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台灣顧問

原创谈生产企业之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2 21: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14: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產管理離不開:人(如何將一群人的腦力激發出來持續改善)  物(成本.良率.即時性.接近0成本..)  事(方法簡易化.效率化.省人化.自動化....)等不斷持續改善.

在台灣以前有一[合理化]運動 : 昨天一切(人.事.物)都不合理.今天要將其更合理.明天再更合理就是 = 生產管理.因此持續改善就是生產管理的基本精神.永遠不要一成不變的等待每月領薪水.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8: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管理为何要称其为[杂谈]?只因其问题很杂,搅成一团连索反应,有些人以人海战[数],有些人以加班,有些厂连董事长都忙翻了去处理,我却看到劳逸不均、多人挑选、返工、退回厂重做赔偿…等,以为有[苦]劳。唉!

也没人发觉我在此篇少写
季节性生产型及其易发生问题:圣旦节产品、农鱼产品、腌制及干燥制品…等。
单一产品生产型及其易发生问题:烟酒、卫生纸…等。
混合型生产及其易发生问题:铝门窗挤型、贴牌…等。
转包型生产及其易发生问题:护耳、竞选标章、委制生产…等。

很多生产其问题等出第4本书[生产管理杂谈]时再详细整理贴图…等。第3本书[生产技术杂谈]有可能两种合并,但要看写之内容多少再决定3.4本是否合并。

当我在北方某厂辅导其18天生产,就让其生产顺畅,其老总找高手及自学都无法改善,就因很多问题搅在一起,这些都是书本没教[做法],也许我该好好静下[流浪的心]将心得整理出书。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11: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管理,很多辅导者,经常会犯以下之错误:
1.        不良率过高(厂内、外协):以为以人海战[数]消除尾数、加强[多人]进料检验、疯狂加班、推一件流[精益管理]、开会吵架扣KPI奖金、延期交货被罚、蒙混交货…等,而从不考虑注意细节、外协辅导、追根就底不二过、推改善顺序…等,就看到客户流失、成本暴增、利润流失、失败关厂。
2.        物料混乱:因不良居高不下,多买、多寻找、多搬运、多库存…等。
3.        人员流动率高:疯狂加班、拼命扣钱、异动增加停产培训、不熟练造成不良偏高→扣款→离职→再招人→再培训→再扣款→再离职。
4.        一进料就退回:生产停工待料、员工游玩无工价只领保底→离职交期不稳。
5.        花费大量人力进入外协厂做出厂检验→进厂后再挑一遍→生产停滞产能不稳。
6.        其它:因追上批货造成下批货延误及未规划、现场到处堆半成品(已交零件先组合)待未到零件,灰尘、压伤、掉落、刮伤…不良率又加高。
7.        …………..
唉!没抓到病因,就套入一般[管理理论]→白忙一场→说[咨询业]都是骗子。
发表于 2013-9-7 13: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顧問 发表于 2013-8-26 08:35
生产管理为何要称其为[杂谈]?只因其问题很杂,搅成一团连索反应,有些人以人海战[数],有些人以加班,有 ...

因之前给您说过于躁进之后,我认真的反省了自己工作到现在的心态及做法,自己进行了改进;因对品管和生管的工作感兴趣,反复阅读了您写的第一本书,同时,从网上找了新乡重夫的书来读,结合起来之后很多东西就能理解了,当然,少不了不断到现场去做,去观察,去尝试,发现自己越来越多之前没有弄懂的东西都懂了;非常感谢师父您的提醒;
看您的书的同时,发现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懂,很多东西都一带而过,很杂,但新乡重夫的书就写得很明了而且成一个体系,当然,也许更主要的是我缺少磨炼的原因吧;您辅导过那么多的企业,如果能出一些入门到高级的书供我们这些后辈学习,那就更好了,当然是那种结合现场来学,实用型的学习。祝您身体健康,开心快乐每一天。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08: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一本书在写的时候,还是壮年时代(1995年)出版,那时候以为大家都应该有我多年之经验,只要[点拨]一下就会[融会贯通],结果出书后很多人都说[很难看的懂],书只能卖给[黑手]老板,他们都属基层出身,一看就懂。

有次在一聚会,有一[博士]就与我说:『如果在10年前,我没从基层干起,我将会听你的课程睡觉,今天听你的课程,就觉得是字字心血』。

在此次10月将举办[芜湖]聚会,我将讲FMEA[脱蜡铸造]为主提,先试试水,将我如何思考模式尽可能[白话]分析→如何抓不良,做为我将来写书之一个模板,把很简单之一个作法,尽可能写的(让初学者)简单易懂,我一般很少说废话,但为了能让后进新人了解,将在未来写第二、三…等书本时,更加详细(不厌其繁)解说,到时可能会还有不足,先在此抱歉。
发表于 2013-9-8 1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顧問 发表于 2013-9-8 08:28
我第一本书在写的时候,还是壮年时代(1995年)出版,那时候以为大家都应该有我多年之经验,只要[点拨]一下 ...

现在大陆这边很浮燥,真正愿意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像您写的这种务实的书籍就更少;平常走进书店一看,显眼位置的地方通常都放着如何快速致富,如何快速成功等之类的垃圾书;也许由于这些类似的原因,在国内能找到的好书(原创而又有思想及见地的书)越来越少了,更多都是抄来抄去的。
您的第一本书如您所讲,而我也深深体会到,如果没有多年现场实务的经验真的不好懂,因为我每次看都感觉不同,总觉得哪里还不够,总感觉有新的发现。期盼您以后写的书能在大陆出版,当然,也许您得做好销量不佳的准备才能出;在经济学界很有名的时寒冰,准备出第三本书也只打算印几千本,再多据说就会亏本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9-21 07: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这一路成长过程,最感谢的人其中最大的就是[林 昇平]教授,他从[初会]到[成本会计],教导我们会计不是只有记流水帐,而是从帐目中找到问题点,如何分析问题,敝人再从其它师傅、书本及摸索中学习如何改善问题,在辅导企业中有些[平衡计分卡、SWOT分析、经营分析、改善预估效果分析…等]就运用的非常快速,很可惜台湾学习的会计是美式日式,与大陆之财务会计法部份不同,但殊途同归,一样在统计及分析公司经营问题。

  一个企业高干,[我认为]其应自学(或到学校旁听)会计学→再到财务分析,君不见台湾这些选上之各都市市长,老百姓已生活困苦,他们仍将百姓纳税钱→移做[放烟火],不但无法查帐,问题是创造新产值在那?在企业内花钱购买新机器是要先分析→可再提升多少产值能让公司获利增多少,因此企业管理,我认为每个高干都应会[成本会计],时时会控制成本,会自己计算成本。不会像台湾这些[法学博士…等]市长、总统等领导,选上后乱花钱,还自我感觉良好。
发表于 2013-10-1 15: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老师的贴子很精彩,点击率很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QPDCA平台自律公约|QPDCA质量论坛 ( 苏ICP备18014265号-1 )

QPDCA质量论坛最好的质量管理论坛 GMT+8, 2024-11-30 09:52 , Processed in 2.57507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无锡惠山区清华创新大厦901室0510-66880106

江苏佳成明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