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77|回复: 25

【原创】关于提高生产部整个产能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4 11: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suqh2012 于 2013-10-24 11:04 编辑

      最近在一公司里为了提高产量,向公司献策,到现在也是石沉大海!论坛上发表下,请各位给些建议,也欢迎吐槽,抛砖!本人也会在后期工作中予以改进!感谢!
      目前公司的生产产能和市场部的销售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往往是市场部的订单无法完成,原因固然有很多,有一直存在着的外购物料的品质问题,也有内部管理滞后的问题,更有各部门配合不良,沟通不畅通的情况。但目前如果需要解决产能跟不上的问题,只能从增加产能方面着手,而当前新工人的招聘都是问题,更不用说熟练工了。所以从以上的问题来看,唯有将产量和各级人员,特别是一线员工和工段长的工资挂钩,方能解决目前的产能危机。试想,如果和广大人员的工资挂钩了,产能上去了,同时销售问题解决一大部分,公司的现有订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缓解。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可能在某些程度上员工的工资会得到一些增长,公司的成本会有些上升,但这是员工在加班加点的过程中干出来的,且是经过很多的努力才达成的。于公司而言,琴发出去,款可以早点收到,公司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员工不会轻易流失,另一方面更能促进公司的发展。
      公司的现状是上级考核下级,这种考核已经流于形式,各级管理人员都已麻木,已经起不到管理的作用。管理人员如果没有对下级的一种强有力的制约因素,对于部门和车间管理的难度已经是不能控制的结果。这方面通过车间管理制度来执行,同时便可以将产量同员工及基层管理人员挂钩,由此提出以下关于提高产量方面的建议为:
       把产量和员工及车间管理人员挂钩,员工的产量直接影响到自己和工段长的工资收入。如果能这样实施,员工会自动加班,当然入库首先要以满足质量要求为前提,各个工段都以其实际的产量做基准,达到一定数额就有相关的产量奖金(做得好的和做得快的应该是奖励和鼓励),员工有积极性,工段长也是跟产量一起绑定,所有的员工都会以此为完成任务为目标,管理相对来说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举例如下:以立式琴总装车间抛光为例(其他车间或工段都可以参照此方向制定相关奖励制度):如果设定员工每月的产量为28*7=196架,上升到206架时,在工资基础上增加产量奖200元;上升到216架时,产量奖增加到400元;220架600元……,而工段长的基础是2200台,2300台工资增加300元产量奖,2400台500元产量奖;2600台1000元产量奖……当然,这种设置方法要设置一个封顶额!
      以上是通过一种奖励的机制来挖掘员工的这种潜力,更是对做得好的和优秀的员工的一种肯定和激励。给企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做得好的,加班加点多的理当受到奖励和高收入,是种正面的导向!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0-24 11: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期应用风险不大,如果从长期角度还是需要机制的调整和生产工艺的转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1: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ei1998 发表于 2013-10-24 11:22
短期应用风险不大,如果从长期角度还是需要机制的调整和生产工艺的转变, ...

这个本身就是临时性的建议,后期需要详细的建议方案!
感谢你的评价!
发表于 2013-10-26 18: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suqh2012 发表于 2013-10-25 11:30
这个本身就是临时性的建议,后期需要详细的建议方案!
感谢你的评价!

根据实际现状制定长期的产能激励措施,可以增强员工的动力并能保证交付的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21: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之月 发表于 2013-10-26 18:54
根据实际现状制定长期的产能激励措施,可以增强员工的动力并能保证交付的要求。 ...

倒是制定了一个,但最终还是要看老板娘的审批结果,这里的情况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发表于 2013-10-26 21: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fei1998 发表于 2013-10-24 11:22
短期应用风险不大,如果从长期角度还是需要机制的调整和生产工艺的转变, ...

看出问题来了

员工增加工资公司之所以采取谨慎地态度,就是如果不加员工可能会干,但加工资短期可能会好好,过一段时间就出现问题,员工期待着再加工资,如果不加工资,员工的情绪波动会更大。
发表于 2013-10-26 21: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试着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生产计划,运用现有的资源做好生产计划,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发表于 2013-10-26 21: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生产流程过程参与的人员可以看做是变形金刚的部件,随时可以变换着使用。
发表于 2013-10-27 07: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核导向决定工作方向。上级考核下级,那下级只能投上级所好来做工作:可能会产生很多余工作无关的吃喝请拿等现象。

产量与工资挂钩只是一方面,可能会引发后续更多的质量问题。

考核导向很重要,先用导向把各级管理人员约束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09: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ccsspp454 发表于 2013-10-26 21:54
看出问题来了

员工增加工资公司之所以采取谨慎地态度,就是如果不加员工可能会干,但加工资短期可能会好 ...

谢谢您的评论!这里的情况是上级的变化比较多,管理者稍显被动,一般有问题都是越级上报,越级管理,让我们这些中层管理人员无所适从!现在的情况是员工不敢多做,因为多做了,最终反而还要降工资!所以员工没有积极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4 03:47 , Processed in 0.09379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