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亲和图适用于那些( )的问题。
A. 需要时间 B. 尽快得到成效 C. 慢慢解决 D. 容易解决
E. 不容易解决而非解决不可
说明:亲和图适合解决那些需要时间、慢慢解决、不容易解决而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不适用于简单的、需要迅速解决的问题。
本题参考答案为A、C、E.
6、描述现有过程流程图的应用程序中在画出流程图草案之前要经历以下( )程序。
A. 判别过程开始和结束
B. 确定流程图符号
C. 观察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
D. 规定该过程中的步骤
E. 验证整个过程是否合理
说明:流程图的应用程序为:
(1) 判别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2) 设想、观察或判断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3) 规定在该过程中的步骤(输入、活动、判断、决定、输出)。
(4) 画出表示该过程的一张流程图的草图。
(5) 与该过程的有关人员共同评审该草图。
(6) 根据评审结果,改进流程图草图。
(7) 与实际过程比较,验证改进后的流程图。
(8) 注册正式流程图的形成日期,以备将来使用和参考。
一定要注意审题。题中问的是在画出草图之前要经历的程序。
本题参考答案为A、C、D、E.
7、矩阵图的形式可分为L 型和( )等。
A. T 型 B. X 型 C. H 型 D. Y 型
说明:在矩阵图法中,按矩阵图的型式可分为L 型、T 型、X 型和Y 型四种。
本题参考答案为A、B、D.
8、黑带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作用是(C、D)
A. 建立组织的六西玛管理愿景
B. 负责六西格玛管理实施中的沟通与协调
C. 识别过程改进机会并选择最有效的工具和技术实现改进
D. 为绿带提供项目指导
E. 协调和指导跨职能的六西格玛项目说明:大纲要求了解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关键角色与职能。通常,组织的六西格玛管理是由执行者、倡导者、黑带大师、黑带、绿带和项目团队传递并实施的。
本题中A 是执行领导的职责,B 是倡导者负有的职责,E 是黑带大使负有的职责,只有C、D 两项是黑带所应承担的职责。
9、六西格玛管理包括(A、B. )
A. DMAIC B. DFSS C. PDCA D. PDPC
说明:六西格玛管理包括“六西格玛设计”(DFSS)和“六西格玛改进”(DMAIC)两个重要方面。六西格玛管理是通过一系列六西格玛设计或六西格玛改进项目实现的。
10、DMAIC 五个阶段中使用到测量系统分析的阶段(B、C)。
A. D 阶段 B. M 阶段 C. I 阶段 D. C 阶段 E. A 阶段
说明:DMICA 的改进流程是D(界定阶段)、M(测量阶段)、A(分析阶段)、I (改进阶段)、C(控制阶段)。
11、根据计量法律的规定,目前我国采用计量检定系统表代表溯源等级图,它是由(D. )组织制定并批准发布的。
A.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B.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
C. 部门或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1、计量法——1985 年9 月6 日审议通过,1986 年7 月1 日起施行。
2、计量行政法规——国务院
3、地方计量法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4、全国性的单项计量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5、部门计量管理办法——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6、地方计量管理办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计量行政部门
12、对于非强制检定的测量仪器,应以(A )为主要手段,以达到统一量值的目的。
A. 校准 B. 周期检定 C. 非周期检定 D. 定点检定
根据检定的必要程度和我国对其依法管理的形式,将检定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
强制检定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管,指定的法定或授权技术机构具体执行,固定检定关系,定期定点检定,检定周期由执行强检的技术机构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非强制检定由使用单位依法自主管理,自由送检,自求溯源,自行确定检定周期。对大量的非强制检定的测量仪器,为达到量值统一的目的,应以校准为主。
13、在测量标准的相互比较中,用作媒介的测量标准,称为(A )。
A. 传递标准 B. 工作标准 C. 核查标准 D. 参考标准
14、在给定地区或给定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测量标准,称为(A. ),在该处所做的测量均从它导出。
A. 参考标准 B. 工作标准 C. 核查标准 D. 传递标准
15、保证测量仪器规定的准确度、满足误差在规定极限之内的量值范围,即为(B)。
A. 标称范围 B. 测量范围 C. 示值范围 D. 量程
示值范围:是与测量仪器的整体相联系的,是指标尺所指示的被测量值可得到的范围。
标称范围:测量仪器的操纵器件调到特定位置时可得到的示值范围。
量程:标称范围的上限与下限之差的绝对值。
测量范围:也称工作范围,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确保测量仪器规定准确度的被测量值的范围。根据以上定义可知,题中所问的答案就是测量范围。
16、测量仪器标尺或显示装置所能指示的范围称(A)。
A. 示值范围 B. 标尺范围 C. 量值范围 D. 使用范围
示值范围:是与测量仪器的整体相联系的,是指标尺所指示的被测量值可得到的范围。
标称范围:测量仪器的操纵器件调到特定位置时可得到的示值范围。
量程:标称范围的上限与下限之差的绝对值。
测量范围:也称工作范围,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确保测量仪器规定准确度的被测量值的范围。根据以上定义可知,题中所问的答案就是测量范围。
17、 某指针式仪表的标尺范围为0~10 ,现在将操控器件调到×100 档,则该仪表的标称范围是(C)。
A. 0-10 B. 0-100 C. 0~1000 D. 不知道
题中所问为标称范围,应将操控器件调到的特定位置(本题中是×100)与仪表标尺的上、下限相乘,所的出的数值即为标称范围。
18、奔腾Ⅳ的CPU 的主频1GHz,等于(D. )。
A. 1ns-1 B. 100ns-1 C. 10-1s-1 D. 10-9s-1
19、数字式显示装置的分辨力为(D. )。
A. 末位数字的一个数码的1/5
B. 末位数字的一个数码的1/3
C. 末位数字的一个数码的1/2
D. 末位数字的一个数码
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称为显示装置的分辨力。模拟式显示装置的分辨力通常为标尺分度值的一半;数字式显示装置的分辨力为末位数字的一个数码;半数字式的显示装置,其分辨力为末位数字的一个分度。
20、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就是测量结果的(C )。
A. 准确性 B. 精确性 C. 重复性 D. 再现性
重复性是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再现性是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进行的。
准确性和精确性用于对测量结果的描述是不严密的。
21、 用某仪器对电压进行测量,给被测电压一个很小的变化量,测量仪器显示的示值变化很大,则该测量仪器(C )。
A. 分辨力高 B. 稳定性不好 C. 灵敏度高 D. 无法判断 说明:
分辨力是指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对于模拟式显示装置,分辨力与标尺分度值有关;对于数字式显示装置,分辨力与其显示为数有关。
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通常以两种方式定量地表征:
(1) 计量特性变化某个规定的量所经历的时间;
(2) 计量特性经过规定的时间所发生的变化量。
灵敏度是指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它反映测量仪器被测量变化引起仪器示值变化的程度。
22、当测量结果以代数和的方式与修正值相加之后,其系统误差的绝对值将B (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因为修正值本身含有不确定度,所以修正值只能对系统误差进行有限程度的补偿,系统误差的绝对值会变小,但不可能为零。
23、校准证书给出标称长度为100mm 的二等量块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99(l)=100nm,包含因子k=2.8,则其B 类标准不确定度为(C)。
A. 100nm B. 50nm C. 36nm D. 33nm
说明: u=U99/k=100/2.8=35.7≈36nm.
24、用某台最大允许误差为± 0.1%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则测量结果中由该仪器导致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B )。
A. 0.05% B. 0.058% C. 0.1% D. 0.12%
题中给出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0.1%,说明其区间的半宽为0.1%,测量值在该区间内服从均匀分布,即k= 3 ,则有u=a/k=0.1%/ 3 =0.058%.
25、测量某长度,估计测量值以90%的概率落在 10.07 ~10.15 mm 之间,假定测量值在此区间内为正态分布,包含因子k90=1.645 ,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C )。
A. 10.07mm B. 10.15mm C. 0.024mm D. 条件不全,无法计算
由题意所知置信区间的半宽a=(10.15-10.07)/2=0.04,包含因子k90=1.645,则所求标准不确定度u=a/k90=0.04/1.645=24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