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公司某事业部创办已经2年,一直是大幅度的亏损状态,而且每个月的亏损额还在大幅度扩大,于是高层将如何改善该事业部的状况作为首要工作。既然要改善,首先要知道该事业部到底存在哪些问题,首先让骨干人员提交了存在的问题的报告,上至工场长,下至现场的技术员都洋洋洒洒提出了好多的意见,把这些意见归纳起来,跟所有管理差的公司的主要问题一样,大家的意见还是:人员素质差,管理混乱。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叹,一旦问题归结到这上面,就变成了无从下手,然后就是不了了之了。 某日早会,三谷副总提出要求,让制作一个2米的高台,高台上放置一张办公桌和椅子,等他从日本休假回来,他会在高台上办公,实际观察一周。高台的制作过程说起来小事一件,也破费了一番周折,与本话题无关,不扯开了,总之就是多个部门在经过了一个月努力后,副总回来的前几天,终于做好了。 那时候是冬天,宁波的冬天那叫一冷彻心扉,去车间都需要勇气,不过65岁高龄的三谷副总在回到公司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现在了高台之上,这样一坐就是一个星期。从高台上下来后,三谷副总没有跟我们分享他观察的结果,而是讲解了他的观察方法,每次确定一个观察的对象,记录下全部的过程,包括走动路线、工作内容、工作节奏、走动搬运、交谈等等,记录每项内容耗费的时间和重复的次数,并记录下观察者认为不合理的具体事项,然后要求该事业部所有的课长和工厂,至少要去高台观察2小时,观察完写出观察感想。 三天后,所有课长和工场长都提交了报告,这次大家提交的报告少了人员品质意识差,管理不到位的字眼,终于有了实质性的内容,比如走动过多,应该是现场的布局不合理,现场人员聊天太多等等问题。通过定点观察的方法,过去可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终于得到显现。 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接下来就是分析了,而分析过程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司内部同事如何分析的确实没啥亮点,不过从总公司过来的工场长的一份分析报告确实值得学习, 节选某一工序的分析图,希望能给朋友们一点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