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Q168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2: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4 产销率理论
约束理论几经改进,发展成以"产销率、库存、运行费"为基础的指标体系,逐渐形成为一种面向增加产销率而不是传统的面向减少成本的管理理论和工具,并最终覆盖到企业管理的所有职能方面。这一重大进步并没有立即为制造社会所接受。Goldratt1983年在New Orleans的APICS国际会议上又发表了题为《成本会计—生产力的头号公敌》的讲演,当时很多APICS成员都为他对成本会计致命攻击喝彩,但引起财务方面人士的不满。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2: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1产销率理论是说:任何企业的目标应该只有一个:现在和将来都能赚到更多的钱(to make money now and in the future)。但是企业里每天所在做的许多事,却与赚钱无关,甚至于背道而驰。有的管理人员认为“工作的目标是发挥最大的效率,生产出产品。”所以他们为保持工人们忙忙碌碌,没事找事做以提高机器利用率,以扩大批量生产来降低单位成本,节省单位人工成本…等。很多做法违背“赚钱”的目标,甚至造成亏损。然而我们一向都是这样做,不知有何不妥。
2 赚钱的“度量”。企业赚不赚钱,靠财务算帐,一般只能到月底结算,
衡量标准是
净利润(Net Profit,简称NP);
投资收益率(Return on Investment,简称ROI)和
现金流量(Cash Flow,简称CF)。
这些指标是会计用的,但都与生产直接的管理活动不挂钩,造成平时措施盲目。
TOC提出3个直接指标:
产销率(Throughput,T)
库存(Inventory,I)
运行费(Operating Expenses,OE)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2: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TOC的定义:产销率T是一个系统通过实现产品或劳务的销售的盈利速度。而只有那些最终实现了销售的产出品才会真正给企业带来利润。TOC理论中的产销率是衡量企业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出产并销售产品而最终获利多少的能力。数学计算中,产销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实现的销售收入减去取得相应收入而发生的销售成本。

库存是一切暂时不用的资源。包括为满足未来需要而准备的原材料,加工过程的在制品和一时不用的零、部件,未销售的成品,而且还包括扣除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库存占用了资金,产生机会成本及一系列维持库存所需的费用。
运行费(Operating Expenses,OE)是生产系统将库存转化为产销量的过程中的一切花费,其中包括所有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会计指标与作业指标的关系
NP = T – OE
ROI = (T - OE) / I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2: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T/I/OE指导决策的意义
传统的管理强调首先降低运行费用,接下去才是有效产出的增加,最后是库存的减少。许多企业的改进工作,把注意力集中在成本的减少上。许多管理论述的中心主题是降低成本的方方面面。美国式的面向短期经济效应的模式又对成本减少格外强调,以之成为企业改进的基本原理。但是基于成本的方法是解决管理问题的万应灵药吗?约束理论的观点是否定的。尽管成本的消减可以给利润收益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成本消减并不是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唯一充分条件。对企业而言,从虽然消减成本无疑也是企业多创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致力于降低成本有可能无益甚至妨碍生产率的提高,原因有二:
首先,成本消减往往会走得太远,以至于有损于企业的生产能力。

其次,成本消减总有个尽头,当逼近生产无浪费的极端情况时,难道就停止企业改进的进程吗?(这与精益的观点是冲突的)。

而TOC认为,最大的获利来自于首先增加有效产出,然后依次是库存的减少和运行费的减少。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把目标和必要条件区分开来是十分重要的。目标是持续地获取利润——赚钱。降低成本是企业赚钱的必备条件,但这并不能确保企业取得成功。而提高产销率是第一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2: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5 约束理论又成为一种思想方法
至1991人们才刚刚认识和习惯了TOC的时候,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一个晚上,TOC又变成成为一组“思维过程(Thinking Process,即TP)”。在Jonah学习班上向来学习所以“瓶颈”和“鼓点、缓冲和绳子”的听众介绍“因果树、消雾法”等一系列指导人们怎样进行思考。尽管这是TOC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重要的阶段的标志,但不能不引起了在场者的困惑、恼怒和反对,甚至发生重要的追随者的叛离。但是最终,“思维过程”技术经过精化和磨练,成为有用和驯服的工具。


所以,现在的TOC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基于产销率的管理理念,产销率将成为制造企业头号优先的任务,约束理论又是一系列的思维工具。终于在OPT软件首次发布18年以后,TOC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开始为人广泛接受,成为与MRP/ERP、精益制造/JIT并列的管理方法。APICS最终也接纳了TOC。并在一个专门研究小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简称SIG)里每年召开年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4 13:01 , Processed in 0.09200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