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可用于对零件、子系统或系统的产品特性分级,他们可能需要附加的过程控制。任何需要特殊过程控制的项目应用特殊特性符号在此注明,并应在“建议措施栏”中记录。 每一个在DFMEA中有特殊特性标识的项目应在PFMEA中有特殊的过程控制产品特殊性的分级(安全、关键、一般),符号标识服从于《产品特性值的确定指导书》中的规定。 (14)潜在失效起因/机理 所谓潜在失效起因是指一个设计薄弱部分的迹象,其作用结果就是失效模式。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列出每个失效模式的所有可以想到的失效起因和/或机理。应尽可能简明扼要、完整地将起因/机理列出来,使得对相应的起因能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典型的失效起因/机理可包括(但不限于): 失效起因:规定的材料不正确、应力过大、设计寿命设想不足、规范不合理、计算误差。 失效机理:屈服、疲劳、磨损、材料不稳定性等。 (15)频度(O) 指某一特定的起因/机理在设计寿命内出现的可能性,通过设计变更或设计过程变更来预防或控制。 潜在失效起因/机理出现频度的评估分为1到10级,在确定这个估计值时,需要考虑下列问题: ·类似零部件或子系统的维修档案及维修服务经验如何? ·是否为沿用以前使用的零部件或子系统,还是与其相似? ·相对先前水平的零部件或子系统所作的变化有多显著? ·是否与原有水平的零部件有根本不同? ·是否是全新的零部件? ·零部件的用途有无变化? ·有哪些环境改变? ·针对该用途,是否作了工程分析来估计其预期的可比较的频度数? 应运用一致的频度分级规则,以保证连续性。频度数的取值与失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