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7|回复: 33

为什么任正非将“管理”视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4 11: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质量管理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海之月 于 2023-10-15 09:12 编辑

为什么任正非将“管理”视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外部观察家们虽然准确地预见到了世纪之交中国加入WTO、融入全球化经济后,中国企业在本土将面临更为激烈、恶化的市场竞争,给予华为以坦诚、实在的忠告,但鲜有人能认知和理解任正非以“管理为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级企业”的雄心。
]这一雄心,源起于华为1996年后提出的以国际化为主旨、以管理为内涵的“二次创业”,发展、定型于《华为基本法》的起草过程。在实现这一雄心的实践中,华为经历了从自主改良到求教于人,从东方到西方的一番求索。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11: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从“二次创业”到《华为基本法》

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



1.华为的“二次创业”:全面与国际接轨



华为提出“二次创业”的概念,最早见诸文字,应该是在1996年5月,《华为人》报上的一篇文章《来自世界五百强的挑战》中明确写道:“与国际接轨是我公司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纲领。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竞争环境中去,感受我们的差距、不足、危机和潜力,并把它们作为激励我们更加艰苦、更加创造性的工作的动力。”



这一文章的背景,是华为在1995年借力于C&C08机在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销售达到十五亿元人民币,首次进入中国电子百强,排名第二十六位,标志着华为的“一次创业”,即从代理走向自研的成功。《华为人》报却如此评论:“也许这是一个可以自豪的成绩。但是,看看世界五百家大企业的情况,就会知道我们与世界的差距有多大。”



文章引用数据来说明这个差距:“1994年世界五百强第一名,日本三菱(商事)财团,其销售额为一千七百五十八点三六亿美元,比中国五百强销售总额多两百三十点五九亿美元,而中国三家最大的钢铁企业1994年销售总额,只是当时世界钢铁行业老大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IRI,伊利公司)的15.7%。”“伊利公司是一家以钢铁为主、兼有造船公司及电子、航空航天工业等多角经营的大集团……这说明,一业为主、多元发展,跨国经营是世界一流大型跨国企业的方向。”



此后一年多里,“二次创业”成为华为的一个主题词,任正非对此多次阐述,说明二次创业的目标是国际化,内涵是搞好企业管理,全面与国际接轨。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11: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年初,主管市场的公司副总裁孙亚芳带头进行“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提出“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开创华为“干部能上能下”的先河,这是华为历史上的第一次“批判与自我批判”价值观的行动实践。这一年8月,任正非在大辞职后的内部竞聘答辩会上,对“市场部集体大辞职”的历史价值予以肯定,就是将其置于“二次创业”背景之下。他说:“当一个企业在初创阶段,企业家本人担负着多种角色,但是当进入到二次创业时,大量的优秀人才进入企业,要建立结构,建立制度,要程序化,要重新调整利益的分配格局,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企业里来,成为企业的核心。”这说明,“二次创业”以搞好企业管理为内涵,目的是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而对“二次创业”的目标,任正非说:“一个企业达到股份化、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也是进入二次创业的标志,二次创业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时期。”显然,对于华为来说,二次创业指向的是国际化,而非当时中国企业热衷的股份化、集团化或多元化。此时,C&C08机已经走向世界,在多个东欧国家开局成功。



但任正非其志并不仅仅在于市场的国际化,而是提出要全面实现与国际接轨,华为要在十年之内分三步走,用三年时间实现管理与生产工艺的国际接轨,用五年时间实现市场营销的国际接轨,用十年时间在多产品、多领域的研究、生产上与国际著名公司接轨。这里的“接轨”,其含义就是各方面管理机制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企业的同一水准,华为能与之同日而语,平视而礼。



在这一设想中,“国际著名公司”还没有明确指向,“世界级企业”的概念也还没有出现。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11: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2.华为“二次创业”的驱动力:基于规模的国际化



华为选择以“国际化”作为“二次创业”的目标和纲领,并不是当时整个中国热切期望加入WTO、全社会呼喊着“与国际接轨”口号热潮中的“追风”之举,而是基于自身产品与业务特点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其国际化目标背后,是对规模的追求,既包括市场的规模,也包括企业自身的规模。



首先,规模是实现国际化目标的必需品。



通信技术产品的标准化属性,决定了通信设备企业对市场规模的追求是必然的。标准化意味着可复制,复制就能获得规模,规模可以获得优势,如任正非所说,复制品越多,产品成本越低,获取的利润越大,利润越大,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优秀人才,有更多的钱用来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企业在市场上领先,“因此我们必须看到我们所从事的信息通信产业就是必须要规模大”。



这一行业的标准化属性,又使得通信设备市场天然就是全球的,几乎所有的传统通信设备厂商从成立第一天起,其市场立足点就是国际化的,对华为来说,亦是如此,“中国的市场就这么大。因此,我们要把08机拷贝到俄罗斯……到欧洲、美洲去,这样拷贝多了,成本就下降了,而差额是我们的利润。因此,国际化是我们公司的必然选择”。1998年,对将要开拔海外提供技术服务的工程师们,任正非如此阐述他们所负的使命。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11: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规模优势的获得以管理为基础。任正非认为“大规模不可能自动地带来低成本,低成本是管理产生的,盲目的规模化是不正确的,规模化以后没有良好的管理,同样也不能出现低成本……因此我们在管理上要狠抓到底”。



但是,规模与管理又是一对悖论,企业缩小规模就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又容易滋生官僚主义,不能有效管理,则面临死亡,IBM就曾经是这样的案例。



基于这一认识,华为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死亡谷”理论:当企业的管理还达不到一定水平时,企业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大越糟,甚至会掉入死亡之谷。克服死亡谷的关键是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和稳定性。



而当华为走向海外,开始国际化,其所面对的首要挑战,也是管理。有着留洋经历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们告诉华为:“国内企业与西方公司的差距往往不是技术和质量,而是表现在管理水平上。跨国公司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来自其内部先进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构建以国际为市场的管理运作体系,构建适应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业务运作体系与流程,这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



其实对于自己在国内市场上的“一次创业”的成功,华为是有着清醒的认知的,并不是因为自己管理好,而是因为抓住了市场机会。孙亚芳在IPD项目培训会议上谆谆告诫:“大家一定要有危机感,华为今天做到行业第一位,这是因为存在很大的背景:市场大,而且市场机会太好了,并不是华为做得很好,也不是我们真的有管理效率,真的很强……WTO来了,市场开放了,以前的优势包括政策上的优势也不存在了。IBM说我们的管理效率只有20%,还有80%可以提高。”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11: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3.对人的管理是华为国际化的核心,最具挑战性



在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华为也很快地暴露了自己的另一大弱点:队伍的职业化、规范化不足。“我们的队伍年轻,敢想敢干……但面对国际复杂网、多网合一,我们年轻的队伍是否受得了?”任正非对此很担心。



此时,华为已经意识到,除了基于规模追求的国际化对管理提出高要求,人的问题,是管理所面对的最大挑战,而人的问题,又必须通过管理来解决。



人是组织管理的对象。彼得·德鲁克就明确,“管理是关于人类的管理。其任务是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集体效益。这就是组织的全部含义,也是管理能成为一个关键和决定性因素的主要原因”。其对管理的定性是“作为一种社会功能与人文艺术的管理,是一种博雅技艺”。



当这种博雅技艺遇到知识经济,对于技艺的使用者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体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管理难度非常高。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11: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97年,华为规划年底要发展到接近五千人,其中博士、硕士占一半,本科生大概两千人,虽然任正非认为“这样的力量和国际上对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但在当时的中国,华为应该是知识分子密度最高的一个组织,任正非也颇为骄傲,说华为“把大量的优秀人才积聚在一起形成人才的马太效应,人才越多,效益越好,效益越好,人才就更多,效益更好”。



但他也知道,人才也是原子弹,是座火山,一旦爆发也会“烧死人”,“这些高级知识分子要么不磨擦,一旦磨擦,就会是大的磨擦,将会很可怕”。中国人民大学的管理顾问们研究高技术企业的兴衰起落后发现,“拥有大量聪明人才的公司很容易退化成一个由傲慢的、极端独立的个人和小群体组成的混乱的集体”。因此,一个公司需要最聪明的人,但更需要这些最聪明的人是在一定的管理下,朝一个方向去努力。



虽然对人才的管理难度很高,但任正非清楚地认识到,高科技企业管理好人的重要性。



人首先是技术创新之源。1998年,在与中国电信和联通的干部工作交流会上,任正非说,我们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就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方式和致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创造财富的方式主要是由知识、由管理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而高技术企业不是一般的制造企业,“必须在控制有效的前提下,充分放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人更是高科技企业创造未来机会的最重要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11: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1992年首次访美,任正非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行为和价值观进行对比后认为,“人生的成功,百分之八十在机会”。1997年底访美期间,任正非与美国技术业界资深人士沟通,对“机会”是企业扩张的动力又有了新的认知:“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是后进者的名言。创造机会,引导消费,是先驱者的座右铭。”因为对机会的认识往往在机会已经出现以后,做出了正确判断,抓住了机会,才会取得成功,华为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就是这样的。



而他进一步认为,抓住机会与创造机会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这确定了企业与国家的发展道路。当华为走向国际市场,就要向世界著名公司学习,走上“创造机会”这一条道路。其中的关键还是人,因为“机会是由人去实现的,人实现机会必须有个工具,这就是技术,技术创造出产品就打开了市场,这又重新创造了机会,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这四个因素中,最重要的还是人”。



随着1996年启动《华为基本法》起草,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们进行互动和一系列研讨,华为对管理的认知提升,从基于规模化经营,提高做事的效率层面,更为重视和强调对人的管理有效。经营靠规则、靠流程,管人靠文化、靠价值观。二者有机融合,是为管理。但其中,管理有效的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我们要逐步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对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对人的管理才是最大的财富”。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11: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996年5月提出“二次创业”,到1998年4月完成《华为基本法》起草,华为对管理的重要性认知逐步深化和升华。之前,国际化是目标,管理是跨越“死亡谷”必需的手段,之后,国际化是路径,管理才是让自己能够长期活下去的“核心竞争力”。任正非说:

“对华为公司来说,实现五百亿产值并不是重要的目标,我们真正需要做到的是逐步建立起一套内部合理的制度。”



“比起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我们宁可牺牲眼前利润。我们可以容忍几个亿的投资决策失误,但决不能容忍组织运行机制的退化和核心竞争力的下降。反过来讲,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后,利润只是个自然的结果。”



“对华为公司来讲,长期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活下去的基础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的发展壮大。”



此时,任正非的“雄心”已经非常明确,不只是“三分天下”,而是要将华为打造成一个像IBM那样的“世界级企业”,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华为选择了“进窄门”:“进窄门,因为很多人走的宽敞的门和平坦的路,它们是通向崩溃的,而很少人走的狭窄的门和艰难的路,它们其实是通向永生的。”



“管理是世界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永恒的难题”,华为走进了“管理”这道“窄门”,一路走下去,从中国走向世界。
发表于 2023-8-14 11: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质量与成本、质量与速度,产品可靠性与技术先进性的矛盾中,质量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5-1-2 22:42 , Processed in 0.11128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