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1|回复: 9

民企boss经营死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1 1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第一大死穴就是企业文化为何老落不了地。越来越多的老板认识到企业越大、越发展越需要企业文化。老板们也闷思苦想地整出了一套企业文化,挂在墙上、写在手册里,大会小会的讲,也对员工培训,可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数都成了口头文化墙上文化应付文化。文化在企业里推不开、落不了地和老板的原因非常大。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大部分老板不清楚自己就是企业文化,老板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老板如果没有文化,也是一种没有文化的企业文化。老板的一言一行,特别是行为做事,对管理层的言传身教,就是企业文化。之所有落不了地是因为老板想着推行一套他认为好的的文化,自己身体力行的做着另外一套文化,结果是文化的两张皮,互相割裂,甚至互相矛盾,老板对向员工推行的企业文化,内心都不非常的认可和身体力行,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就更可想而知了。结果是老板文化和企业文化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点,也就不可能有落地了。  
  第二大死穴就是企业离开亲戚就玩不转。有血缘关系的企业并不一定是不好的企业,国外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起家的。民营企业行业的老板们就像上述说的大都是白手起家的草根出身,刚创业不靠亲戚,能靠谁啊?谁靠得住啊?这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不是夫妻店、就是亲戚店,与老板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或多或少都在企业里边存在。要注意的是,国外的家族企业并不和没有血缘关系的现代企业制度相矛盾,相反,很多国外的家族企业是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机制的家族企业。但不要忘记的一点是南橘北枳,在中国家族企业与外国相比,进化到现代企业制度和职业经理人机制的难度要比国外家族企业大的多。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就是国外是法、理、情的管理逻辑,而中国恰恰相反,是情、理、法的逻辑。先合不合乎人情,有没有道理,最后才是符不符合制度、规章。即使企业老板对自己的亲戚再一碗水端平,其他人总觉得那个碗还是歪的。绝大多数的员工都是这么想的:只要有亲戚,就没有公平!不管老板喊得口号震天响,没用。这更突出了创立中国最好的民营企业之一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刘永行兄弟的伟大之处:创业之初到现在一个亲戚不要。对中国人性太了解了,佩服!但只能是成功的个案,没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现实的做法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老板们要让自己的亲戚渐渐淡出企业,至于如何淡出,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第三大死穴是铁打的营盘冲水的兵之所以把流水的兵换成冲水的兵,是因为用冲水流水更能体现出人员流动速度之快,就像按了最新式的马桶按钮一样,迅雷不及掩耳。人力资源部门每年都忙得不亦乐乎地去招人,老的一茬走光了,新的一茬又接不上,青黄不接是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心中抹不去的痛。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企业还不是靠制度、靠系统生存发展的时候,而是靠人。人,特别是老员工一走,带走了大批技术骨干,企业的技术和方法也就失传了,很多好的东西和方法就流失了,成为员工自己争取高薪的手段,而企业落了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留住人,特别是留住人才,是每个老板必须处心积虑的去考虑和应对的。员工的薪资水平、薪资在同行业的竞争力、给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发展通道,留人的手段和方法都应该是老板们的必修课。  
  第四大死穴是对员工的薪酬是员工不提,我就不涨,被动地应对。老板们都关心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都不想每年都涨。但员工的想法却不一样,工资只要两年没涨,大部分员工就开始有想法了。等员工提出涨薪的要求,就等于让员工找好了下家之后再与老板谈判,多半是这种情况。到了老板被逼宫的时候,员工一般都是狮子大开口,让老板们进退两难,非常被动。与其如此,不如主动应对,对员工年度的考核办法的明确,晋升机制的完善,对员工工龄工资的设定,用小步快跑的方式,每年在薪资上都所体现,可能是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五大死穴就是不用空降兵等死,用了空降兵找死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不管是李开复也好、唐骏也罢,虽然有令人眼热心跳的高薪可拿,但不断地跳槽估计也不是他们的本意。风光背后的酸楚只有他们心里最清楚。目前,中国的企业老板能与职业经理人白头偕老的估计凤毛麟角。一是中国现在的社会浮躁得不行,大多数老板都是走短线的急功近利,没有中长期的战略打算,对短期内做不出业绩和销量的职业经理人忍耐度有限;二是中国本身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成熟度也不高,并且也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多被老板们不屑与诟病;三是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由于出身、视野、定位、性格、思维模式等等的巨大反差,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过程,可市场不等人,不等磨合完毕就有可能一拍两散了。老板要清楚的还是经典的木桶理论:请了块长板(职业经理人)回来,自己木桶的其他板还是短板,没有和长板一样长或者向着长板的方向发展的话,就不可能有装更多水(出好业绩、好销量)的结果发生。这块长板很可能成为短板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攻击对象,长板(职业经理人)也多半成了灰溜溜的倒霉蛋。   
  第六大死穴就是没有大企业的命,却得了大企业的病大企业病是什么病?多半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这不是大企业想不想得这种病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治疗这种病的问题。这是大企业随着组织、人员、流程扩大必然得的病,只有病的轻重之分,没有有没有病的问题。原IBMCEO郭士纳写的一本书《与大象一起跳舞》,成为经管畅销书的原因就在这里。大象(大企业)虽然流程长、决策慢、速度低,反应不够灵敏,但这也是它的优点,决策失误少、系统稳定、抗风险的能力强。民营企业的老板多是麻雀(中、小企业),本应该决策迅速、对市场反应灵敏、变化快,办事效率高,这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但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弄了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搞的机构、部门林立,管理层级太多,人员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硬是让自己罹患了不该得的大企业富贵病。民营企业老板应该谨记的是:机构精简、人员精炼、层级减少、反应灵敏、决策迅速、效率高企、执行到位,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在发展和成长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和追求的。   
  第七大死穴是小脚穿大鞋。坦白地讲,大多数的中国民营企业老板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愿意去尝试和采纳新的思想和做法,这是把双刃剑。不管是理论、制度、模式、机制,对企业来讲,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很佩服很多老板勇于把自己的企业当试验的小白鼠的精神,把自认为或别人推销给自己的所谓先进的理论、制度、模式、方法,不结合自己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企业资源现状,盲目上马和推广,偏偏让自己的小脚穿一双不合适的大鞋。不合脚是肯定的,当员工理解不了、执行不下去、怨声载道、半途而废的时候,老板们才偃旗息鼓,弃之如敝履。民营企业老板需要谨记的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在一网站上看到上述文章 总结的很精辟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31 11: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默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发表于 2012-8-31 13: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得非常到位!
 楼主| 发表于 2012-8-31 13: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作者的功劳哦 我只是个分享者 呵呵
发表于 2012-9-14 15: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有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民企确实有这些症状。
发表于 2012-9-14 21: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小企业不摆脱这些死穴,永远做不大; 小企业也只有经受过这些阵痛,才会变的强大!
发表于 2012-9-17 1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临其境
发表于 2012-11-12 14: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解很全面                                                   
发表于 2012-11-20 22: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
发表于 2012-12-2 10: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4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4-16 23:29 , Processed in 0.26974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