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友谊的真诚

烟囱设计规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0: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1.9条 砖烟囱筒壁中的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毫米,长度不宜小于4米,间距不应大于500毫米。钢筋搭接长度ld应为40d(图8.1.9),钢筋接头必须绑扎牢固,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搭接长度ld¤范围内的接头数不应超过钢筋根数的1/4。
100.png
101.png
102.png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8.2.2 筒壁顶部和环形悬臂构造简图

  a—不配置钢筋的环形悬臂;b—筒壁顶部配筋;c—配置钢筋的环形悬臂;d—环形悬臂楔形缝

  一、环形悬臂一般可不配置钢筋,受力较大和挑出较多的悬臂,应按计算配置钢筋;

  二、在环形悬臂中,应沿悬臂全高设置垂直楔形缝,缝的宽度为20~25毫米,缝的间距宜为一米左右;

  三、在环形悬臂处和筒壁顶部加厚区段内,环向钢筋应适当增加,一般宜增加一倍。

  第8.2.3条 筒壁上设有孔洞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同一水平截面内有两个孔洞时,宜对称布置;

  二、孔洞对应的圆心角不应超过70度,在同一水平截面内总开孔的圆心角不得超过140度;

  三、孔洞宜设计成圆形,矩形孔洞的转角宜设计成弧形(图8.2.3);

103.png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0: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8.2.3 筒壁补强钢筋构造简图

  a—矩形孔洞;b—圆形孔洞

  四、孔洞周围应配补强钢筋,并尽量布置在孔洞边缘和筒壁外侧,其截面面积一般宜为同方向被切断钢筋截面面积的1.3倍;

  矩形孔洞转角处应配置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斜向钢筋,每个转角处的钢筋按筒壁厚度每10厘米不应少于2.5厘米2配置,且不应少于两根;所有补强钢筋伸过孔洞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40d(图8.2.3)。

  第8.2.4条 筒壁环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应小于30毫米。

  第8.2.5条 筒壁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应符合表8.2.5的规定。
104.png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0: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2.8条 纵向钢筋长度应取移动模板高度的倍数,并另加搭接长度。钢筋搭接长度ld为40d,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搭接长度ld范围内的接头数不应超过全部钢筋根数的1/4。

  第8.2.9条 筒身应设测温孔、沉降观测点和倾斜观测点。
 
      第三节 基础

  第8.3.1条 烟囱与烟道连接处沉降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地上烟道时,沉降缝应设在筒壁或基础环壁的外边缘处;

  二、地下烟道时,沉降缝应设在基础底板的边缘处。

  注:当条件允许时,宜设地上烟道。

  第8.3.2条 基础的底部应设混凝土垫层,厚度宜采用100毫米。M形组合壳体基础下的土胎应避免扰动,其表面应抹水泥砂浆垫层,使表面平整,形状准确。

  第8.3.3条 设有地下烟道的基础,宜设贮灰槽,槽底面应较烟道底面低250~500毫米。

  第8.3.4条 设有地下烟道的烟囱基础,当烟气温度较高时,宜采取通风隔热措施。

  第8.3.5条 烟囱周围的地面应设护坡,坡度不应小于2%,护坡的最低处应高出周围地面100毫米,护坡宽度不应小于1.5米。

  第8.3.6条 基础环壁宜设计为内表面垂直、外表面倾斜的形式,上部厚度应比筒壁、隔热层和内衬等总厚度增加50~100毫米。环壁顶部突出地面不宜小于400毫米。钢筋混凝土基础的环壁,应靠环壁内外侧配置钢筋。

  第8.3.7条 板式基础的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应符合表8.3.7的规定。

105.png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0: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3.10条 壳体基础可按图8.3.10和表8.3.10所示外形尺寸进行设计。壳体壁厚不宜小于300毫米。壳体基础与筒身相接处宜设置环梁。

  第8.3.11条 壳体上不宜设孔洞,如需设孔洞时,孔洞边缘距壳体上下边距离不宜小于一米。孔洞周围应按第8.2.3条的规定增配补强钢筋。

  第8.3.12条 壳体基础应配双层钢筋,其直径不小于12毫米,间距不大于200毫米。受拉钢筋接头应采用焊接,当钢筋直径小于14毫米时,亦可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0d,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壳体基础各单体构件中的径向和环向钢筋的最小钢筋百分率均不应小于0.4。
106.png
107.png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0: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3.12条 壳体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应不小于40毫米。

  第8.3.14条 壳体基础混凝土应按水平层次连续一次浇完,不得留施工缝。
 
      第四节 内衬和隔热层

  第8.4.1条 烟囱内衬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局部设置内衬时

  当砖烟囱局部设置内衬时,其最低设置高度应超过烟道孔顶,超出高度不应小于1/2孔高;

  二、内衬厚度

  内衬厚度应由温度计算确定,但烟道进口处一节的筒壁或基础内衬厚度,不应小于200毫米或一砖,其它各节不应小于100毫米或半砖。两节内衬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60毫米或六皮砖(图8.4.1)。

108.png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1: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空气隔热层

  空气隔热层厚度宜采用50毫米,同时在内衬外表面按纵向间距一米、环向间距0.5米的要求挑出一块顶砖,顶砖与筒壁或基础之间应留出10毫米宽的缝。

  二、填料隔热层

  填料厚度宜采用80~200毫米,同时在内衬外表面按纵向间距1.5~2.5米设置一圈防沉带,防沉带与筒壁或基础之间应留出10毫米宽的温度缝(图8.4.2)。

  第8.4.3条 烟囱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个烟道口时,宜设置隔烟墙,其高度应超过烟道孔顶,超出高度不小于1/2孔高。隔烟墙厚度应按计算确定。
 
      第五节 烟囱附件

  第8.5.1条 筒壁外表面的爬梯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一、爬梯宜在离地面2.5米处开始设置,直至烟囱顶端;

  二、爬梯宜设置在常年风向的上风向;

  三、爬梯的围栏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烟囱高度小于40米时,可不设置;

  烟囱高度为40~60米时,在上半段设置;

  烟囱高度大于60米时,在30米以上设置;

  四、烟囱高度大于40米时,尚应在爬梯上每隔20米设置一活动休息板。

  第8.5.2条 检修或安装信号灯用的平台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烟囱高度小于60米时,无特殊要求可不设置;

  烟囱高度为60~100米时,可仅在顶部设置;

  烟囱高度大于100米时,尚应在中部适当增设。

  第8.5.3条 爬梯和平台各构件的长度不宜超过2.5米,构件之间应以螺栓连接。

  第8.5.4条 爬梯和平台等金属构件,安装前应涂防腐剂,安装后在接头处应补刷一道,使用期间还需定期涂刷。

  第8.5.5条 爬梯、平台与筒壁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第六节 其他

  第8.6.1条 烟囱应设置清灰孔。

  第8.6.2条 烟囱成为飞行障碍时,应按有关规定设置飞行障碍标志。

  第8.8.3条 烟囱应有防雷设施。
 
      附录一 钢筋混凝土烟囱考虑地震时的附加弯矩计算

  一、在强度计算时,由于地震力、25%的风荷载、日照和基础倾斜的作用,筒身自重对任意截面(包括按第6.2.5条确定的代表截面)所产生的附加弯矩,可按下式计算: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litary 发表于 2013-11-21 10:30
看图纸很重要,千万别把烟囱挖成深井啊

呵呵,这里增加了一些图纸!
烟囱就是烟囱,不会是深井!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1: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六 环形和圆形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和倾斜的计算

  一、基础最终沉降量的计算

  1.环形基础可计算环宽中点C、D(附图6a)的沉降;圆形基础应计算圆心O点(附图6b)的沉降。计算应按《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进行。平均附加压力系数C,可按本附录中的附表6.1采用。

  2.计算环形基础沉降量时,其环宽中点的平均压力系数C值,应分别按大圆与小圆由附表6.1中相应的Z/R栏查得的数值相减后采用。

  二、基础倾斜的计算

  1.分别计算与基础最大压力pmax及最小压力pmin相对应的基础外边缘A、B两点的沉降量SA和SB,基础的倾斜值mθ可按下式计算: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11: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荷载作用时边缘处径向转角及水平位移            附表7.2   

132.png
133.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13 21:26 , Processed in 0.2224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