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回复: 0

管理要优于企业所有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8 14: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管理要优于企业所有者


作者:杨柳君





不论怎样,当企业从最初的“个人的企业”成长为一家工商企业的时候,他的发展绝不仅是规模的变化,到了一定的程度,是量变转化成了质变。

但对于绝大部分从腥风血雨中冲杀出来的民营企业掌舵人来说,他们却并不这么认为。





企业做大了,必然会出现职业经理人阶层,因为老板或老板的心腹们对于管理一家上了规模的企业,明显已是力不从心。

于是,理所当然的便会呈现出企业的所有权掌握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冲突。

这个冲突既有价值观上的、心态上的以及管理技术上的,更有利益上的。





当眼前的利益足够大时,人性的卑劣面便很容易暴露出来。

大部分成长壮大后的民营企业里,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形是:创业元老们或者为了捍卫自己的所谓江湖地位,或者为了维护个人利益,对管理团队的介入会想尽一切办法的阻挠。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这些“外人”赶出去。

因为只有将这些“外人”赶出去了,他们才能继续在企业里随心所欲的做事,才能继续过“舒服”的日子。

他们想,企业初创的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江山也是他们打下的,当时不也没有这些所谓的管理者们,企业不也能做到这么大了?

所以,在他们的眼里,这些所谓的管理者们不过就是摆弄些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你说这些元老们,企业的所有权掌握者们,是存心在给企业添乱吗?

绝对不是!

他们也是巴心巴肝的希望企业好,盼望企业多盈利,因为这里面关乎到他们每个人的利益啊。

但于他们而言,得到这个好结果的同时,他们更希望企业继续是在自己的掌控下,按照他们的心意发展。

尽管,他们或许已完全不具备管理如今已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实际运营能力。





但他们显然管不了这么多了,他们的心中那刻最在意的并不是什么组织的大目标,而是他们个人的情绪,个人的感受,个人的利益。

倘若让他们不“爽”了,让他们有大权旁落的恐慌了,他们便无暇顾及那么多了,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情绪为大,自己的利益最重要。





所以,一家从“个人的企业”成长为“有不同结构和不同原则的组织”的工商企业,一定绕不开的一个问题便是,职业化管理团队的引入,和企业的管理蜕变。

    此时,在企业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决策者是否能力排众议的坚定支持管理团队,无疑是企业能否顺利转型的最关键因素。(杨柳君原创文章,版权所有,如若转载敬请注明作者与出处,谢谢!)





别以为企业所有权与管理者的冲突只在我们的身边出现,百年前的三菱公司正面临这样的蜕变。

我们看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个案例来自德鲁克的书中。





  “日本的传统是‘家’——‘家族共同体’,在其中,由年长者掌权,而不是按照所有权来掌权,并且以集体的方式来从事工作。

日本三菱公司的创建人岩崎弥太郎有意识地同这种传统彻底决裂,坚持由所有者兼企业家享有全部权力,并承担全部责任。

像福特一样,他被迫把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像福特一样,他也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讨厌的、束缚人的形式。他发出指令,全部所有权永远归一个人,归家族的首脑所拥有。所有的决定都应该由这个人,而且只能由这个人做出,其他人只是他的‘助手’并执行他的命令。

岩崎弥太郎是在1867年作为一个身无分文的武士开始其创业生涯的。15年以后,他的公司成为日本的领先企业,超过了三井公司和住友公司这些创建于17世纪的老字号企业。

但在那个时候,正如1920年时的福特汽车公司所经历的那样,三菱公司的发展速度放慢了,开始摇摆不定并明显暴露出衰败的迹象。



对三菱公司来说,幸运的是:岩崎弥太郎在1885年刚50岁时就去世了。他所委托的同事,虽然当年曾保证要遵守有关由家族之长掌握全权的规定,但在他去世后立即进行了改组,并建立了日本最强大、最专业化、最独立自主的管理集团。

虽然原来的家族成员仍然得到很大的尊敬,但被完全排除在管理集团之外。

三菱公司的兴起和发展,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的。”





正如上面案例中所描述的,“对三菱公司来说,幸运的是:岩崎弥太郎在1885年刚50岁时就去世了。”

如果岩崎弥太郎在世的时间更长的话,三菱公司无疑很难实行后面的成功改组。

如此,三菱公司极有可能在辉煌过后,逐渐在市场上消失。

正是因为岩崎弥太郎所委托的同事,“违背”了当年的承诺,成功进行了改组,才得以有了后面三菱公司的兴起和发展。

其实,对于岩崎弥太郎本人来说,他无疑是希望三菱公司能发展壮大的,但由于他对原有观念的固守,将企业逐渐拖入了死胡同。





对此,德鲁克说道,

“在开始的时候,福特、西门子和岩崎弥太郎所经营的企业规模都很小,但其发展不仅引起了规模的变化,而且到了一定的程度,由量变转化为质变,他们不再是经营‘个人的企业’了,而是在经营一家工商企业,即经营一个要求有不同结构和不同原则的组织——一个要求有管理人员和管理的组织。”





企业的发展必绕不开这个槛,从当年的经验管理,蜕变到工业化的科学管理。

由老板一言堂,蜕变到用流程、用制度最大化的保证企业重要决策的正确性。





企业也必须从创始团队的做事凭“感觉”,靠“经验”,讲哥们义气,到呈现有序、职责分明、赏罚清晰的行事准则。

在制度的保障下,由更专业的管理团队将企业带上规范化管理之路,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升级与蜕变,也定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技术性的问题有待面对与解决。





无论如何,企业的组织目标必定是高于个人利益或私人恩怨的。

正如德鲁克所说,“从法律上讲,管理看来好像仍是接受所有者的授权。但是,缓慢演变的现实教训却是:管理要优先于所有者,实际上是高于所有者。在大型企业中,也是这样。即使对大型企业拥有全部所有权的所有者,也不得不从属于恰当的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6-26 23:56 , Processed in 0.1793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