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isotyh20 于 2013-9-5 09:48 编辑
站在国家全行业管理的高度,要克服国内部分企业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两张皮"现象,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企业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措施很重要,它是一个风向标。企业评价什么,员工就趋向什么,这也是企业的文化导向规律。在抓头头时要把他们的工作和质量管理挂钩,要给这些部门设置看得见、摸得着,能够考核的质量指标,而且这些质量指标不应该只是给审核员看的。
一、全行业要抓质量管理
这里讲的全行业,实际上就是全国。
1978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时候,当时的国家“质量管理机关”是“国家经济委员会质量局”现在,国家“质量管理机关”是“国家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总局”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机关的工作是不应该拉在-起作比较的。但是,稍作比较也无妨。
前一阶段,国家经委对全国质量工作的指导,是以抓质量管理为主,质量监督抽查为辅,当时还没有质量认证这一说。在抓质量管理上,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上,当时对“头头”抓得比较紧,一级对一级,经常找“头头”来“训话”,念“质量经”。效果应该说还是明显的,迅速扭转了因十年内乱造成的工业产品质量混乱现象。当然也有-些缺点,大轰大嗡,形式主义就是其一。
现在,国家质检总局在质量管理、质量认证、监督(商品)检验这三件大事上,质量认证、监督 (商品)检验抓得很实在,而质量管理就讲得很少。几乎昕不到国家质检总局在质量管理方面有什么举措,有什么声音。可能认为抓了ISO9001认证,质量工作就自然抓好了。这就造成"管理、认证、检验"这三条腿中,瘸了一条腿。
笔者认为,必须要像前一个阶段国家经委那样抓“质量管理”。在各级,主要是全行业大念质量经,大抓“头头”,在GDP指标之外增加-一些质量约束指标。事实证明,在认证被商业利益绑架,被称为是一种“服务”的情况下,光靠抓“认证”是全行业要抓质量管理,才能提出下面的“抓头头”的问题。
二、抓“明白人”
所谓“明白人”,就是原国防科工委怀国模付主任、周星如总质量师对企业中既懂质量管理,又懂产品,还懂企业各项管理的领头的质量管理工作者的称呼。这个“明白人”可能是企业的质量副厂长,可能是质量管理处处长,也可能是质量管理处内部的副处长或质量主管工程师。相当于我们今天讲的企业质量管理“学术带头人”。七八十年代,每个企业都有一个或两个水平或高或低的“明白人”。经过几十年的更替,这些人大都退休了。由于人员职业导向的原因,一些单位新的“明白人”又没有产生出来。各行业集团公司质量主管部门十多年来,较少召集企业质量处长或其他人员学习开会。要改变这一现状。开会的目的和内容除了布置工作以外,还包括学习政策理论,交流经验,进行学术探讨,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处长等人“充电”,提高他们,向“明白人”的水平靠近,或者超过他们的前任,并从中发现行业质量工作的新的“智囊”、“笔杆”人物。
前述的企业对质量管理标准理解不深,标准条文不能和企业实际相结合,对企业其他职能部门指导不力,在最高管理者到位的前提下,如果综合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管理“策划、组织、协调、评价”职能发挥不充分,应该说主要是“明白人”的原因。
“明白人”应该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家”,他应该比企业里的其他人更多懂一些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明白人”应该不是教条主义者,他应该把质量工程理论,ISO9001标准的理论和企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实际相结合;
“明白人”应该是企业的产品技术行家,能够对过程中的不合格和故障做出最及时、最明确的判断和处置;
“明白人”应该善于交流;
“明白人”应该有工作韧性;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明白人”的待遇问题。
有些行业实行“学术带头人”制度,企业的质量管理“明白人”就应该是企业的质量管理学术带头人。
更多的精彩请点击http://blog.sina.com.cn/tanyanhong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