要的是沟通和协调,是相互理解和支持。
  慎“晾”皇亲国戚
  有些HRD会和老板沟通:“给这些人照发工资,但让他们回家休息,爱干嘛干嘛,只要不影响工作就行。”如果其他总监出这样主意可以谅解,如果是HRD也这么考虑,就说明还不是合格的HRD
  因为,这些“皇亲国戚”在职场的流动性是很差的。在这一行业内跟随老板打天下,拼搏了十多年,换个行当也不会,你让他去哪里工作?另外,即使这些人想到其他企业去,都是竞争对手,哪家企业敢要?所以“皇亲国戚”正常情况下只能在企业里继续呆下去。还有,你给他发着工资,让他一边没事干,这纯粹是对人的不尊重,况且他三四十岁的年龄,能休息得住吗?所以给老板出这样的主意,纯粹是馊主意。
  因此,作为HRD,第一,要认识到“皇亲国戚”和元老们的价值及作用。第二,学会和他们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第三,要正确使用这些人,发挥这些人的特殊功能,让这些人解决只有他们才能解决的企业问题。
  慎“裁”皇亲国戚
  第四,老板没让你开走这些人,请不要自作主张开掉——曾有一位空降老总在离职前下文开掉老板的老丈人,除了赌气有何意义?——如果你坚持这样做,只能说明你是愤青,你的水平和能力太低。
  第五,即便老板让你开,你也要劝老板慎重;即便老板坚持要让你开掉,你也得帮老板想好这些人的退路和出路,征得老板的同意后方才行动;即使老板同意了,仍要三思而后行,慢一拍,多去和被裁的皇亲国戚沟通;沟通后如果这些人同意了,也不要操之过急去办理,应该再缓一拍,也许缓的时间里老板又改主意了;最后真要裁时,也应该注意操作上不要太绝,要手下留情,使被裁的人不怨恨老板,也不怨恨你,这样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第六,即使裁完后,也要经常关心这些人,注意是代表老板关心,即使老板没有关心,自己也要尽可能代表老板用适当的方式关心他们一下——哪怕过年过节发一条短信,这些“落魄贵族”也会感激不尽。这才是真正的HRD
  我们探讨了HRD在民企内各类人际关系的相处之道,那么最后,我们来探讨HRD在民企内对自身的修炼,以及在严冬中如何处理裁员难题。

十、有官样而又没官气
       民营企业的经理人不好做。
  尤其是人力资源总监更不好做——责任大而权力往往很小,甚至一个普通的员工你都开不掉,涨落一级工资你定不了,调整一个岗位你调不了。但同时老板又给了你很多责任,压了很多重担,有很多任务要你做。
  民企老板最讨厌经理人有官气,动不动摆官架子,自己不干,纯粹指挥别人。因为老板自己没有官气,几乎都是能冲能打类型的。但老板同时又看不上没有霸气震不住台面的经理人。那么作为HRD,如何既要表现出良好的亲和力,又能在重要危急时刻震得住呢?这看似矛盾,其实在民企必须有机统一协调起来。平时自己心里清楚:这不是外企,也不是国企,自己就是一个打工的,必须摆正心态。老板既然可以把职务给你,随时都有可能把你的职务免掉,根本不需要理由。所以,自己千万不要真把自己当个什么总,必须派什么车,有多少人跟随,其实自己和其他员工一样是为企业打工。有此心态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架子。当然,自己肩负老板的重托、必须把事情干好时,就应该拿出自己应有的自信和勇气来,把一切不利于目标达成的因素坚决排除。有此心态,霸气自然就有了,事情就有可能做成了。这样,自然就像官了,因为在其位必须谋其政。如此,便可做到像官又没有官气。

十一、让被裁员工笑着离开
  对于一家规模性民企,不仅招聘是常态,裁员也是常态。只要裁员,就会涉及到员工关系的处理。处理不好就会剑拔弩张,对薄公堂。只要打官司,就没有赢家,因为成本太大了。尤其对主动诉讼的员工,是终生的职业伤害。这一点年轻气盛的员工很难认识到位,往往一时气愤不过拿起了法律武器,输赢暂且不论,其结果是谁见了都躲,凡是知道的企业几乎没有再敢雇的。所以作为HRD,应锤炼的是无论多么大的矛盾,都应当在好合好散的氛围中进行,让员工笑着离开企业。这就需要HRD强大的沟通能力和多方的说服能力,在老板、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求得平衡。如果员工和企业对薄公堂,就是HRD的失败。

十二、与时俱进才真专业
  现在从事HRD的大概有四个年龄段:50后、60后、70后、80后,主体是前两种。这些不同年龄段的人各有其特点:年龄越大,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和把握越深刻,操作越到位,处理事情越周全;越年轻其工具化的专业程度越高,越能与时代相融洽。就专业知识结构来讲,50后大多是转业军人或一般事务性的政工干部,是从人事事务转过来的;60后大多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业务口、技术口转做人力资源的;70后大多是MBA毕业,系统学习过专业人力资源课程;80后大多是本科、研究生,都是读人力资源专业的。从知识体系看,是越来越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相比60后的HRD70后稍占上风,因为知识更系统和全面,与时代融合的程度更高。80后目前担任HRD者寥寥,但会后来居上。
  抛开年龄和专业知识,哪一类HRD更优秀呢?回答是能够与时俱进者。什么叫与时俱进?四条:一是专业精神,二是学习和思考,三是勤于实践,四是开放心态。
  有人问:这个时代的职场人最缺乏的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专业精神。我见过秉赋很好的人,之所以干不好,根本原因就是专业精神缺乏。干人力资源的不研究人力资源,整天只想怎么赚钱发财,心态浮躁。无论干什么,懂专业是基础,是织锦,其他都是添花。有不少人就是不织锦,只想添花。要专业,首先必须有专业精神,干什么爱什么,天天琢磨什么,用心去做,专心去做,总想着把事情做好。遗憾的是在浮躁的时代,不具备专业精神的人大有人在。专业精神是做好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
  二是学习。并非上完大学、研究生就不用学习了,书本的知识只能是体系和框架,要远远落后于丰富多彩的现实。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深度学习和及时学习,学习最新、最接近实践的知识。因此,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书本以外的新东西,而这些东西的表现形式,大多都体现在时代性最强的杂志报刊上,体现在各种专业的论坛及沙龙上,体现在专业网站的专业博客里。这三类平台各有特点,都应该学习。
  三是勤于实践。学完了就要用,要把最新的东西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当中。因为这些专业经验的总结,往往是最鲜活的,虽然理论性不强,正确性有待验证,但非常实用。所以,学习时就要结合实践来学习,学了就要结合自己的实践来应用,解决自己眼下最实际的问题。
  四是开放心态。很多人前三方面都做到了,就是心态不阳光、不开放,表现在不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与周围分享,生怕被别人偷学了去,不参加行业活动,把自己限制在狭小的事务圈子里。这种人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其实交流都是双向的,既检验了自己实践经验的可操作性、正确性,又学习了新东西,是提升最新专业知识的捷径。不然自己闷头做事,成本高、效率低,当然很难成为优秀的HRD
  HRD的专业分三个层面:第一,工具层面;第二,决策层面;第三,资本层面。民企HRD的专业性应体现在这三个层面。若不能与时俱进,是不可能对此准确理解和执行到位的。

十三、平和规划职业发展
  HRD往往为其他人做职业规划,但有时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却模糊不清。HRD圈子中有一些人,总认为干自己的专业没有出息,所以不安心自己的专业,这还是心态浮躁导致的。其实在现实中,任何一个专业管理体系,都有无穷无限的精深奥妙。之所以认为没的可做,是因为自己浮在上面,没有深入进去。逻辑学上有个常识:外延越小,内涵越大。越是看起来狭窄的领域,当深入进去后会发现越发专业和精深。专家,首先是专。什么都涉猎的人,肯定不能成为专家。专业领域的内部都是相通的,透过专业的窗口,将会看到整个世界,关键是专业深入的程度。所以,HRD应该有这种认识才能真正成为专家。本职的专业工作没有做好,总惦记着去做经营工作,做总裁工作,不仅做不了CEO,即使做到CEO,也做不好。所以作为HRD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在做好本专业基础上,顺其自然发展,而不能刻意去追求。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程度就是管人,管人就是管人心,管人心就是管人的期望值。当HRD把人心管好了,把人力资源价值都开发出来了,还有什么做不成呢?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HRD也就是实际上的总裁。

十四、学会“科学”跳槽
  理论上讲,HRD越稳定越好。因为越稳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越熟悉了解,使企业日常运营的人力资源成本越低。然而,民企里HRD更换还是比较频繁的,甚至是最频繁的一个岗位。那么HRD该如何跳槽呢?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是跳槽频度。HRD应该至少在一个企业干四年以上才算得上职业稳定。因为第一年在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基础上,要熟悉原有人力资源现状,尤其是核心人员的能力特征和行为风格特征,以及这些核心岗位所需的素质模型特征。在此基础上,第二年逐步理顺和发展完善新的人力资源体系,逐渐探索并做到人岗匹配。第三年,才能真正见到HRD所做努力的成效,HRD的前期价值才逐渐显现出来。等到第四年,效益就非常显著,成放大效应。很多民企老板期望HRD一上来三个月就立竿见影,这是不现实的,做销售总监也没有这么快。因此,HRD最好的跳槽周期是四年以上。
  二是跳槽与能力模型。尽管HRD属于通用类人才,但能力特征还是千差万别。HRD的能力模型是一个**组合方阵。从企业发展阶段分七类:创立型、成长型、成熟型、突破型、转型型、问题型和破产型;从企业规模分五类: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巨型综合性集团;从经营创收主体构成分四类:体力劳动者、技术工人、工程师、管理者等;从大行业分三类:制造业、流通服务业、信息业;从企业经营服务对象分两类:B2BB2C。综上五个纬度,这个方阵模型中共有840种子模型。一个HRD应清楚自己是属于这840种子模型中的哪一种。当然,有些人经历丰富,可以是其中的两到五个,多了也不现实。在同一能力模型的企业之间跳槽,能力转换成本低,对接程度高。所以,HRD跳槽,应找准自己的能力模型。
  三是跨文化跳槽。首先,投资主体决定着企业文化的特征:外企文化、民企文化、国企文化。这三大类文化之间明显不同:外企简单僵化,民企灵活乱变,国企规矩呆板。HRD从外企跳到民企和国企障碍比较大。而做大了的民企和国企是相通的,因为大型民企比国企还国企。
  其次,创业者出身形成企业文化。同是民企,文化也有迥异,有科学家文化、军人文化、资本家文化和官员文化,这主要是创业老板自身的身份经历决定的。比如:创业者是知识分子、经理人等,就容易形成科学家文化,典型特征是尊重人和张扬人的个性,以激励为主;军人出身的创业者,特别容易形成军人文化,主要典型特征是服从命令和以效率为主;草根阶层出身创业的,或直接是战略投资机构投资的企业,就容易形成资本家文化,典型的狼性特征,攻城掠地、结果导向、惩罚为主,缺乏人文关怀;官员文化大多是官员出身创业后形成的,累人累己,效率低下,这种民企鲜有做大的。虽然军人文化、科学家文化、资本家文化三者之间差异明显,但有共同特征:效率优先。所以在三者之间跳槽一般问题不大,主要看HRD本人的性格特质及变通能力,正常情况下是能够对接的。因为HRD的变通能力是比较强的,不然也不太适合做HRD工作。
  四是跳槽与年龄。HRD是越老越懂人。可从目前来看,民企HRD一般过了40岁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体力跟不上,拼不动了。前面讲过民企主要是效率为先,且都处在快速成长期,HRD在民企干不仅要付出智力,更要付出体力,高效率超负荷运转。二是目前40岁以上的人,从小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决定了他们价值观固化,对资本认识有片面性和感情上排斥。圆滑者表面上听从老板的,私下可能会侵蚀资本的利益;直率者干脆就和老板顶上了。三是很多成长型企业的老板大多40岁左右,这些人更愿意用比他们小的HRD
  此外,HRD跳槽慎入裁员门。一些HRD尤其年龄偏长者,会发现企业大多数高管、员工都是自己招来的,和大家相处有了感情,而董事会决定裁员时,自己就是下不了手,迟迟裁不动。怎么办?往往企业会重新招聘HRD,让新来的HRD完成裁员。新HRD由于在试用期,非常卖力,且没有任何感情瓜葛,所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裁员。然而,当所有的裁员都完成后,由于没剩什么人了,新HRD也就没有干下去的必要,于是自己也被裁掉了。所以HRD碰见这种情况一定要慎重,不然自己刚做了刀斧手,干了三五个月被辞退,影响自己的职业稳定度。当然,自己目前正处在休闲状态,也不妨走马上任做一次刀斧手。这种情况,在目前经济寒冬里碰上的几率比较大。
021.jpg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9-2 0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要是我早点看到这文章就好了,可以让之前在行政人事工作更好的开展。学习了!
发表于 2012-9-2 10: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太对了,要好好认真地学习一下,深入研读研读!!
发表于 2012-11-14 14: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政人力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啊
发表于 2012-11-14 21: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帮助很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1-11 06:17 , Processed in 0.18189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