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8|回复: 7

知识与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8 08: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hsm198311 于 2015-8-25 15:47 编辑 ]\n\n
看到一篇文章,觉得不错,转来这里与大家分享。同时,也检查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这方面的误解,或走入误区。
下面是这篇文章的节选。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追求成为个人、企业普遍的认知与渴望。「知识」之外,还有一个名词是「常识」,两者差异仅在相对的普遍性不同而已,常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每个人必备的基础,而知识却只有少数人才懂。因此,掌握知识的少数人得以凭借知识来产生差异,创造出个人难以被取代的价值;在一个行业当中营运的企业可能很多,但是却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占有独特的市场地位,其原因也在于,能够运作的公司都拥有该行业内的「常识」,但只有少数公司拥有独具的知识(亦即know how),于是产生竞争力的差异。

  所谓「隔行如隔山」,某个行业里头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对业外的人来说,往往都是非常特别的「知识」。一个刚入行的新鲜人,从业外走进业内,只要稍加用心,通常都能快速地大量吸收业内的「常识」,但这些常识对这个新鲜人而言,却往往看起来都是「知识」(因为他是以业外的角度来看)。事实上,在某一项专业里头,几乎有百分之八十都属于「常识」,该领域里头的每个人都会,只有最后的百分之二十,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一个刚入行的新鲜人,很可能前两年所学到的都只是该行业的常识。但是,有些人在学到了业内的常识之后,却误把常识当知识,觉得自己已经懂很多了,已经是专家了,不知不觉中开始自满,停止了持续钻研成长的脚步,能力因此不再提升。这是许多人学习上常有的迷思。

  光靠常识的人,犹如只有一招半式,应付一般性的运作尚可,有时也可以运作得很熟练,但是,针对每一次应用时可能遇到的细微不同,却不见得能精准地拿捏每个环节该使几分力、该如何变通,执行起来也就容易有隔靴搔痒之憾,好象做了,却又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如果不能破除这个学习上的迷思,一个人将永远无法掌握专业的精髓,即使经过很长的时间,能力依旧停留在初学者的层级,此时再来一位新人,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很轻易地把他取代掉。

       由于知识与常识之间仅是相对普遍性的差别,因此,只要知道某一项知识的人越来越多,则这个知识就会变成常识,在行业里头成为运作上的必备基础,而不再是少数公司独具的竞争力来源。事实上,所有的知识都在不断地演变成常识,尤其信息传播工具的发达,使得知识演变成常识的速度加快,少数人寡占某项知识的时间随之缩短。在这种情形下,一家公司势必要持续不断地产出新的知识,才能够维持住既有的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甚至扩大竞争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基础环境着手,营造出一个可以不断创造新知识的文化与环境。
  对一般人而言,个人独立创造知识的难度很高,因此,融入好的文化与环境,在集体激荡之下加速汲取知识,并且共同创造知识,成为个人维持竞争力的关键。一旦无法融入好的团体,甚至脱离好的团体,吸收新知的机会便相对减低,很容易就丧失优势,此为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每一位工作者容易忽略之处,值得格外注意。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08: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很幸运,已经得了二次“幸运榜”,呵呵。。。。。。
发表于 2012-12-28 08: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lol
发表于 2012-12-28 08: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知识和常用识的概念,这篇文章讲得清清楚,明明白白了,也算是了解到这个常识了,呵呵:lol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1: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对这个一直表述不清楚,

以前曾写一篇文章,就想说清楚这个道理,

举例想用分数说明道理,大学时学专业课,80分多数人都能达到,

                      90分则需要做出很大努力才能达到,

                      95分可能凤毛麟角………………

觉得这个比喻有点那个,后来文章写到一半便因自己不满意搁置。。。

刚好看到了这篇文章,呵呵,遣词造句胜于偶写的。。。。。

发表于 2012-12-30 14: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受益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15: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sm198311 于 2012-12-30 15:09 编辑

之所以有写一篇类似文章的想法,是有其原因的。

曾遇到一位领导,不管说起企业中的什么业务,均声称懂,

说起人力资源管理——懂;说起生产管理——懂;

说起技术管理——懂;说起质检、质保、内审——懂;

总之,什么都懂,没有不懂的。。。

很奇怪,为什么要这样?怕别人糊弄??

没到那个层次不理解。。。。。

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想法:一个人,到底懂多少算是懂?

懂的到底是常识还是知识。。

这些恐怕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发表于 2012-12-30 17: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的确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2-19 07:27 , Processed in 2.30666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