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上周末,记者在北京参加一个饭局,当餐厅服务员为大家倒牛奶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地拒绝了。原因是,这家饭店提供的是一家曾经出过“质量问题”的国产品牌牛奶。在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产乳业品牌的信心受到打击,而此后的每一次国产乳业的质量问题曝光,更让消费者“敏感”。
在国内乳业品牌努力重塑形象之际,国内知名乳企光明乳业,又连连遭遇质量问题:在最近3个月时间因质量问题或管理问题,被媒体曝光5次,10余天内两次遭到政府部门的严厉处罚。
两遭“严厉处罚”
“酸败事件”过去10余天,光明乳业因含禁止使用在婴幼儿食品中的“乳矿物盐”成分,遭到“最严厉的处罚”。
2012年9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名消费者购买光明牌“小小光明宝宝奶酪(宝宝杯)”,发现配料中含有卫生部规定禁放的乳矿物盐。记者查询卫生部2009年第18号公告发现,在针对“乳矿物盐”中提到,“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当日,光明乳业表示,尽管已经将市面上销售的此产品全部回收,但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问题,符合GB25192再制干酪国家标准,下架回收完全是企业自主行为。
来源:西部网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